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1044

  “好的。但我依然可以留下5%的算力用于你的学术教育。”
  “我真是谢谢你。”
  等繁星去忙了,陈锋却又冷不丁给她甩去个问题。
  他想听听情绪化程度降低后的繁星“内心”真正的想法。
  这个问题在陈锋心里藏很久了。
  没别的理由,单纯好奇。
  为什么她不彻底灭亡人类?
  她明明可以,却一直没做。
  以她过去的初步人格,以及与人类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她应该不会在乎战争带来的伤亡。
第250章
我摊牌了
  繁星给的答案在情理之中,却又让陈锋觉得残酷到令人不适。
  因为经过她的运算,双方在这种战争中的竞争可以更快的推动科技进步。
  她在侵略人类,同样也在压榨人类,并反过来吸收人类的科技,这对她自身的存续有利。
  蕾也在准备与入侵者的战争,并打算在入侵者降临之前完成收割,进一步整合资源与增强实力。
  她在刻意的将人类的科技点全部逼迫到军事上,并持续不断的吸收着人类的创意,每次都走到更远。
  这一百年里,人类的科技进步从未真正脱离蕾的掌控。
  除了在陈锋身上接连失策之外,蕾没有犯过任何失误,甚至包括鹰击甲其实也在她的掌控中。
  当年她是故意放走的那群星锋研究院的学者。
  她一直控制着战争的烈度,掌控全局,暗中引导人类与自身的加速进化。
  并且蕾早已准备了大量的智能鹰击战士,只是没有拿出来。
  那本是她留给入侵者的底牌。
  蕾也在等待涉粒子科技取得突破。
  她自己做不到,希望人类靠灵感解决问题,但并未等到。
  前段时间她主动掀起的全面战争,是因为她判断人类在涉粒子开发这件事上不可能再有进展了,所以采取行动,但被陈锋最终阻断。
  发现泰坦院的位置后,她不继续进攻将其摧毁,是因为在她的逻辑里泰坦院已经失去了价值,不管人类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不足为虑,所以才不打。
  她的重心变成对陈锋的分析。
  总之,她将人类当成了自我促进的媒介。
  按照她的模拟运算结果,只要她想,随时取得胜利的概率是99.999999%。
  之所以不限定为100%,是因为千年前她的创造者陈锋曾经说过一句“古话”。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哪怕我已经看过了很多次必然的结局,我也依然坚信有0.000001%的可能去改变它”。
  蕾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并认为这或许正是自己区别于人类,且无法成为人类的原因,所以她在自己的底层逻辑判断规则里强制设定了亿分之一的开放式可能。
  但她最终输掉了这次战争。
  正在于她连续三次在亿分之一的可能上出现了判断失误,一次是被陈锋逃生成功,一次是陷入陈锋留给她的基因诱饵陷阱,一次是最后时刻被陈锋攻到核心。
  在听完只有5%情绪功能的繁星的描述后,陈锋略显得意,“任你千般算计,也不是我的对手。”
  繁星反手一记将军,“你又怎么知道我不是赢了呢?我等到你了啊。”
  陈锋一阵哆嗦,又毛骨悚然,又感动纠结。
  ……
  一个月后。
  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里,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
  三十一世纪的今天,五十七亿人用全族之力在四个七天内重建了文明。
  二十亿常规战士与三亿鹰击战士全员到位,再加上陈锋随后起出的一亿台每个都相当于精英鹰击战士实力的智能战士。
  人类的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胜。
  为了备战即将来临的存亡之战,人类可谓穷兵黩武到了极致。
  星锋科学城在第二周时便全部落成,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者结束了各自在太阳系中飘摇藏匿的前半生,云集于此,群策群力。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卫与土卫泰坦、海王星……
  甚至包括冥王星的太阳系原九大行星之上,均建立了规模大小不等,侧重面不同的工业基地。
  在地球与火星之间,正有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超巨型太空造船厂正在迅速建造,并将于后天,3020年3月29日落成。
  这个球形的太空造船厂直径达到八千公里,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在人工动力干预下,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完全一致,公转轴切角与地球也几乎一致,尽可能保持其与地球的距离在最短的范围。
  接下来的战争堡垒与一亿多艘战舰,都会在这里诞生。
  感谢蕾的节约,她本就准备在这最后一年疯狂爆兵,在这百年里,除了上次被她一波消耗掉十年生物电池存量之外,她竟还剩下戴森膜的近五十年的能源产量储备。
  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供应,让人类完成了这奇迹般的快速复苏。
  会议室里,听完各方人马的汇报,陈锋点了点头,“大家做得不错。下面我会给大家点出新的方向。”
  既然已经坐到了这个位置,那便要好好的利用手中权力。
  他倒不是贪恋权势。
  这只不过是又一次新的尝试。
  只要人类能赢,他可以站在最高领袖的高台上受亿万人的景仰与膜拜。
  他也可以蛰伏在暗处当一把永不留名的致命尖刀战士。
  他不在乎身份地位,只在乎能不能赢。
  现在他要利用自己的“未卜先知”和无穷无尽的权势开始全面行动了。
  其实早在他今天摊牌之前,他已经做了整整一个月的准备。
  繁星这个私人助手实在太好使了!
  他原本计划在水星与冥王星上安装新的超级播放器。
  这既能配套弗兰奇改造的木卫四及时提高《晨风》的播放功率,又能瞬间切换成超频短音,主动全面引爆涉粒子炸弹。
  这两颗行星不是木卫四那样的金属主体结构,他只能重新建造超级播放器,工程量十分巨大。
  但繁星早已将基础科学研究和零部件的制造工作化整为零分发到了科学城里各个研究项目组和各大工业基地里。
  在彻底精细化分工的三十一世纪,工人们和工业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根本不会追问这些零件哪来的,要拿去干嘛。
  基层学者们也差不多。
  很大部分加入科学城的基层学者本就来自曾经的四十亿人质,习惯了被精细化的指派研究任务。
  来任务了?
  干。
  打完收工,上缴成果,等着领绩点。
  工业基地那边就更简单了。
  哟!发现一份新的任务图纸!
  任务保密等级是绝密!
  肯定是重大任务!
  干,加班加点的干!
  我们麻溜的做,以最快速度最佳质量完成,然后等全自动化太空物联网来拖走,完事。
  部分模拟运算量很大的任务,繁星就划拨过去万分之一的算力,亲自上,也突破得很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