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1044

  又或者,这次是和钟蕾有关的“蕾”,他还能利用卡BUG的绝招力挽狂澜。
  再出个“锎”或者“铀”呢?
  咋整?
  虽然三十一世纪的陈锋心头已经踏实了,但在过去的时间线里的他,做事依然得小心谨慎。
  推进艺术的意义不仅在这里。
  陈锋可以用科学改变时代,并影响数百年后的时代整体环节,但却反而很难落实到具体某人的思想工作上。
  但艺术可以。
  只要把艺术做得够极致,虽然不知道具体会影响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但一定会相对精准的落到某些他想关照的人头上。
  比如陈锋每次COPY钟蕾的歌时,他都能笃定谢尔盖与弗兰奇这俩人肯定会听,并受到影响。
  ……
  2042年,《复眼者危机》游戏横扫游戏界,成为全球装机量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最多的游戏。
  同时,这款游戏又带动了硬件革命,让星锋研究院推出的碳单质芯片民用版迅速普及,帮助星锋研究院下属的星锋电子迅速成为全球芯片业民用领域的龙头。
  到这时候,很多普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不知不觉间,商用服务器领域内早已是星锋电子一家独大。
  星锋研究院与星峰娱乐和星锋游戏,还真就全部属于同一个人!
  数不清的中英文通稿铺天盖地,陈锋的个人名望再次轻而易举的攀上巅峰。
  有的人觉得可怕,是认为这人可怕。
  知情人也觉得可怕,可怕的点在于我们的科技领域都快被他搅得天翻地覆了,世上竟还有这么多人不知情?
  时间再次倒转回2020年,他的另一条腿,星锋研究院。
  这次星锋研究院的初期发展与上次并无明显区别。
  虽然扩张了投资规模给他稍微多带来一点压力,但利用星峰娱乐那边攫取的现金流补贴,陈锋依然稳住了局面,并顺势将个人控股提升至70%。
  自此,他再未刻意的提高自己的股份占比,总得给人欧总留口汤喝,他还指望欧总的另一条腿欧禾集团再创辉煌呢。
  到2035年,上条时间线里原定的九大技术全部转化完成,新增加的十二项技术则完成了四项,分别为:
  碳单质芯片的商业和军事领域运用;无衰减无限循环大容量电池开发;量子计算编程第一期架构建设;超韧超延展的可塑性金属开发。
  碳单质芯片的价值自不必多言,陈锋自己就先用上了。
  并且在结合九项技术中的0.5纳米制程硒钨二极管后,整个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底层体系被他弄了个天翻地覆的大革新。
  大容量电池的诞生,则让星锋科技集团反手创办星锋工业集团,不但生产新能源汽车,就连各种大型工业机械设备的电驱动化也一并转化完成了。
  多年后,星锋工业集团正是孕育出人类第一款单兵甲的重要兵工企业,这是后话,不作细表。
  量子计算编程的价值也不用多讲。
  超韧超延展可塑金属的意义同样重大,这种全新材料将工业制造的精度往小数点后再推进了三位数,成为接下来航空航天业发展的重要根基。
  此时,星锋科技集团的市场价值高达八千亿美元,并且还没上市!
  如果他肯上市,这个价值在金融泡沫的鼓动下翻十倍都不为过。
  之前,陈锋曾在2035年一脚踢开自己的全部产业,但这次他又多给了星锋科技集团七年的时间。
  他先是利用自己的绝对控股优势,悄然成立星锋宇航,开始往航空航天业加大力度投入,但并未伤筋动骨。
  直到2042年,后面的十二项技术几乎全部完成转化。
  伊伦·艾尔文完成了基因组信息深化,拉梅内克·南希完成了包括攻克艾滋、肺癌、肝癌、淋巴癌、慢粒性白血病、渐冻症等共计九项绝症的研究规划,接下来只是水磨工夫,便注定能解决这些可怕绝症,只等收割利润。
  既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生了。
  2042年,陈锋再次变卖资产,开放技术。
  他只留下了星锋游戏和星锋航天这两家公司拿在自己手中。
  随后,他先给孟晓舟留下三千亿美金成立星锋高科投资集团,自己则带着八千亿美金的现金流,轰然杀入航空航天业。
  更丧心病狂的是,他打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太阳系外远航,而不是像别人那样先想着开发太阳系内部的行星。
  要不是他极度慷慨的无偿公开自己的研发成果,世界各国都能利用他的成果自行推进太阳系内行星开发的进度,恐怕会有很多人去拦住他。
  2051年,比上次提前了九年,锦衣卫一号与二号扬帆起航,然后迷路。
  2060年,人工智能化更先进,能源储备更充分,可以在宇宙中高速推进数百年,高精度电磁扫描探索范围扩张到八百万公里的锦衣卫三号与四号又出了远门。
  终于,六年后,锦衣卫三号在太阳系内环外的宇宙深空里找到了旅行者一号!
  旅行者一号依然完整,绝大多数设备均已关闭,衰变电池依然以极低的功率输出电能,平均每隔数十天,一号将会向宇宙播放极细微的信号,这也能将其捕捉到,有很多偶然因素。
  自1977年9月5日至今,旅行者一号在宇宙中飞行了83年,一共飞出去398亿公里。
  光线从太阳抵达这里,只需要36.85个小时。
  陈锋的奋斗抵达这里,用了七条时间线。
  他个人数百年的总寿命。
  人类用掉七个一千年。
  陈锋终于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
  他终于知道究竟是哪台旅行者出了问题。
  一号还健在,没被捕获,那么必然是二号了。
  是日,90岁的陈锋大师激动的喝下十三斤二锅头,没醉。
第315章
科技大迈进
  锦衣卫三号扑了上去,对其进行捕获,将其装入量身定制的载物仓。
  这个时候距离锦衣卫三号和旅行者一号最近的恒星依然是太阳。
  行星?
  在这段深空里哪去找行星?
  宇宙不是后花园,走出门就是漫无边际的星球荒漠。
  然后呢?
  往回飞?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出去容易回来难,为了把锦衣卫三号顺利送出去,共有七节的介质引擎超大火箭早一节一节的被抛弃在太阳系内环里面了。
  现在锦衣卫三号没那么强的动力。
  锦衣卫三号在发现旅行者一号后又减了速,要想重新加速再回到地球,又或者撞太阳,那不是几年能解决的事情。
  可能直到陈锋凉凉,锦衣卫都还在回家的路上。
  如果是以前的时间线,陈锋在没得选择的情况下,会愿意等,把命运交给看似稳定的规律。
  他死后再撞太阳也一样。
  但这次他做了两手准备,锦衣卫三号上带了好家伙。
  陈锋喝饱了酒后,摁下按钮。
  36.71小时后,装载在锦衣卫三号上的核聚变炸弹被引爆,在太空里化作一朵不算特别璀璨的焰花。
  又近36.71小时过去。
  刚建成不久的,位于远地轨道的史上最大的太空光学望远镜——星锋之眼与已经运行了八年的FAST-2(13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分别给出对该区域的观察汇报。
  锦衣卫三号与旅行者一号已经同归,在超高温与超强冲击波中,变成了宇宙里弥散开来的金属碎屑流。
  这一半工作永久性的完成了。
  陈锋记住了发现旅行者一号的位置。
  以后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他在每条时间线中几乎都能顺着这个方向准确找到一号。
  但他并未放松,于2071、2078、2091、2105、2121年分别发送了锦衣卫五、六、七、八,以及史上最庞大,功能最齐全,载重量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锦衣卫九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