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1044

  “我们多活的每一天,每一秒钟,都是全新的冒险!那么我们需要的,正是富有冒险精神的领袖,正是唐天心。”
  “我绝对相信,当我抵达时,你们在唐天心元帅的带领下,必定依然将复眼舰队堵在小行星碎裂带的前方。你们也会完成更多的信息收集,制造出更好的武器。我们将会把我们用无数世代与无数个千年累积的科技沉淀爆发出来,利用迷族核心制造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战甲。”
  “我们会俘获至少一艘棱舰,会看到复眼者的历史,我们将更了解这冷血的宇宙里究竟还有多少秘辛!”
  “至于现在,请你们绝对信任唐天心元帅,她在过去的时间线中,多次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执掌人类舰队。每一次,她都能将我们的军事力量发挥到极致。”
  说完,陈锋便先主动退出会议室。
  他已经表了态,所以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已经可以预料。
  “哥,这不会给嫂子造成太大压力吧?”
  预设好航程,刚刚完成了一次折跃,得到短暂休息的福莱德斯跑陈锋身边,如此问道。
  陈锋点头,“当然会。但问题不大,这点压力打不倒她。”
  “嗯。”
  陈锋再看了眼小福的头顶。
  愈加稀疏了。
  以前还能看到蓬松的银发,但仅只是十八天过去,他头顶只剩下一眼望去便能轻易数清的寥寥几十根银发胡乱倒伏着。
  小福脸上的皱纹也变得密集很多,脸上更呈现出略显灰败的老人斑。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两人居然是同龄人。
  小福至少比陈锋还年轻十几岁。
  这些天里福莱德斯在科研方面的工作并无丝毫减少,同时他又每隔四十分钟便必须高强度的操作一次折跃引擎。
  他的睡眠休息时间被切得支离破碎。
  为了保证成功率,他每次还得把准备工作做到极致,需要进行大量的前置计算。
  虽然绝大部分具体的计算工作均由繁星承担,但小福也得做很多事。
  每次操控晨风二号折跃时,小福除了得精准控制折跃引擎形成完美折跃空间层之外,还得对飞船进行涉及到曲率亚空间、原三维空间和折跃空间的三重九轴定位。
  随着多次完成折跃,小福对三重空间的认知也逐渐深入。
  之前欧青岚与他联手完成的棱舰碎片分析中,便是小福起了主导地位。
  小福重新总结了三重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小福的描述如下:
  假定在原三维空间中有一条绝对的直线线段,人类肉眼看过去是绝对的笔直。
  线段两端分别为A点与B点。
  飞船在原三维空间中飞行,假设速度恒定,要从A点抵达B点,耗时也恒定。
  曲率空间的本质与原三维空间看似一样,但其实利用了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引力线。
  引力线并非直线,而是呈一定程度的弯曲,如磁场一样。
  在原三维空间中笔直的AB直线,被同步到曲率亚空间中后,受宇宙引力线的空间扭曲影响,变成了一条曲线。
  飞船先超越光速,然后进入被引力线建立与与原三维空间强联系的曲率空间中,可以忽略原空间的曲线,而是依然沿着笔直道路,从A点抵达B点。
  那么理论上,曲率越大,在飞船速度恒定的情况下,飞行时间越短。
  并且曲率空间分为很多层,被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第一层,可以实现的最大曲率是让这两点一线的直线距离与被弯曲的空间弧线的绝对长度比例变更为1:20。
  此时人类舰船相对于原三维空间的飞行速度,便是20倍光速。
  目前人类计算出的,第二层曲率空间的理论上限值,正是复眼棱舰掌握的500倍光速。
  或许还有更深的层次,飞行速度将会继续呈倍数放大。
  但折跃空间与原三维空间和曲率空间却截然不同。
  以二维世界举例,在一张纸上分别点下两点。
  在这张纸的平面内,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飞船从A点抵达B点的时间依然恒定。
  但此时人类可以将纸张折叠,让AB两点直接重合。
  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变成了无限接近于0,甚至根本就是0。
  折跃空间的本质,就是AB两点的“不存在”的另一重空间,绝对长度其实是0。
  正如三维的纸与二维的纸摆在一起比较,折跃空间比之另外两重空间,多了一个维度。
  这个维度在理论上,指代的是“时间”。
  其实在人类接触到迷族核心之前,已经碰触到过折跃空间的概念。
  正是量子折跃星门,但福莱德斯认为,星门中的“折跃空间”并非真实,而是人类凑巧触碰到了更底层的曲率空间。
  两者几乎都能形成瞬间穿越极其遥远距离的效果,速度差别看似不大,但倍数应该是1除以一个无限接近0的数值。
  福莱德斯总结的东西看似简单,古代人便早有所想象,但如此深刻的亲眼看到,并加以运用,却还是人类首次。
  陈锋知道他很累,但劝不动他。
  唐天心入主之后,果断调整了作战方略,执行以攻代守的策略。
  人类舰队表现出主动进攻的态势,时常主动出击扫荡战场,尽可能更多的杀灭飞出棱舰的其余作战单位,并且多次险些将某艘单独的棱舰困锁其中,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测试。
  唐天心将庞大的小行星带战线变成了一张巨大的棋盘,每一子落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战术上,唐天心将繁星的人工智能辅助运用到了极致。
  在战略上,人类布阵的思路变得更奇诡难测,不再将保存有生力量视为最高动机,摆出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姿态,仿佛只要能得到一艘敌舰,便能稳操胜券。
  人类暴露出更强烈的想要俘获一艘棱舰的动机。
  这反而让复眼者投鼠忌器,不再贸然尝试突破小行星带防线,把阵型往后退出去两亿公里,再散得更开,只求尽可能维持对影子星系的最低限度封锁。
  随着时间推移,陆续又有新的零散棱舰抵达战场,复眼者的舰队数量开始持续上升,并逐渐攀过四万艘。
  兵力规模攀升了30%以上,可复眼者并未加强攻势,只转而让这些棱舰开始以固定距离在太空中排列开来,组成方格。
  这正是陈锋打过交道的网格链接。
  由于棱舰分布过于松散,网格链接内部电浆密度较低,影子星系内的大部分军舰都能轻易通过,但拿来阻断搬运者舰队进入影子星系,防止里面的人得到补给倒是够了。
  复眼者还特别分出一支三千艘棱舰组成的机动中队,专门潜伏进影子星系附近的引力线曲率亚空间中,防止有人从影子星系里往外逃。
  这又让复眼者突击人类防线的火力再度下滑。
  很显然,复眼者改变了作战策略。
  在舰队规模超过某个数字之前,复眼者宁可陪着人类在影子星系附近默契的“拔河”,也不会轻易发动总攻了。
  按指挥部和陈锋的预测,这个数字的下限应该正好是十万艘。
  应该还要一年又七个多月才能达到。
  总之,在唐天心看似险招迭出的新战略下,人类反而获得了更低的伤亡率,并在小行星带彻底稳住阵脚。
  所谓兵不厌诈,不外如是。
  不知不觉,从陈锋和小福开始折跃前进已经过去176天。
  影子保卫战已然打响三十九天。
  陈锋距离抵达黑洞,还剩36次折跃,一天。
  按照预定计划,晨风二号的第35次折跃将跳出黑洞引力线的牵扯,准确出现在影子星系的奥尔特云中,复眼棱舰阵列的后方。
  必须面对新的问题了。
  如何顺利将陈锋接应到影子星系内部,让他与大部队汇合。
  陈锋虽然拥有旷古绝今的战甲操控水平,也有一副折跃甲,但不能否认晨风二号本质上只是一堆垃圾拼凑而成的过时货。
  虽然晨风二号的核心部件科技含量也极高,不输影子星系内的主战舰,但那只是福莱德斯设计的东西厉害,舰船主体框架的强度,比起那些一碰就碎的搬运者舰船恐怕都不如。
  再说陈锋的折跃战甲,除折跃引擎之外,其他组件的性能也就堪堪民用型,只有日冕手炮算得上顶级军用装备。
  当时陈锋单人破球舰的场面之所以给晨风帝国的子民造成巨大的震撼,根本原因却是这装备质量与恐怖战斗力形成的诡异强烈对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