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1044

  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中,每一块高性能电池,都能转化成数十架制式战机。
  几十块电池就能转化成一艘小型战舰。
  搬运者也经常临时更改目的地,可能是前方的能源基地出现了刀锋螂的行踪,也可能是返程目的地星系已被摧毁。
  自很多年前开始,复眼者更改了战争策略,开始逐渐清洗与封锁人类的科研能力、工业能力和人口补给能力,并持续掐断人类补给线后,搬运者便成了重要工种,从业者众多。
  自3118年底,复眼者建成蛇形星门,开始侵占或摧毁人类星门后,搬运者的数量又在短时间内暴增无数倍。
  数量庞大的形如宇宙流浪汉的搬运者,用生命组成了晨风帝国残存殖民地的血管,支撑着帝国最后的余晖。
  总之,在庞大的帝国星图上,绝大部分曾经繁荣的人类殖民地早已变成了一个橙黄小点。
  剩余总计一千四百余个星系,分别零星散落在疆域的各处,不成规模与建制,绝大部分已经变成鲜血般的红色,仅剩少量还显示着代表暂时安全的绿色。
  人类原有的七十二星区早已名存实亡。
  陈锋注意到,在远离自己所在方位的晨风帝国疆域另一端,正有一个红点的颜色特别鲜艳夺目。
  他先缩小检索范围,放大星图,然后轻咦一声。
  奇了怪了。
  目前复眼者大约有九万余艘棱形战舰在猎户臂外巡逻追捕逃生舰。
  猎户臂内的近九十万艘棱形战舰则以数百为一组,分为千余小队分别攻击不同的人类星系。
  但在他眼前这个小小的行星系中,却充斥了整整十万艘棱形战舰。
  并且棱舰采用的作战思路不同以往,并非分割突进,而是围绕着一个巨大星体组成了让陈锋似曾相识的网格链接阵,以缓慢而又坚定的姿态稳步往前压进。
  陈锋扫了下该星系的详细情报,这才恍然大悟。
  这是装载了代号001超小恒星引擎的DF-711恒星系,也是目前人类建成的唯一以恒星直接供能的慢速超级堡垒舰。
  自从战争开始时,直径711万公里的DF-711堡垒舰便开始以极慢的速度缓缓加速,从发展星区的边缘处往猎户臂外飘移。
  由于无法建成足以笼罩711万公里范围的巨大曲率泡发生器,堡垒舰只能采用传统介质推进模式。
  百年过去了,711堡垒舰的飞行速度依然没能达到光速,仅每秒六万公里,约等于五分之一光速,并且还没离开晨风帝国疆域,只不过稍微靠近了一点边疆而已。
  但这本就在科学家的估测之内,只要能再坚持个几百年,711堡垒舰将能逐渐接近光速,并以势不可挡的姿势投向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遥远的另一端。
  按照科学家的估算,堡垒舰功率全开的力场护盾可以以量取胜压过棱形战舰的网格电浆撕扯,也能依靠庞大的质量对抗黑洞炸弹的牵引吞噬,力场护盾再加上超厚的合金壳层防护,也能抵挡反物质炸弹的轰击。
  至于刀锋螂的统一力切割,也不怕。
  堡垒舰的表面布满了无数使用了聚焦透镜的能量巨炮,可以对外实施饱和打击,刀锋螂真要硬冲上来,也完全有机会将其剿灭。
  至于刀锋螂的折跃能力?
  在堡垒舰超高质量带来的超强引力牵扯之下,堡垒舰附近的空间本就扭曲,再加上超大功率空间紊乱力场的持续影响,刀锋螂想要折跃靠近,没那么容易。
  至于物理毒素弹?
  那也不怕。
  堡垒舰外壳装甲共有数万层相互独立的分层,还有可以随时分割的鳞片结构设计,被轰碎一片,当场放弃就是了。
  下层的外壳又能立刻上浮,接班破损部位,里层的制造工厂又能加班加点的生产新装甲。
  抛开恒星引擎不谈,堡垒舰中囤积的电池就够里面的几十亿人满负荷使用长达千万年。
  科研人员在这一百年里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在分析棱舰结构的同时,除了研究如何破开对方的装甲之外,当然也在根据爆炸反馈改良己方材料。
  按照帝国高层的最悲观估计,即便战败了,711堡垒舰也完全有机会冲向无尽的宇宙,哪怕沿途一路被棱舰追杀也没关系。
  人类的历史将在堡垒舰中得到延续,一千年、一万年、十万年、百万年甚至千万上亿年,都有机会。
  也许在某一天,人类可以进入另一个更强大文明的疆域,而这个强大文明又刚好是“好人”的一方呢?
  虽然这是做梦,但总比把自己关在噩梦里好吧。
  晨风帝国的最高指挥部,也正位于堡垒舰中。
  如此大的目标,自然很难逃脱复眼者的眼线。
  之前复眼者或许是打算将其留到最后来慢慢拾掇,现在却突然改了主意,调集了整整十万艘棱舰将其团团包围。
  堡垒舰前进的步伐依然不曾停止,但棱舰的包围圈也稳稳的跟随着堡垒舰的速度同步移动。
  里面依然有无数战舰与战机飞将出来,试图撕裂棱舰的包围圈。
  包围圈的外围,则又是更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零散人类兵力。
  聚沙成塔之下,光是在外围试图攻破棱舰防护层的人类兵力就堪比当年鼎盛时期的巴纳德星舰队。
  毫无疑问,这必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战。
  薇星的两个月估测,指代的正是它认为的711堡垒舰能坚持的时间。
  至于其他殖民星系,扛不到那个时候。
  711堡垒舰覆灭之时,便是人类文明被画下句点之时。
第458章
太阳的影子
  发生在DF-711堡垒舰附近的战斗极其惨烈。
  由于球型战舰的灭亡,同时陈锋也暴露了极致人类足以单人灭舰的战斗力,复眼者可能是暴怒,也可能是恐惧,因此重组棱舰阵型,突然对堡垒舰发动了严丝合缝水滴不漏的碾压攻势。
  除十万棱舰之外,同时还有多达数百万的刀锋螂。
  以及更多不计其数的其他中小型作战单位也倾巢出动。
  有的在包围圈内部绞杀堡垒舰里侧的人类战力,还有的则在包围圈外与前来协助解围的人类舰队犬牙交错厮杀不休。
  数量超千亿的或大或小,或人工或智能作战单位将空旷的宇宙也挤压得堪称“接踵摩肩”。
  耀眼的爆炸照亮了直径超过一亿公里的宇宙空域。
  打从一开始,其实战争的主题就不曾改变过。
  人类破局的点只在两处,如何攻破棱舰的防护层,如何让舰船的飞行速度超越复眼军队长距离航行时的500倍光速标准速度。
  只要做到这两点其中之一,历史都将被改写。
  无论人类研发何种科技,归根结底都只在这一个目的。
  福莱德斯提供的技术参考打开了人类的思维,消除了棱舰材质的神秘感。
  但很遗憾的是,其他学者与福莱德斯一样,知道棱舰材质建立在迷族金属上,但既无法理解如何将金属球改造为薄膜层,更不知道复眼者对金属进行了怎样的改良,使其具备如此可怕的绝对防御性能。
  同时,虽然陈锋给天峰917号提供了正宗的迷族核心,但天峰917号注定会被即将抵达的棱舰摧毁,晨风帝国手中也并无其他的迷族核心,哪怕手里拿着战甲的整套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也根本没办法制造小型折跃战甲。
  倒是日冕手炮在极短时间内被晨风帝国的学者们快速消化。
  晨风帝国之前本就一直在改良机炮,到如今机炮性能已远超百年之前,几乎什么方式方法都尝试过。
  福莱德斯的构想并未超越时代,并未比人类现有机炮的威力更大。
  但这种超小体型快速反应却具备较强爆破能力的设计,倒十分符合这场需要大量对抗刀锋螂的战役。
  军事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快速吸收小福的理念,将日冕手炮与原有机炮的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将其性能再度强化。
  随同援军奔赴DF-711星系的太空制造厂已经开工,并快速消耗库存资源,对大量微型战机完成改造。
  DF-711堡垒舰内部的兵工厂也同步加班加点,快速改良战机性能。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出战的人类战机装载的日冕机炮已经完成三个世代的革新,从一开始的双管机炮变成第二代单管多连发,再到第三代多管间歇多连发。
  同时机炮的竹节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有增有减,融汇进去的能量形态也愈加复杂,变化更多,并且还能根据前线反馈,及时在战线后方同步革新。
  每次更新换代都能带来十分直观的性能提升,虽然还是不能击穿棱舰,但对刀锋螂的杀伤力却强了很多。
  战局变化很快,在与小型作战单位的对抗中,人类也曾占据过上风,但随着一批刀锋螂被清剿干净,又一批新的刀锋螂出现了。
  这一次,人类刚刚更新完成的第三代日冕机炮打上去后造成的伤害锐减了。
  很显然,复眼者在极短时间内适应了第三代日冕手炮的爆破性能,并在制造新的刀锋螂时进行了能量抗性适配。
  看到这一幕,陈锋默默的看了眼自己的折跃战甲,日冕手炮肯定也不能用了,就不知道切割刀是不是还有效。
  复眼者能纵横宇宙终究是有点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