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7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7/1044

  补得好!
  作为只看过《黑洞论文》,得知一半真相的二线救世会成员,伊伦甚至觉得,门德尔松说的可能才是真相。
  不然他也解释不了为什么陈锋能聪明到这个地步。
  二十分钟后,陈锋对因为克制不了心中的好奇而前来打听的伊伦笑着说道:“门德尔松博士的确挺会猜的。但他猜错了。”
  “啊?”
  “迷族舰船的确透露了一些信息,但不是他猜的那些。不过这都不重要,不用在意这些细节……”
  伊伦又问道:“那下午你会怎么做?”
  陈锋不假思索道:“我会拿出一份百年计划,详细规划接下来一百年内的科研和生产力的发展进程。”
  “哈?”
  伊伦也给惊了。
  结果他还真不把话往回收,反而更极端了。
  “这会不会太强势了?”
  陈锋摇头,“不会,我不介意有人反对。”
第529章
用历史说服历史
  到下午时,陈锋果然言出必行,会议刚一开始,他便接着上午的话题说道:“今天上午我与大家分析了理论科学接下来的重要走向。但是,很显然这些理论过于超前,现阶段即便是最先进的实验室,最好的设备,最顶级的资源投入也无法验证任何一条原理。”
  “部分大型实验需要在太空中完成,还有部分实验需要获得持续稳定的接近宇宙奇点大爆炸高温,还有一些实验需要我们将计算机的性能在当前基础上提升十万倍,以及建成稳定的大型量子网络……”
  这时候台下有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内的顶级大佬着实忍不住发话了。
  “陈锋先生,你现在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电子计算机接下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量子网络。众所周知,量子信号并不传递能量。没有能量传递,就不能传递信息,我们只能将量子计算作为加密手法来运用。目前根本不可能利用量子纠缠传递信息。所以你所说的量子网络是不存在的。”
  陈锋笑了笑,“这是材料学上的缺失,也是你无知狂妄的判断。理论上,至少有数十种材料,可以承载定向的复杂量子纠缠。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坐下,请不要打断我说话。”
  那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闷闷的垂下头,只显得格外不甘。
  陈锋却没理他,继续道:“上述所有不利的情况,我均有考虑。所以,接下来,我会告诉大家人类如何在一百年内完成应用科学的进阶,为这些超大型超尖端理论的实验论证做好准备。”
  话一讲到这个地步,在座的与会人员都品出了味道。
  上午那些与会人员尽皆面若死灰,心道完蛋。
  他们甚至感觉有些悲凉。
  也许是宿命,又或许是以凡人之躯追寻科学极致的必然,几乎每一位在学术上做到时代极致的大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在晚年时都会进入一种奇怪的思维状态。
  没什么太过玄妙的说法,就是对科学失去敬畏,自以为掌握了全部的真理,听不进去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并试图强迫所有人接受自己的一切认知,自负到了极致。
  科学界内将这种状况描述为临界思维魔障,意指在人的思维受到时代局限时吸收了太多超前的知识,超越了时代科学认知的临界值,并且很痛苦的陷入没有人可以平等交流的处境,那么人的精神便将会失常。
  曾有很多伟大的名字陷入到魔障中,并终生不得解脱。
  学术界原本对陈锋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毕竟陈锋今年才二十五岁,就创造出了很多常人一生难及的成就。
  即使他注定最终也会进入魔障,但他现在如此年轻,他明明该还有很多年的创造力全盛时期。
  人们还指望着他继续为文明搭建天梯,可他怎么现在就……
  人们既羡慕陈锋的天赋,又悲愤于亲眼见证了“天才殒落”。
  这简直是科学史上的悲剧。
  即便到了千年之后,也会被后人作为谈资笑料写进史书。
  有些人甚至想起身离场,但终究碍于面子留了下来。
  陈锋把所有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但却也不戳破,只照着自己从《千年计划》中提炼出来的百年规划一五一十的讲。
  在他的计划里,人类接下来一百年内的生产力主要发展方向分别包括生物技术、医疗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共五大板块。
  重点发展生物技术的意义在于提前为宇宙生物学夯实基础,并且人类对抗Z、S以及ZS菌,制造超能菌、戴森膜和实现种植战舰技术,都需要生物科技持续进阶。
  在第九条时间线中,继承了谢尔盖遗志的福莱德斯在拿出大统一公式之前,最擅长的其实正是生物学。
  这是未能击败ZS菌的谢尔盖的执念。
  小福为他完成了。
  但小福的诞生太过偶然,可一不可再。
  即便陈锋留下指引,让五百年后的谢尔盖留下克隆人,只怕也没什么用。
  陈锋要保证胜率,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大概率不能重现的人身上,哪怕这人是小福。
  想弥补没有小福的科技空白,得要全文明里几代生物学家持续接力。
  至于医疗科技,他的意图就更简单了,早点延长人均寿命,那么就能早点培养出更多厚积薄发的大科学家来。
  必须让赖恩的寿命更长,只有这样赖恩才能也掌握时空拓扑学。
  新能源、材料和人工智能倒不必赘述,他自己本就一直在主抓这三点。
  但他正在改变策略,如果他只一昧的分享成熟的成果,便会在悄无声息间给世人养成惰性。
  一些原本具备自我开创能力的人,会如同之前几条时间线里的赖恩一样,变成他的“打工仔”,成为只会做成果转化的工具人。
  这不是陈锋想要的。
  如果一切都要他手把手的引导,短期内可以看到快速科技进阶,但等到二十五世纪,当文明的科技进程追上三十一世纪时,惰性的后遗症便会显现出来。
  那时候,穹顶刚至,敌舰未现踪影,后人即便对复眼者的威胁有所准备,意志受惰性的影响而变得不够坚定的话,也很难把创造力发挥到百分之百。
  因此,要实现《千年计划》,他便不能把所有担子全累到自己一人的头上,得把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统统发挥出来。
  他得改变思路,顶多只给出大方向上的指引,然后再在部分细节上予以点拨。
  同时,他还会鼓励那些能跳出他划定的框架的真正创新者。
  今天他本就是要把科学界一分为二。
  一部分是他的“顺民”,专注于转化他拿出来的既定成果。
  另一部分则是“叛逆”,专注于违背他的意志,去搞定《千年规划》原定内容之外的东西,为他和人类创造更多惊喜。
  等到下午散会时,陈锋顺着五大板块巨细无遗的把时间线向后理了一百年,精确到哪年哪月哪日开启什么项目,该项目会在哪年哪月哪日完成结题,并在何时从理论走进现实。
  哪个学校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启什么新型专业,这些新专业又能给文明科技进程带来怎样的帮助。以及应该在什么时候果断砍掉哪些过时专业,尽可能的为人类节约资源。
  各国政府应该怎样分配科技发展专项基金,进行定向扶持等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这是我要讲的全部内容。我希望各位回去后仔细思索我定下来的这些方向。接下来,我将持续无条件的免费分享理论成果。同时,我对应用科技的专利共享也持开放态度。散会。”
  说完,陈锋倒也不含糊,转身就走。
  他这刚一走,会场里就炸了锅。
  按捺了整整一天的学界人士们终于爆发了。
  他竟真要以一人之力给全文明的科技发展划定轨道。
  他真试图成为文明掌控者。
  虽然有《狂人猜想集》和众多成果的影响力在前,但他这也太狂妄了。
  你才25岁而已,凭什么?
  你这临界思维魔障来得不仅比别人早,程度还比别人深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脾气爆情商低的某些天才大佬甚至连抵制陈锋的话都喊出来了。
  傍晚时分,伊伦把陈锋走后会场里的负面反馈呈现给了他。
  “老板,这样下去不行啊。至少超过70%的人意见都很大。”
  电话里,伊伦的声音有点上火。
  陈锋笑了笑,“没事,等会儿你公布出去,就说我晚上还有个临时会议,愿意留下来参加的,便留下来。到时候我会给人们做出一定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7/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