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8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9/1044

  超高的智慧带来了旁人难以企及的理解力,既能洞察知识,也能洞察哲理。
  赖闻明知道自己是谁,诞生于怎样的家庭,应该成为谁。
  比起世上绝大部分崇拜先哲陈锋的世人,赖闻明在心中最想抵达的高度,是自己的先祖赖恩。
  他认为,历史上在科学界成就最高的并非先哲,而是赖恩。
  陈锋擅长的是学习和教育,赖恩擅长的才是创造。
  自己会用自己的基因证明这一点。
  此时赖闻明正在思索着的,便正是他手里刚刚接到的新项目,关于量子病毒的理论研究。
  这个超大型的项目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目前全文明共有七千余个项目组正在攻关量子病毒。
  只星锋研究院生物所内便有多达三十余个项目组,分别从各自不同的专长领域介入,试图找到量子病毒的真相。
  在所有项目组中,赖闻明的组实力最弱,除他之外仅有两名博士研究院,以及五名在读研究生。
  赖闻明倒是不怎么在意,组里的其他人却有些替他愤愤不平。
  他也就是年纪小了点,学术水平并不输给任何人,凭什么给他的待遇和扶持就是最差的。
  星锋研究院向来不是唯学者先,从不排资论辈的么?
  赖闻明倒是不以为意,只说有你们就够,人不是越多越好。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没人会干涉他的决策。
  他之前看了很多与量子病毒相关的研究成果,有人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切入,有人从基本物理的角度切入,但大多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结论。
  赖闻明有自己的想法。
  表面上,这是一种针对智能计算的病毒,但赖闻明认为其与作用于人体的生物病毒有相似之处,只是一个附着在生物体内,一个附着在量子网络中,但都会吸收被附着物的组成成分,将其转化为自己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目前人类不曾明白量子病毒的生物机理,但赖闻明认为,肯定有,只是藏在某个目前人类的探测仪器无法触及的位置。
  ……
  在外面晃晃悠悠一整天,脑子里没想出什么情绪,赖闻明回到家。
  年仅十五岁的他与别的项目组长不同,依然和自己的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
  “闻明,最近最后一批科研人员外出申请开始了。你是怎么打算的?依然决定要留下来吗?”
  赖胜义笑眯眯的问着。
  父子俩看起来年龄相差倒不大,像同龄人多过父子。
  赖闻明点头,“先哲曾经说过,人类最适宜的环境还是太阳系。我想留下来,不想到陌生环境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赖胜义点了点头,“是的。只是你也看到接下来的规划了吧?到时候我们不能和外面联系。为了防止暴露秘密,我们甚至还必须伪装科技水平。太阳系依然有战败的风险,那么到时候我们都死了。你就算做出更大的成就,也未必有人会知道。”
  “好了好了,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你个大老爷们的,怎么成天杞人忧天。”
  赖闻明的母亲从旁打断了丈夫,只往赖闻明的饭碗里夹了一筷子菜。
  “行吧,不说这些了,吃饭,吃饭。”
  赖闻明总觉得父母都有些欲言又止,但他这会儿心里装着有事,所以也没多少心思闲聊。
  ……
  陈锋这边,他一边看着投影里赖闻明一家三口就餐时的模样,一边对身旁的繁星问道:“量子病毒的来源算出来了吗?”
  繁星点头,“找到了。”
  “哪里来的?超阶文明?另一个?”
  “都不是,银河系内自然产生的新物事。”
  “嗯?”
  “你知道HD140283恒星吗?”
  陈锋想了想,“就是那个号称与宇宙年龄一模一样的玛土撒拉星?”
  “是的。病毒就从哪里来的。”
  “但玛土撒拉星的组成成分不是几乎全是氢和氦吗?怎么会产生生物?”
  繁星反问他:“怎么会有生物能生活在量子的世界?”
  陈锋一愣,“呃,倒也对。我又习惯性的先入为主了。”
  想了想,陈锋又问。
  “它和ZS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ZS菌、超能菌和量子病毒结合到一起吗?”
  繁星与他一同转头看向监控视频,里面是在休息时间依然挑灯夜战的赖闻明。
  “那就看他的咯。”
  陈锋:“可我现在人在鲸鱼座,他就算拿出成果,我也看不到。”
  繁星:“再制造一次超量伽马射线暴,轰开穹顶就行了。”
  “有道理。”
第553章
穹顶,第十次降临
  2500年1月1日,凌晨零点零分。
  留在太阳系内的千亿人齐刷刷走出房门,再登上飞行器,飞出行星大气层、空间站封闭层亦或是站到舰船甲板上,静静的仰望着星空。
  悄无声息的,人们眼前的星空发生一轮震荡,随后短暂变得雾蒙蒙,再转为极度清晰。
  全太阳系天文站同时播报信息,太阳系内的物理规则已在悄无声息间发生变化,光的性质已被改变。
  穹顶一如既往的准时降临。
  所有人都知道,从此时起,人类再也看不到真实的星空。
  在前面几条时间线里,人类甚至不知道穹顶对星系规则的改变,在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自由。
  现在人们知道了,并且已经提前用庞大的数据保存了之前的规则。
  新旧规则的比对,将能对人类破解穹顶起到极大的帮助。
  同时,太阳系危机的降临进入倒计时。
  从太阳系内能接收到的,看到的外部信息,只能是穹顶允许人类看到的。
  陈锋与太阳系的联系骤然中断。
  他变成了一个旁观者与局外人。
  他曾尝试过想通过量子网络承载着自己的思维进入太阳系,但迎头撞上铜墙铁壁,给打了回来。
  他倒也不在意。
  在“离开”之前,他已经为太阳系做好了所有准备,留下了他能留下的一切。
  迷族核心、超能菌和ZS菌的蛋白外壳结构与庞大的基因信息、大统一理论、束能炸弹、宇宙学信息以及上条时间线三十一世纪至四十一世纪间的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
  接下来,太阳系人类的命运,就得交给他们自己了。
  陈锋终于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太阳系完全移开。
  一支新的舰队正从半人马座出发,奔赴向距离太阳系190光年的HD140283恒星,也就是那颗据称与宇宙同寿命的玛土撒拉星。
  舰队规模不大,仅有七十余艘舰船,装载人员共计百万余人。
  成员组成倒是各行各业包罗万象,一应俱全。
  舰队总指挥官正是在之前的行动里立下大功的格伦尼。
  之前格伦尼从波江座出发时,才四十余岁,还是个青葱少年。
  如今格伦尼已年近一百七十岁,已然满头白发,面生皱纹。
  作为人类现存航行时间最长,航行距离最远,处理过的紧急情况最多的领航员,格伦尼当然有资格组建属于自己的舰队,并且将舰队命名为“邦妮”,且又承担了猎户臂新人类目前最新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科考项目——前往玛土撒拉星,寻找量子病毒的样品。
  为了避免病毒扩散至全人类,自出发时,邦妮舰队便主动切断了与外界的网络链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9/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