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044

  陈锋关闭了卢薇的日记扫描件,内心里倒又有了一分微妙的感悟。
  这次卢薇为文明做出的贡献大幅度增长了。
  她的进步从量变彻底走到了质变。
  过去陈锋通过给她新歌,每次都在提升她的历史地位,但直到这次才厚积薄发到了极致。
  这当然是大好事。
  但又给陈锋提了个醒。
  卢薇等了八条时间线才等来一个完美发挥的机会。
  那么在千年历史中,究竟又有多少个卢薇这样的人呢?
  穷尽一生努力,直到白发苍苍,墓草三尺,名字出现在史书里被后人歌颂时,却也依然不曾抵达其本人本该抵达的高度。
  这个高度隐藏在虚无缥缈的未知中,比量子力学更难捉摸,更难揣度。
  赖闻明、谢尔盖、弗兰奇、杨国定等人真就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极限了吗?
  这就是完美?
  在完美之上是否还有更完美?
  卢薇还能不能做得更好?
  陈锋发现自己不能再下定论了,否则很容易被史书打脸。
  陈锋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狂妄的无知。
  我自诩先知,膨胀得自以为洞察了文明,但其实还是无知。
  个体的走向都如此不可揣度,遑论整个庞大的文明?
  这次进步很大,但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了?
  不,显然不是。
  被压缩在千年时光里的人类文明,究竟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能不能让更多人与卢薇一样,和自己一起在时间线中一步步往前走,探寻人生的价值极限?
  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陈锋茫然了。
  他暗叹口气,想不到办法。
  这太难了。
  即便他如今身为银河人类,拥有高达36.01%唤醒度支撑的智慧,但在面对文明在时光中的流向时,也依然会因自觉无知而体会到自身的渺小。
  他又开始佩服起古代的思想家们,那些看透历史,留下著作,创造出引导千年的伟大制度和意识形态雏形的先贤们,究竟该有多了不起啊?
  如果这些人也能活到三十一世纪,也拥有和自己一样的唤醒度……
  想想他就觉得那太幸福,自己真能当场划水,立马转型成个咸鱼混子,跟在大佬们的屁股后面喊666,等着被带飞。
  陈锋摇了摇头,不敢想不敢想。
  他继续把目光回到2020年的汉州,重新聚焦自己两手都要抓的其中一只手。
  在“被订婚”后,他的产业面临的困境迅速烟消云散,一切事情开始变得更简单。
  星峰娱乐的发展犹如捆在火箭上的蚂蚱,一飞冲天不回头。
  这次陈锋带回去的六首钟蕾本人的经典歌曲中,除已经写出来的《梦游室女座》外,钟蕾只要了《你思我不在》、《此生无憾》这两首。
  卢薇要了《来世再续》。
  《逐风》与《生命希望》这两首,则是被秦璐美滋滋的捡了个大便宜,再混上另外八首,制作出了她的第三张专辑。
  至于命运之子欧俊朗的走向,就更舒服了。
  胖子的第四张专辑的制作团队,放到历史上都能让后人羡慕得直流口水。
  陈锋一股脑儿的又给他砸上八首分别诞生自2100年到2150年间的经典新民谣,再给了两首2174年的某张百年经典专辑里的国风摇滚。
  这还不算完。
  卢薇又附送上了一首她首次独立创作的实验风格星空摇滚。
  钟蕾也给了胖子一首名为《萌芽》的儿歌范民谣,算是送给宋思羽怀中胎儿的礼物。
  陈锋、钟蕾、卢薇……
  看看命运之子的新专辑制作人名单,这岂止是恐怖,简直就是开挂!
  欧胖子的第四张专辑毫无悬念的大爆了。
  尤其钟蕾信手拈来随意而作的《萌芽》,炸裂了。
  除了因为能唤起人心中的童真而传唱度极高之外,《萌芽》还在两年内被译唱出超过八种语言的版本,并被录入青少年儿童推荐收听的十大少儿歌曲之一,再被录入了学校教材,直到千年之后也是播放率极高的胎教神曲。
  有时候经典来得就是如此偶然,恰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写出这首歌的钟蕾本人都没想到。
  除了这一轮专辑爆炸之外,救世乐队发行的唯一单曲《永不独行》,先是在没有任何预热宣传的情况下,被悄然发布到网上。
  《永不独行》没有挂星峰娱乐的招牌,也没挂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只简简单单的这样写着。
  【演唱:救世】
  【作词/作曲:救世】
  【发行方:救世】
  其他的介绍就都没了。
  谁也不知道这乐队是干嘛来着,成员都是什么人,就是这么生硬的扔了一首歌到Q音等各大平台的曲库里放着,不宣传不打榜,藏得巨深。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点开这首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倒不难猜。
  钟蕾和卢薇的声线太有辨识度,别人一听就知道俩主唱是谁。
  这人当时就懵了。
  两大天后合作?
  救世乐队是钟蕾和卢薇搞的?
  “快来看神仙!这首歌恐怖了!”
  这一声呐喊般的转发推广迅速如病毒般扩散开来。
  其他人……
  “咦,真好听。”
  “很特别呢。”
  “没想到这俩人居然会合作。”
  “曲风怪怪的,我再听听。”
  “主吉他手好强!这转音的手法恐怖了,肯定是陈锋在弹!”
  “卧槽,真的?”
  ……
  《永不独行》这首歌里有种特别的力量。
  初听时,它显得不那么慷慨激烈,十分平和,但却有股精气神会伴随歌声一点点浸透人心。
  潜移默化中,一些很细微的改变在反复单曲循环这首歌的忠实听众心中慢慢酝酿。
  或许在某个时候,某个人会突然想起一些事。
  某个在少年时决裂的,曾经的亲密好友的面容,如同被扫掉灰尘的相框般重新浮现在脑海。
  年少时曾无法遏制的愤怒心情,原本那么刻骨铭心。
  时间既能让情绪变薄,又能让阅历变厚,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很多少年时想不透的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