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044

  如果是人类舰船在折跃时遭遇意外,结局必定四分五裂。
  但不愧是复眼者的新兵种,这只鱼几番挣扎扭曲后竟保持住了形态,只是迅速失去动力,定在了原地,且又变回了飞行时体长八米的长条形状。
  趁他病要他命的追击战术在T100里本就是预置程序。
  见对方失去动力,T100迅速手臂上打开一个洞口,从里面飞出一张特殊材质的圆形大网向前笼罩而去,将对方卷起,再又往回飞遁逃离。
  其他鱼群因为被天尘1号耽搁,虽然具备光速飞行能力,又收到强磁力场的干扰,想靠近追击救援却已经迟了一步。
  其他人类的智慧战械也终于陆续抵达战场,开始在太空中与敌纠缠,为T100的撤离争取时间。
  一切说来话长,但双方从交手到胜负已分却只在不足十五秒内。
  在这过程中,T100不但完美执行了童玲的全部预设程序,同时还有占比高达50%的自主快速决策。
  所有决策都达到了100%的完美度!
  ……
  后阵舰队的科学舰实验室里,众多科学家看着被隔离墙牢牢关住的“鱼”,心情那是相当复杂。
  此时正有多达数十万种监测设备从无数个方向切入,试图找到这鱼的奥秘。
  至于将这样品送回的T100,正在科学舰的工程学舱室里接受快速检修与设备升级,全程呆在装甲里的童玲更是刚刚抵达就昏迷了过去,正在医疗舱室那边接受治疗。
  看着眼前大片从未见过的全新数据,旅行者星系的首席科学家眉头紧皱。
  他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这鱼竟然不是生物机械,而是个纯粹的真正的生命!
  并且对方还有完整的自主意识!
  这并非让他最震惊的地方。
  他竟还从对方的大脑深处,找到了一枚直径仅有氧原子核大小的奇异能量源。
  奇异能量源的特性,与之前的大科学家们曾推测过出的“实能”有着七八分理论相近。
  他激动得双手发抖。
  我是要成为新型科学的奠基人了吗?
  就在这位科学家的团队紧锣密鼓的分析破解时,前方战局却陡然剧变。
  其他智慧战械不具备T100这般强横的单兵实力,在对敌时很难压制对方。
  可在高科技层面的战争中,往往差之毫厘就是谬以千里。
  人类的智慧战械正在节节败退。
  并且鱼群似乎突然又使用了新型能力,开始在宇宙中释放出大量干扰性质极强,甚至能扭曲光线、引力波和放射线的雾状物。
  在奇异迷雾的遮掩下,人类作战单位的信息监测能力陡然下降,且极难捕捉对方的行踪,更无法预判对方的动向。
第57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迷雾让人类丢了视野优势。
  在大型战场上,视野的价值尤为重要。
  如果双方科技水平接近,且互相都能准确定位到对方,那么太空战争就是典型的兑子消耗战。
  比的就是生产力以及各自的种群数量,谁更能耗,谁就取得胜利。
  但当其中一方掌握了诸如隐形,又或是如同迷雾这样的行踪遮掩技术时,就取得了视野优势。
  当优势方知道劣势方的兵力在哪,正在往什么方向移动时,要么可以安排远程大口径提前预瞄,要么可以临场决策,迅速集中优势兵力绞杀对方,又或者故意放空一侧,让对方的兵力调动扑个空,再从另一边打开缺口,再不然提前在对方的目标地布置下大量爆破物或者干扰器。
  这种种能占据优势的手段,都能很轻易的使出来。
  掌握信息,就彻底掌握了战争的先机。
  现在旅行者星系人类守军的定位、集火、火力网布设等多个方面全出了问题,只能不断派遣出更大数量的作战单位,尽可能削减己方的劣势。
  但双方战损完全不成正比。
  当局势急转直下时,破局的关键就放到科学舰这边了。
  什么时候完成对童玲活捉回来的鱼的研究,什么时候便有可能找到扭转战局的机会。
  此时整个旅行者星系的科研力量全员动员了起来,晨风帝国里其他星系的学者们也在同步远程协助。
  庞大的数据正以旅行者星系为中心点,顺着人类的量子网络向四面八方铺散开去。
  忙碌的不仅仅是这些人,依然存活在虚能空间里的赖闻明与格伦尼也没闲着。
  二人一方面在将数据往太阳系传递,另一方面却也在自有的空间内完成一些与虚能对照的科学实验。
  但鱼拥有的能力并不属于人类的科技体系。
  研究其特性的难度完全不亚于开启一门崭新的学问。
  光只是在一个样本的身上收集到的数据量,衍生的计算与推演工作便足够让繁星全力以赴的计算数十年。
  但现在,如果不能突破迷雾,重新获得视野优势,旅行者星系看起来只能坚持不足三天。
  其实暗地里还有个更糟糕的情况,童玲昏迷不醒,陈锋仅靠一人之力没办法让T100稳定运行起来。
  所以人们暂时失去了唯一能在一对一的情况下稳吃敌方的尖端战力。
  局势看起来岌岌可危,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只要具备前置条件,庞大的人口基数中,总有天才能站出来。
  第一作战大队第二核心编队,璇玑号。
  璇玑号是一艘诞生于2620年的老式重型战列舰。
  尽管在二十年前璇玑号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更新换代,但作为一艘老式的三角尖锥战舰,它的内部布局和核心部件已然基本定型,完全改造的时间和材料成本甚至不如制造一艘全新战舰。
  经综合考虑,守备军索性让其继续服役。
  老装备的优势是胜在运行稳定,维护简便,以及功能设计相对较为全面。
  2620年时,人类尚且处在需要快速扩张的时期,大部分舰船在设计时都兼具了殖民舰的功能,不像现在,随着战争周期的到来,最近三十年来人类的舰船设计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单一功能的极致性。
  璇玑号算是所有同期老式重型战列舰中性能保持最为完好的,所以现在还能呆在前锋舰队。
  其他老式战舰大多都已经被分配去了中线或者后阵。
  璇玑号的舰长名为秦光,四十六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旅行者星人,家学渊源。
  年仅四十六岁便能成为一艘主战序列的重型战舰舰长,秦光的能力可见一斑。
  在目前这混乱的局势中,在他的临场指挥下,璇玑号的有生力量保存较为完好,并且智慧战械等小型作战单位的损失率也较低。
  此时秦光正一脸焦虑的站在星图投影下,脖子都快扬得僵直了。
  投影中是大片大片的雾团,时不时能见着几个红点在雾团的边缘倏忽闪现,然后快速消失。
  同时还有大量代表人类单位的绿点,正在被这些突兀出现的红点攻击,并迅速熄灭。
  第二核心编队之前共有大型战舰数十万艘,目前已经折损近半。
  眼前的状况让每个人心中焦虑,但都一筹莫展。
  秦光的脑海中心念电转,无数个纷杂的念头如沸水中的气泡般冒起。
  突然,他转身对旁边的副官问道:“我们的舰船上还有多少能量模块,多少套质能转化设备。”
  副官报告道:“我们的璇玑号兼具能量补给功能,但目前几乎没有战友能到我们这边来补充能源,所以模块储备还很充足。”
  秦光点头,悍然下令,“命令所有工程人员和自动化工程机械全部出动,飞到太空中去,制造大量的超重质量模块,然后往太空中无限量投放。”
  “啊?”
  副官不解。
  秦光猛然皱眉,却也不解释,已经跳过副官亲自下达了命令。
  与此同时,他更又将报告打到了指挥部。
  大约三十秒后,除璇玑号外,其余所有储备了大量能量模块的舰船都开始执行类似操作。
  当局面走到花巧不太管用的时候,有时候传统的笨办法,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