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1044

  一个人就代表人类社会的滋味,还蛮特别的。
  真想能有个人陪我说话。
  从来没有品味到过这种孤独的滋味。
  我甚至觉得,自己读书时那些对我冷嘲热讽的同学都变得可爱起来。”
  陈锋轻轻咳嗽一声,合上笔记本,关闭夜灯,睡觉。
第421章

  清晨,起床,外面却又下起滂沱大雨。
  茂密的植被带来更强大的储水能力。
  植物的蒸发效应本质与原始工业中常见的蒸发散热器一样,能将地面的液态水转化为水汽。
  大量植被能有效提高空气湿度,造成雨水格外充沛。
  这便是以前人们常说的热带雨林气候。
  在这条时间线的三十一世纪,由于大气含氧量莫名升高,除部分极端气候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浓密,看起来都像热带雨林。
  雨勤量大,一来就是一整天,更时而有洪涝。
  陈锋来这边十天,其中六天都在下雨,只得四个晴天。
  这也是严重影响他发掘遗址效率的原因之一。
  “唉,走不了了。”
  陈锋叹口气。
  最近收集的电子设备零部件越来越多,没办法全部装进密封口袋里。
  这些东西还不能淋水,只能再耽搁时间。
  陈锋站在大楼门口,看着外面城市中心广场的湍流,考虑半晌,决定等天黑雨停了再走。
  这里距离汉州只剩几百公里,假如汉州还是个超大城市,那么沿途应该不会再有别的诱惑了。
  回头出发时,可以直奔汉州。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总不能在这儿枯坐一个白天。
  稍微思量后,他换上防水训练服,再披挂上长刀,他踩着雨水出了门。
  城市内部绝大部分重点建筑已经被他光顾过了,没什么好搜查的,他打算到这城市附近的郊区走走看看。
  打伞?
  那是弱者的行为。
  强者不畏风雨。
  反正以他的运动能力,稍微跑两步肯定就得淋到浑身湿透,所以完全没必要打伞。
  道路泥泞湿滑,他时不时还能撞上看似小水洼,踩进去却是个深坑的陷进。
  这还算小儿科。
  真正厉害的是他在山坡下走着走着就会迎头撞上的突然坍塌的山体。
  汹涌强烈的泥石流顺坡而下。
  泥浆裹着碎石和倒塌的树木淹没吞噬着沿途的一切。
  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的普通人,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大约活不过三天,陈锋倒是没这方面的担心,在暴雨中翻转腾挪,灵活如猴。
  此时他正顺着山坡往一座连绵山脉深处而去。
  大约两个小时过去,他终于抵达一片长满低矮灌木丛的山坡。
  陈锋带着忐忑期待的心情慢慢靠近灌木,再小心翼翼用指头捻起一片灌木叶子,仔细检查半晌。
  “哈哈哈哈!”
  他的狂笑声响彻山谷,几乎压过暴雨声。
  为什么在这暴雨倾盆之时,他会不辞辛劳的“冒险”上山?
  作为一名肩负着文明存亡重任的救世主,他的每一举一动都有深意,绝不可能做无意义之事。
  在确定这半山腰里不少灌木都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他立马化身勤劳的雨中蜜蜂在山腰处上蹿下跳。
  雨依然在下。
  他嘴里叼着片叶子,吹着口哨,走一路摘一路。
  此时他正到处搜罗叶子,一片片的摘下来,放进身后的口袋里。
  等到天快黑时,陈锋才终于背着装得满满当当的湿漉漉的大布包回到大楼处。
  此时外面暴雨渐歇,但他却并未按照原计划果断出发,而是先将叶子浸泡在水中洗涤干净,再将其在大厅里铺散开。
  看着地上堆了近十平方的绿油油的叶子,他嘿嘿直笑。
  随后他又跑摩托车上,搬出零件,快速组装出了数盏高温热灯,整整齐齐的挂在铺散在地面的叶子上空。
  开灯。
  明晃晃的光芒将大厅里照得恍如白昼,暖洋洋如同烘箱。
  随后陈锋又到旁边搬出电磁炉,再又到大楼里一间他曾去过一次的房间,也就是食堂里弄来口大锅。
  个把小时后,地上的叶子干得差不多,他便把电池炉温度开高,又将叶子一把一把的撒进去,开始拿着大锅铲翻炒。
  这一步,叫杀青。
  炒得差不多,他倒也不怕烫,双手探进去揉捻着。
  等这数斤叶子都被他揉捻成条,然后再炒。
  陈锋看着锅里剩下的干叶子,乐呵呵直笑,端起水杯,扔进去一把叶子,再浇上满杯的开水。
  刚被他炒枯了的叶子,在水中又如同人伸懒腰一般快速伸展开来。
  等水温降到能喝的地步,他轻抿一口,心满意足。
  味道很淡,几乎毫无香气,但他却舒服得眯缝起眼睛。
  为了这一小口,他可真是煞费苦心。
  打死他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沦落到亲自采茶,再炒茶,炒的还不是正经春茶,而是叶黄味淡的秋白露。
  这对喝惯了各种明前龙井、母树大红袍、顶级竹叶青、飘雪和猴魁的茶道大佬来说,实在不堪入喉。
  但他着实没什么好挑剔的。
  一个人活在这万事只能求己的三十一世纪,能整上一口茶,夫复何求?
  味儿是淡了点,口感是糟了点,可好歹有点茶味,总能聊胜于无了。
  没错,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口茶叶。
  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苦伶仃的过活,便已经足够可怜了。
  再不找点乐子,真怕自己会疯掉。
  所以早上起床时他发现走不了,便立马动了歪心思,想起当年汉州附近有个茶山基地。
  这茶山基地盛产猴魁,口味很不错,档次从低到高都有。
  他自己当年没少照顾这茶山的生意,基本垄断了顶级猴魁一年三分之一的产量。
  一想起这事儿,他便心痒难耐,难以自控,索性轻装简行出发前往一探,尝试自力更生。
  十月底能采到的茶叶都堪称下脚料,并且由于常年无人种植,茶树品种多少总有些退化,不再那么符合人类的口味。
  他的炒茶手法也很粗糙,全凭自己感觉。
  这最终弄出来的成品,要以他本人曾经的标准,大约只能拿来洗脚。
  但是,人在失去一切之后,心理预期将会放到无限低,现在他就贼满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