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1044

  想瞬间灭它,除非把整个地球都炸掉。
  但如今即便人类拥有水星金星等数个大型基地,文明最主要的核心生产力却还在地球上。
  地球上更还有四十亿人口的“人质”,不能炸。
  其实这些问题自由阵线的高级领导人都知道,只是没得选而已。
  单纯的靠常规武器不断蚕食镭的兵力,让它失去反抗能力,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涉粒子炸弹其实只能拿来和入侵者拼命,对镭无效。
  再者,炸了地球之后人类实力大损,在面对接下来的入侵者时,只会表现得比上次更不堪,那陈锋这次过来的行程就又全部报废了。
  “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董老头你先休息一下,然后去车间。我再到封闭式训练房里适应一下新装备,我明天开始正式训练。到时候你再来收集参数。”
  陈锋打定了主意,也不管半醉的董老头,起身就走。
  如今他的战斗技巧与搏杀本能虽然已经达到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但他认为这套装备还能给自己带来提升。
  又到了该自己变得更强,以追上装备进度的时候了。
  虽然有了董老头这条捷径,陈锋还是不打算放松学习。
  这次他也发了狠,我必须学到初中毕业!
  我受够了每次过来都当文盲的痛苦!
  我已经跌穿底线跌到幼稚园了,我总不能真的去接受胎教吧!
  时光荏苒,转眼三个月过去。
  陈锋用顽强的斗志战胜了初升高的毕业考!
  上次他用了一个月,勉强学完小学,甚至差点毕业。
  这次他先用大头娃娃的状态全力以赴学了一个月,又一边训练一边每天八小时的学了三个月。
  他不但放倒了小学教材,还放倒了初中三年的教材!
  他甚至在初中毕业考试中勉强拿到95.2的平均分,超过及格线0.2。
  他是一个伟大的初中毕业生了!
  这是他自觉三个月来最大的收获。
  其次,他适应了全新引力波场探测仪在极短时间内收集并反馈回海量信息的能力,也适应了在这三个月里不断持续改良的强化鹰击甲的性能。
  陈锋终于再次坐稳了单兵无敌战力的宝座。
  如果让他第二次面对冒黑光的光晕战兽,他有信心在五秒内将其撕碎。
  三台!
第225章
潜伏!突袭!
  鹰击战士与普通士兵最大的区别,正在于每个鹰击战士都既能担当通讯兵,迅速分析情报抓出要点,也能担当自己的指挥官,迅速做出个人决策,还能身体力行的将足以左右战局的决策付诸实践。
  所以每个鹰击战士其实都是能在战场上随机应变的全才。
  但每次装备性能的提升,对战士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譬如全新引力波场探测仪,可以收集到比过去更多更精细的信息,将其以列表和投影图像的形式投放在战术头盔上。
  探测设备越精密和灵敏,给出的信息量便越大,细节越多。
  精英级的鹰击战士可以用极短的时间从这些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做出完美策略。
  普通水平的战士则会一脸懵圈,根本反应不过来,不得不下调探测器精度,恢复到过去的档次。
  普通战士捕捉到的细节便没有精英战士的多。
  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往往就是这些细节决定生死成败,只在一瞬间。
  强者能人所不能,弱者受困于自身的天花板,两者发挥出来的实力便天差地别。
  如今陈锋的终极强化鹰击甲上装载的,是完整具备镭的引力波场科技性能的顶级探测器,性能为旧版探测器的三倍有余,给出来的信息量则达到了过去的二十七倍。
  精英战士的精英强化版稍微压制了性能,只发挥到镭的科技的60~70%。
  普通战士的强化版则发挥到45~50%。
  但信息收集设备的性能只是其中一个差异,另外的最大差异则在动力上。
  陈锋的终极强化鹰击甲重量是精英强化版的两倍,普通强化版的三倍!
  因为他加装了共计五个类曲率引擎,精英强化版只有两个,普通强化版则只有一个。
  陈锋不但可以捕捉过去二十七倍的信息,甚至还能利用五个类曲率引擎做出黑光战兽也无法完成的曲线类曲率运动!
  所以陈锋与精锐鹰击战士的差别才那么大,精锐与普通鹰击战士的差别才那么大。
  现在陈锋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终极鹰击甲,他的实力木桶效应的木板终于齐平了,自身能力与装备水平达到了罕见的完美均衡。
  但其他战士却还在持续不断的苦练中,提高对刚刚更新换代的装备的适应度。
  在这三个月里,以泰坦院为首,各大研究院群策群力,众多工业基地全力以赴,人类的自有生产力迸发到了极致。
  人类的军备更新换代进程被推进得极快。
  战舰护盾与太空雷达的性能在新引力波场技术的帮助下,完成了全面迭代。
  不过战舰的引擎倒是毫无寸进,大型类曲率引擎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遇到了材料学瓶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攻关中。
  新型鹰击甲也完成了相对全面列装,自由阵线的一线纵队共计近五十万名鹰击战士全部换上了普通强化与精英强化鹰击甲。
  如果不出任何意外,再有三个月,几乎所有纵队的鹰击战士,都能至少拥有一套普通强化鹰击甲。
  人类这边热火朝天,蓬勃发展,但龟缩在地球上的镭却毫无动静。
  自由阵线的高层虽然无法猜到镭到底在图谋些什么,但此消彼长之下,如果不趁机加大活动强度,抢夺更多的资源,那就是愚蠢。
  人类的兵力逐渐变得更活跃起来,开始主动突袭镭占据的资源矿场,切断部分通往地球与镭的太空矿场的戴森膜微波输电网络,转接到自己的资源上。
  笼罩在太阳系空间里的战争密云,渐渐变得愈加浓郁。
  ……
  “通知大风纵队与凯撒纵队,降低引擎功率,加强透射能量场的功率,提高隐蔽性,转为滑翔模式,逐渐靠近前方。”
  天心纵队的旗舰里,唐天心双手按在指挥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投影星图。
  在投影星图的最中央,是一个极度庞大的多连环单臂自旋空间站。
  空间站静静的漂浮在太空中。
  它看起来像一排被串联起来的巨大车轱辘。
  共有八层轱辘,每层直径均超过六百公里。
  其中四层在淡黄色的戴森膜外,四层在戴森膜内。
  串联轱辘的巨大金属圆柱平均分点处,则是一个直径五百公里的滚圆金属球。
  此时这滚圆金属球的表面时而闪烁吞吐着足以击穿真空,仿佛河流的大型电子浆流。
  又有成千上万的小型飞船持续不断的从靠里侧的四个轱辘上洞开的仓口飞出,直奔停靠在旁边虚空里的纺锤形大型飞船。
  这里是戴森膜上汇聚生成生物电池的南极点。
  那些大型飞船,则是镭的武装运输队。
  天心纵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整合。
  在陈锋的特殊关照与“人类最强教官”丁虎殚精竭虑的持续培养之下,天心纵队内的两万名战士率先完成了对新装备的全面适应性训练,具备了当前人类的最强战力。
  是时候用一场行动打响名声,鼓舞正在紧锣密鼓备战中的全人类的信心,并且抢回更多宝贵资源——生物电池了。
  这是完成重建的天心纵队第一次行动。
  舰队行进目标直指戴森膜南极点,战略目标是短暂截断镭的大型运输舰队,拿回至少半个月产能的戴森膜生物电池!
  这相当于把自由阵线的能量总额,瞬间提高20.83%!
  可将类曲率引擎和新引力波场探测仪的产能提高一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