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8/1044

  坐镇幕后掌控全局的陈锋已经渐渐习惯了惊喜,甚至有些麻木。
  他只是再一次被刷新了认知。
  他更深刻的认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的科技水平曾在二十世纪前半页迎来可怕的爆发式增长,爱因斯坦、特斯拉、波尔、普朗克、费米、狄拉克、冯·诺依曼等等响亮的名字照亮了科学的星空,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家很难再获得二十世纪初时那般广泛的社会认知。
  当初无数大师百家争鸣的辉煌也全成了过去时。
  很多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甚至误以为二十世纪初的科技大爆发已不再能重现。
  有人觉得这是由于科学遇到了瓶颈。
  但现在看来,瓶颈不仅在于科学,更在人心。
  没有剧烈战争的刺激,真正的科学家在政客的手段中渐渐失去了民众认知度,也失去了金钱和社会地位。
  这直接导致了很多聪明人不再以求知为人生追求,转而以升官发财为荣。
  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导致了科学创新能力受创,能在学术上登顶人变少了,更进一步导致科学巨子没了诞生的土壤。
  没有旗帜,自然更没有年轻人把职业倾向定在科学道路上。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陈锋人为的打破循环,彻底改变了局面。
  2070年,在第一艘水星改造工程舰抵达水星的同时,71岁的钟蕾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流浪生涯,终于回家了。
  但她这次回来,却是为了走得更远。
  钟蕾告诉陈锋,她想参加最新的土卫六-泰坦星殖民计划。
  陈锋将在泰坦上建立一个桥头堡基地,与曾经的泰坦研究院一样,基地具备科研、生产、制造等多重能力。
  目前泰坦基地是距离地球最远的大型人类居住地。
  按计划,八十年后,首批质能转化设备将在泰坦星上落成。
  2200年,位于天王星与海王星公转轨道之间的第一代戴森膜,将会由泰坦基地里的工作人员建成。
  2250年前,第一艘飞往比邻星的奋进远航号将扬帆起航。
  陈锋此时建立的泰坦基地,正是为了接下来的跨星系远航殖民奠基。
  面对钟蕾突如其来的要求,陈锋吃了一惊,“干嘛走这么远?泰坦星上虽然条件还不错,但也只是相对其他星球。殖民开发还是危机四伏,风险很大。这……”
  钟蕾笑着说道:“我用三十年走遍了地球,也错过了科技的时代。现在我得追上潮流,对吧?”
  陈锋板起脸来,“别开玩笑,说认真的。”
  钟蕾:“我之前曾说我想尝试将大统一公式融入到旋律中。”
  “嗯。”
  “我为之努力了三十年,一边走马观花的观察地球,一边努力学习你给我的那些科学专著。但我失败了。”
  陈锋宽慰道:“你不必介意,当初我用了……”
  “其实我没想过真正学懂。”
  陈锋舞了舞手,“我知道,主要是找感觉,对吧?”
  钟蕾伸出手指戳了下他脑门,“你又懂了。”
  “那当然。以前我看过你的访谈。你曾说过,艺术创作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日积月累的完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灵感迸发。两者缺一不可。你现在早已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需要的只是灵感乍现而已,对吧?”
  “是的。所以我得远离地球。体会一下你所说那种太阳系里真正的量子规则,找到属于太阳系人类的完美思维模式。”
  陈锋:“但现在技术条件还不成熟,前往泰坦的殖民拓荒队成员死亡率在30%以上。”
  “那我也得去。我不能忍受自己一生最大的意义只在《晨风》这一首歌上。虽然我不知道在过去的时间线中,我每一次的心境是怎样的。但当我完成《晨风》时,心里却从未感到放松,只觉得失落。其实我讨厌这种写出一首歌,便给自己的人生高度划下句点的感觉。”
  “你不还有很多别的歌吗?”
  陈锋否认,但钟蕾的下一句却反而一语惊醒梦中人。
  钟蕾摇头,“不够。难道你没发现吗?自从我第一次完成《晨风》后,已经停滞不前很久了。其他类型的歌曲,制造的都只不过是量变。或许这些歌在未来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且能起到叠加效应,但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我对你未来事业的参与度,远不如当初我第一次写出《晨风》时带来的质变更大。”
  陈锋:“……”
  他知道钟蕾说的没错。
  如果钟蕾只是个普通人,她取得的成就已足以自傲。
  她能躺在功劳簿上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但很显然,她不是这种人。
  钟蕾又道:“严格的讲,《晨风》是你带给我的创意,根本不是我的成就。”
  陈锋继续沉默。
  “所以,让我去试试看吧。你都说过这是最后一次了,冒一点险又有什么关系?澳洲移民计划现在已经开始了吧?”
  “是的,澳洲总人口已经超过十五亿。”
  “这十五亿人已经被放弃了。”
  “某种意义上,是这样。如果有超能菌的话,还有得救,可惜他们等不到。”
  钟蕾斩钉截铁道:“所以,让我来。”
  陈锋终究将钟蕾送上了飞往泰坦星的飞船。
  如今的她已经七十一岁。
  她甚至还预订了一张新船票。
  等海王星之外的第二中转空间站建成时,她还会走得更远。
  可陈锋短时间不能走。
  有些话不必说开,两人就此一别,下次见面只怕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在二人相处的最后轮回中,陈锋依然努力,钟蕾则是既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也为了给陈锋的使命增加新的羽翼,选择了提前远行。
  这一刻,陈锋重新认识到,其实自己从未掌控钟蕾的人生。
  她也从未变过。
  她依然是当年那个二人并不认识时,孤独终老的天才音乐人。
  两人间发生了很多事,也过去了很多年。
  但她还是那么倔强执拗,一旦认定某件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一个月后,陈锋收到了钟蕾传回来的电子邮件。
  “你曾说过,宇宙无限大,充满无限可能。我信了。
  你还曾说,人类诞生于宇宙间,生长于太阳下,但人类的能力边界,就是宇宙的边界。所以只要努力,人类便不会倒在前进的道路上。
  你一直在努力。
  我也在努力。
  但我……做得还不够。
  你明明也曾说过,我的才华没有上限。
  我也信了。
  现在我选择盲目自信。
  我的直觉告诉我,《世外之歌》与《晨风》不会是宇宙旋律的极限。
  既然我们的大脑量子风暴可以与宇宙本身一样复杂,那么我的灵感,本也该触摸到宇宙的基本规律。
  我宁愿孤独的死在宇宙中,也不愿让我自己失望,更不愿让你失望。
  我会在你的《千年计划》之外,创造出最大的变数。
  最后再最盲目的相信我一次吧。”
  陈锋看完电子信笺,默默的关闭页面。
  2100年9月3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8/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