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1044

  陈锋一眼看出他的为难之处,笑道:“欧叔你不必担心。我自己这边继续追加投资,到时候股份情况按比例换算即可。咱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欧国华短时间内表情数变。
  一向雷厉风行的他,罕见的犹豫了。
  仔细权衡许久后,他说道,“我需要出去召开一次电话会议,等我半个小时。”
  陈锋点头:“好。”
  等欧国华一走,陈锋便又拉过赖恩,打开早已做好的PPT文档,从制作超高算力的碳结构电脑芯片的超纯碳单质技术开始讲解。
  某种意义上,碳元素应该算地球上最复杂,特性最丰富,变化最多,最诡异与神秘的元素。
  自从人类创造了化学这门学科,提出碳元素的概念,再到二十一世纪,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人类对碳元素的琢磨依然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地步,石墨烯这种新玩法依然高贵的屹立在尖端科技的行列。
  碳原子内的基本作用力特性复杂到可以组成碳基生物,甚至能组成人类。
  “技术难点在于两处。第一,提纯。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很难做到。但当我们之前那几项材料学研究完成,我们可以改良设备与工艺,达到标准。”
  “第二,合成既稳定,又有高电子通量运载能力的芯片级晶体结构。这种碳晶体结构组成的集成电路比单晶硅芯片体积更小,电子运载能力更强,更稳定,甚至能形成庞大的立体结构,你仔细看这个结构体的分子式。”
  陈锋指着PPT里,他本人手绘出来的,区别于石墨晶体、金刚石晶体与足球烯分子式立体结构的图样。
  赖恩琢磨许久,“分子式合理,但你提出的合成条件依然超越了我们的科技水平。”
  陈锋哈哈一笑,再点开下一张图,“这是我设计的设备,你仔细看我们在里面运用了哪些新材料。”
  赖恩晃眼一瞟,大惊失色,“除了这两样特种金属之外,其他常温超导材料与现有条件无法具备的三种材料,都在我们之前的项目里。”
第290章
无形强势
  陈锋再退回到PPT目录页,指着最下面两项,“你看,不都在这里吗?当我们完成全部前置条件,那么最迟半年内就能拿出碳芯片成品。你再看这个量子算法对芯片运算能力和特性的要求……”
  陈锋又跳到原本的最后一项量子计算机核心编程理念。
  赖恩迅速简单浏览。
  许久之后,赖恩慢慢恢复冷静,用无比震惊的眼神看了眼陈锋的脑袋。
  你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赖恩开始嫉妒了。
  他不知道陈锋是怎么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庞大、完善且环环相扣的产业推进思路的。
  更过分的是,这家伙不但有概念,甚至已经精准的抓住了整个产业结构中的难点,提前在脑子里拿出了可用的构思,自己只需要验证。
  他比上次还过分!
  在普通人眼里,赖恩本就是神仙般的人物,站在智慧高塔的巅峰之上,时常被人目光拜神。
  肯定没人能想到有一天他也会用拜神的眼神看另一个人。
  半个小时后,在陈锋刚与赖恩简单讲完碳单质的核心思路时,欧国华去而复返,眼神里带着股坚决。
  “新增项目我跟投一部分。我这边问题不大,按照之前的预估,一开始我计划的投资规模本就在四十亿以上。一期项目先投了八亿,但我早已考虑到追加投资的必要,所以对集团的产业整合从未停止,现在账面上还有十二亿能调动的现金。”
  陈锋既有些惊讶,又觉这在情理之中。
  他稍有失望,本以为能继续悄然削弱欧禾集团的控股情况,最终如意算盘却落了空。
  “欧总真是好魄力。”
  欧国华笑道:“是陈总有能力,让我产生今日不跟,遗憾终身的想法。”
  “那好,我先简单给欧叔你介绍一下我接下来要做具体是什么事。”
  陈锋又打开了另一份对外营销,算是一半讲故事,一半抖干货的PPT。
  半个时后,欧国华觉得脑子有点懵。
  疯了!
  翻了天了!
  我还以为只是个概念,你准备用很长的时间慢慢突破,结果你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吗?
  你什么时候做的前置研究?
  要不是讲这些话的是陈锋,他能一巴掌往对面糊过去。
  看看你说的都是些什么。
  成熟的碳芯片电脑,同等面积芯片的算力至少是硅芯片的一百倍,并且还能做得更大,还能有立体结构?咋总感觉像在听童话?
  刚开始听的时候,欧国华心里冒出一万个疑问,譬如芯片架构怎么解决,指令集怎么解决,系统怎么弄之类的,肯定得一步一步的来。
  结果倒好,随着陈锋的讲解一步步深入,欧国华发现他早已有完整思路,从碳单质材料的制造,再到芯片工艺,再到完全脱离目前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手机、PC与服务器的全新架构。
  在他的描述中,通过多层结构,碳芯片完全可以在相同体积、能耗、发热量的前提下,达到现有芯片运算能力的千倍以上。
  如果想追求极限性能,全面革新芯片,那么人类的超算中心性能,至少能以万倍的规模呈指数级膨胀。
  如果陈锋勾勒出来的场景转化为现实,那么以后芯片业上别人构建的专利壁垒不攻自破,以后只有别人求着他,芯片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他说了算。
  “关于碳芯片的东西我就介绍到这里。”
  终于,陈锋打了个总结。
  欧国华长舒口气,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下一个东西应该没这么恐怖了吧,得慢慢来吧?
  “下面我说说无衰减无限循环使用大容量电池技术。”
  欧国华试探着问:“容量大约是多大?”
  陈锋想了想,“这是一种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应该是现有最好的锂电池的三十倍以上。并且随着其他材料的研发成功,这个数据还会往上涨,极限大约是……三百倍吧。”
  嗡!
  欧国华脑子里猛的一震,差点当场昏厥过去。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欧禾集团的主要业务板块里本就包含了电池业务,要论新能源电池的研发水平,欧禾研究院自认国内第二,也没人敢去坐第一。
  放眼世界,欧禾研究院也排的上号。
  他都从未想过有什么电池可以无衰减无限循环使用,这他已经忍了,但这容量也太那啥了!
  但理智又告诉他,陈锋没必要吹牛。
  欧国华起初依然将信将疑,但等陈锋简单讲解完具体的电极材质、储电介质材质与再生技术原理后,他信了。
  “电池技术差不多讲到这里,下面我说下一个。”
  欧国华正襟危坐,仿佛回到了曾经少年时认真听讲的模样。
  他也坚信自己已然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接下来不管听到什么都能保持淡定。
  陈锋:“低衰减微波高负载输电技术……”
  欧国华:“卧槽!认真的?”
  陈锋点头,“当然认真的,我先不已经说过名字了吗?”
  “哎不是……嗨!”
  欧总冷不丁联想起了之前已经定下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技术。
  他反应过来,如果两者结合,似乎可以实现太空发电,并往地球上输送,所以他绷不住了。
  陈锋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欧总又懂了,比个大拇指,“欧总你想得没错,我的确这么计划的。以后核裂变电站、地热发电、风能、潮汐能、地面太阳能什么的都能停一停,没意义了。早晚有一天我们先把水星给分解了,做成初步的戴森云。”
  听完微波输电的介绍,欧国华又想卖公司了。
  “下一个是量子计算机理念,与碳芯片无缝衔接……”
  ……
  “下面是两个生物学和医学项目的具体内容,你们光听名字云里雾里,我全面讲解一下,就懂了。”
  ……
  “总之,如果拉梅内克博士进展顺利,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内,我们可以全面攻克肺癌、肝癌、淋巴癌、慢粒性白血病、艾滋、渐冻人症,以及许许多多的病毒性和原发性疾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