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1044

  然后,通过分析旅行者飞行器的特性,以及解读里面的信息,人类的特性、科技发展的轨迹和令人惊叹的潜力暴露了。
  下一瞬间,复眼文明启动了最高等级的统治工具——太阳屏障,完成快速投放,同时针对性的派遣军事力量,也就是前面七次的球型战舰,以及这次的球舰和棱舰舰队。
  若是以前的陈锋理顺这些思路,他恐怕依然是想当场躺平乖乖等死,但现在他已记不得自己到底做了多少心理建设,神经早已粗大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知道真相很恐怖又能咋办呢,干就完事儿了。
  当然,会做梦的也要学会面对现实。
  陈锋简单的看了下三支人类军队目前的战损情况。
  很快,快到令人发指的快。
  无论里应外合的人类舰队如何疯狂的发起攻击,棱舰舰队完全不为所动,只撑开护盾并沿着既定的半光速不断压缩空间。
  甚至巴纳德星的舰队在减速后要重新跟上棱舰舰队的推进速度都很吃力。
  网格链接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人类舰队久攻不下,只能持续后退。
  很快的,太阳战区的人类舰队不再往前突进,转而不得不开始向后退却。
  看起来轰轰烈烈的三大战区舰队同时亡命突袭,其实比用鸡蛋碰石头还不如。
  才只几分钟过去,提速较慢的堡垒舰、星空巨炮、恒星巨炮便已被网格扫过,被分解为基本粒子。
  一个又一个战士不得不像巢穴被毁的蚂蚁般奔逃出这些大型作战单位。
  但这些战士身上顶多只装备了腾龙武装。
  腾龙武装的提速性能依然不足以支撑快速达到半光速。
  除了这些危险之外,漂浮在太阳系内的暗色黑团,四处引爆的涉粒子炸弹,以及轻描淡写穿过网格空间的数千万刀锋螂,同样对人类造成了巨大威胁。
  战场空间的外围里,比邻星舰队的伤亡情况还好。
  但一小撮调转方向的刀锋螂却依然给八千万双轮战舰造成了巨大威胁。
  至于巴纳德星舰队那边,棱形战舰采取了更直接的还击手段,再度投放出数量庞大的强化版蜻蜓战机,如蝗群般扑向巴纳德星舰队。
  这些强化版蜻蜓战机体型稍大,速度更快,喷薄的能量光柱显然也具备更高能级,至于沿途甩出的物理毒素更不必多言。
  奥氏炮可以给新型蜻蜓战机造成战损,但无济于事。
  棱舰体型虽小,但投放蜻蜓战机的速度完全不输球型战舰。
  复眼者根本不在乎这些炮灰兵种的损失,只源源不断的释放兵力,迅速蚕食三角战舰。
  操控着星锋巨像的陈锋比起别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体型庞大的星锋巨像同时吸引了超过百只刀锋螂的注意,陈锋不得不保持高强度曲率运动状态,才能避免被撕扯成碎片。
  陈锋叹了口气,依然没得打。
  他得到的也不全是坏消息,方才加仑与彭中云说复眼者在银河系内只有百万棱舰并非随口胡言。
  大约在2950年左右,巴纳德星的一艘执行不归探索任务的科考船曾发回一段情报。
  所谓不归探索,指的是自出发时便不考虑返程的探索计划。
  不归科考船上通常会搭载上千枚冷冻胚胎,另外还有至少七十七人编制的不归者。
  如果有机会,不归者可以在距离生命的尽头还有十五年时,找一处行星落脚,尝试培养一个新的殖民地。
第385章
完美逻辑推演与早点死
  2760年,这组不归者自巴纳德星系最边缘处的行星出发,到2950年时已前进到距离太阳系近160光年的遥远深空。
  他们发现了一颗孤独的漂浮在宇宙中,不围绕任何恒星公转的小行星。
  着陆后,探测器开始持续不断的收到呈明显规律的电磁波信号。
  通过长达数年的研究,不归者发现那颗小行星竟是个悠久古老的岩石生命。
  这岩石生命至少已有二十亿年的寿命。
  岩石生命的意识孤独的诞生在融合部分金属的岩石结构中,以一种完全不符合地球人的认知逻辑,也完全不符合地球对生命的定义的方式存在着。
  其主体意识并非碳基生命的大脑中构建的完整逻辑,它体内没有神经元和神经的存在。
  但奇妙的是,组成这枚小行星的质子、中子,乃至于原子和分子的庞大结构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整体。
  电子和离子游离其间,以缓慢的速度传递信息,并形成闭合循环,组成了一个与碳基生命相似,但却又截然不同的庞大慢速智慧。
  碳基生命,尤其是人类,依靠带电离子的流动传递信息,依靠改变神经元细胞微管结构内的磷原子量子变化产生意识和贮存记忆。
  岩石生命依靠规模更庞大,但反应速度更缓慢的低速化学反应传递信息,同样依靠其内部种类繁复的各种化合物中的量子坍塌变化产生意识与记忆。
  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在分母无限大的偶然中,这颗小行星内的量子变化形成了规律,组合为一个整体。
  它诞生的过程太偶然。
  它没有同类。
  哪怕宇宙中真有别的岩石生命,与它也并非同族。
  通常情况下,它的思维速度很慢,人类的一生对他而言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回忆。
  它并不聪明,没有任何发明创造,甚至连文明等级都没有。
  但它依然真正的“活着”。
  它能不断的记忆和重复一些简单的信息。
  信息在被它记忆下来后,又会随着它的“衰老”以缓慢的速度被遗忘。
  当所有记忆都被遗忘时,就代表它已经“死”了。
  当时寿命只剩十余年的二十余名不归者本没有机会读完它的讯息。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当人类接触到它时,它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它体内的引力效应开始生效,原本永不停滞的量子坍塌正因粒子沉降而逐渐停滞。
  当一切陷入沉寂后,它将会变成颗真正的宇宙岩石,可能会在无数年后被某恒星或者行星捕捉。
  作为见证了二十亿年岁月的孤独生命,它可能终究有些不甘。
  同时也正因为量子态逐渐趋于沉降,反倒让它体内的小规模坍塌频率加快了无数倍。
  它的思维变快了,开始能用一年的时间释放出一段长度大约半小时的影像信号。
  电磁波信号是它想传达给人类的最后影像。
  不归者们在陆续衰老死亡之前,最终破译了这段信息,那是段极度宏大的宇宙空间立体投影。
  它给人类讲了一段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一场发生在百万年前的战争。
  战争持续了数千年,交战双方时不时的消失又重现。
  岩石生命的一生当然不只见识过这段视频中的景象,但更久远的事情它早已忘记。
  并且,在它的意识中,自己“前半生”漫长的十九亿多年所经历的一切,只有无尽的孤独与绝对的无聊,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一百万年,它眼前的一切才经历过这样波澜壮阔的变化。
  这段持续数千年的见闻,是它心中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哪怕即将死亡,它也希望自己的财富能流传下去。
  岩石生命将数千年时光压缩成了一段仅有半个小时的视频,给破译工作造成极大难度。
  但不归者最终还是成功了。
  交战双方正是迷族与复眼者。
  当时复眼者的战舰并非如今的棱形结构,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型球体,数量正好一百万个。
  复眼文明一开始就占据上风。
  随着战争进程的深入,复眼文明的战舰形态逐渐改变,性能持续提高。
  这代表迷族的科技正在被消化吸收。
  最终,这场战争停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