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1044

  其中最简单的第一板块是完整的涉粒子炸弹制造及引爆方案,已被王华邱提前完成。
  这次人类在材料学上的科技水平已经压过了上条时间线,曾经耗尽无数空白者命力才能拿出的成果,已经明明白白的摆着了。
  第二板块则涉及到人类基因唤醒技术,这个陈锋早已留在《狂人猜想集》系列丛书中,如今已以脑波协同共振训练仪的方式具现化出来。
  第三板块则重点分析了蜻蜓战机的物理毒素弹。
  惊喜开始出现。
  经过技术人员和初步恢复算力的繁星共同推算,三个月内,粒子武器研究院可以消化吸收论文中的全部信息,并将人类现有物理毒素弹的性能提高三倍,达到原版蜻蜓战机80%的程度。
  第四板块则分析了蜻蜓战机上的附着能量场性能。
  四个月内,动力院、基本力研究院和能源院等八个科研院所可以消化吸收掉里面的知识点,可将人类战舰和银河战丸上的类曲率引擎性能提升30%。
  第五板块同样与蜻蜓战机有关,涉及到这种生物作战单位的内结构,以及在太阳系内原本不可能诞生的生物酶。
  原本人类即便看懂了这论文也并无卵用,但这次人类吸收了Z菌。
  即便是现在,在正进行殖装魔战开发的生物院和基因院联合太空研究站里,关于Z菌的开发实验也从未停止。
  现在人类有可能利用Z菌制造出蜻蜓战机体内独有的生物酶。
  这种酶最大的特性,是可以无代价且稳定的将负电子转化正电子。
  这验证了上一世的繁星未能完成的猜想,利用生物酶的方式批量且稳定的输出反物质。
  这是区别于涉粒子那种爆炸武器的另一条开发利用反物质的道路。
  人类通过吸收复眼文明的科技,找到了捷径。
  如果最终论证成功,并批量制造出反物质能源媒介,那么人类的动力科技将获得革命性进步。
  第五板块的内容还有另一个效能,通过引导由无数太空微生物组成的新型戴森膜向着统一方向变异,能获得更强的太阳能吸收效率,更高的电流供应,以及更高的生物电池功供能。
  第六板块则是对入侵者的暗能量黑洞炸弹的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补完了黑洞炸弹研究的最后一步。
  这意味着,欧青岚可以利用重型爆破新型武器研究所中的现有资源,在半年内研发出第一枚属于人类的黑洞炸弹。
  第七、八、九板块,则分别是针对球型战舰丝状光束、浓雾护盾、量子纠缠杀伤、排斥力场、超强电磁干扰和瞬移能力相关的技术情报分析。
  虽然这些东西在陈锋的记忆中早有体现,但肉眼观察始终只能看到表象,技术分析却能揣摩其本质。
  除了这些陈锋带回的东西之外,舰船研究院、生物院和基因院中的三个项目组负责人在碰头后,提出了一个让他也直呼天才的构思。
  这三个项目负责人以极快的速度吸收了殖装战神、殖装魔战、Z菌基因分析和蜻蜓战机解剖原理,最终提出如下方案。
  在无动物环境的纯智能太空站中大量繁殖Z菌,利用Z菌改造质能转化所得的大量普通金属,使其变性为金属培养基。
  直接在培养基中“种植”出太空舰,以及个人装备。
  这个智能太空站可以修建到戴森膜的极点空间站附近,缩短运输距离。
  其好处是可以一体成型,批量化高速生产。
  只要能源供应可以跟上,人类可以在短短一年内耗尽所有能量储备,达到平均一人一战机的可怕兵力规模。
  当然,这项技术的研发难度很高,与殖装战士截然不同。
  殖装魔战之类改造并非凭空架构,而是以人体为依托的生化改造。
  直接种出军火,则需要用人工的方式去引导Z菌,更需要设计出太空舰或是装备的“基因信息”。
  这等若以人的力量去替代大自然的威力,凭空设计并制造出新的“生物”。
  人类有过一次成功经验,正是戴森膜。
  但戴森膜的结构本质其实十分简单,只是同一段基因的持续自我复制,不涉及到更复杂的基因信息定向表达。
  除此之外,在这上帝领域内,人类再无建树。
  这项技术的理论开发完成时间长达数十年。
  如果赖闻明与谢尔盖活过来,大约可以把这数十年缩短至二十年内,但还是不够快。
  同时,人类目前并没有多少能源储备,即便研发成功,在这条时间线里却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不过这却启发了陈锋的思路。
  他认为应该掌握这项技术。
  陈锋做出批示,“该技术具备深远的运用前景,价值极高,望各位竭力以对。如果本次战役能取得阶段胜利,有望成为我方重要兵工技术。”
  他话没说全。
  剩下的半截是,即便这次败了,对以后的时间线,种植战舰技术依然有效。
  没过多久,董山给陈锋发来一段语音。
  老头在语音里如此说道:“虽然我对您带来的知识早有无限期待,但我还是吓了一跳。您总在削弱自己的形象,但我永远尊敬您。”
  陈锋听得露出会心一笑。
  老头可真会说话。
  “谢谢您,陈爷爷。”
  陈锋:淦。
  没过多久,卢先锋也发来了消息,简单讲了讲军队体系内的军人思维变化。
  政工环节的介入紧锣密鼓的跟进,目前军队体系内虽然还是有思想问题,但卢先锋玩了个花招,拜托繁星用恢复得不多的算力以最快速度制作了全息链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游戏”。
  卢先锋勒令军人们必须进入陈锋在多条时间线中的作战记忆,去亲自体会他本人的战争心得。
  在这第一人称视角体验中,战士们能看到陈锋的喜怒哀乐。
  陈锋在战士们心中的形象会渐渐变得更立体。
  这会降低陈锋的神格,但同时却又不断抬高他的人格。
  他不再是活在历史中的神,而是就在自己身边的活生生的人。
  卢先锋最终说道:“破釜军团中已率先全军通过心理测验。四千万将士正翘首以盼,等候您的调遣。”
  随后拿威纶与施罗德也简单汇报了情况。
  虽然陈锋没给这些人任何决策性的指导,但他们多少依然养成了给他汇报信息的习惯。
  陈锋也懒得再强行要求别人无视自己了。
  他们实在做不到。
  不知不觉,一整天过去,陈锋又从脑波协同共振训练仪上跳将下来,唤醒度已达36.8%。
  算力已经恢复到70%左右的繁星突然给他传音。
  “嗨。”
  陈锋一愣,“嗨。”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你想先听哪个?”
  陈锋翻白眼,“好消息。”
  “我重新分析了你的记忆,也配合欧青岚分解了黑洞炸弹的本质算法。我对暗能量黑洞有了新的认知。然后,就在刚才,我捕捉到了一段从五百光年外的镜面行星上反射回来的微量信息,我得到了些参数,刚刚完成验算,有了结论。所以,我可以确定旅行者二号的去向了。”
  陈锋浑身一震,“旅行者二号?你没在开玩笑?”
  从三十一世纪的量子智慧口中听到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二号的名字,莫名有些时空穿越感。
  繁星的红裙少女形象在穿梭机里变幻出来,点头,“当然。”
  “好消息说完了?”
  “嗯,说完了。”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就是,你永远也找不回旅行者二号了。”
  陈锋急道:“不可能!只要它还在飞,只要能定位,我下次肯定能把它截住!”
  繁星摇头,“放弃吧,没可能的。”
  “你到底什么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