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8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1044

  既然有系统排序,那么就一定会有个高低,不管人心里服气与否,数据都不会听人解释,哪怕只有小数点后无数位的微小差距,也一定会被排序。
  照着秦光的说法,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掉到后面,这部分人甚至可能在整个旅程中得不到一次战斗机会,变成个纯粹的提供基因的“生物库”。
  作为S级战斗员,这些人在来这里之前,哪个不是被众星捧月的顶级战士,怎能受得了如此“侮辱”。
  哪怕只是有这可能,也不能被接受。
  一时间,会议室里再不复之前的井然有序,人们显得群情激奋。
  有人对秦光的所谓模拟考核计划提出质疑,认为其权威性值得商榷,只有实战才有参考价值。
  秦光的反驳很简单,无名舰队的任务本就是潜伏前进,在抵达最终目标之前,要尽可能避免实战。
  所以舰队的每次实战必然都是突发遭遇战,秦光需要的便是遭遇战发生之前的决策参考,而不是打完之后的结果。
  同时秦光也表示,实战发挥本来也在他的考核计划囊括中,并且占据很高的权重。
  只是在实战之前,模拟战斗的评估结果是他的唯一参考。
  秦光也承诺,他将会申请最高智脑繁星的协助,根据无名舰队自身的情况,酌情推出全新的最高等级拟真度的评估体系,而不会采用目前帝国军方中广泛流行,但却又备受诟病的松-313型体系。
  会议室里的战士们这才稍微安分一点,但依然有些群情激奋。
  秦光却也没再多说,只再次强调他的决定不可更改。
  他说道,舰队彻底脱离维藤星系的引力覆盖范围后便不再是人类实控区,而是危机四伏的复眼文明影响力覆盖区。
  舰队的旅程很漫长,前路充满未知,并且几乎不可能得到帝国大本营的支援,任务很艰巨。
  如果最终失败,这一亿五千万人白白死去,那对整个人类留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他秦光和代表了顶尖战力的S级战斗员们非但没有功劳,反而是必将被刻上历史耻辱柱的罪人。
  秦光希望所有S级战士对舰队目前面临的困难处境有明确认知,抛下各自在不同军队中养成的陋习,哪怕对他的决定有所不满,也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简而言之,那就是你们可以保持性格,但在军事行动的层面上,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
  只要你们做到了这点,那么如果最终任务失败了,便是我一人的责任。
  说完,他宣布就此散会,转身走人。
  秦光的话说得很轻飘飘的,但在他走后,原本略显嘈杂的会议室里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整个无名舰队中的一亿五千万人,倒没一个怕死的。
  不过正如秦光所说,谁也不想在历史中成为千古罪人。
  等秦光回到指挥室,他的副官,一名看起来老成持重的中年女性走了过来,皱眉说道:“S级战士大多性格鲜明,指挥官你这样似乎显得很不尊重他们。这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秦光仰头看着头顶,自信地说道:“不会。”
  “为什么?”
  “不为什么,时间会证明一切。他们本来也不需要我的尊重,每个登上无名舰队的人,内心最深的述求只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活在别人的尊重带来的虚荣感里。在潜伏航行时缺乏竞争,长此以往会导致战士们的思维失去活性。我们必须组建能培养超阶战士的竞争体系,必须找到在非战争时期也能持续提高文明战斗潜能的方法。”
  秦光没有与副官把话说开。
  他对外部战局有着新的判断。
  他认为,复眼者并不愚蠢,肯定也能看得出问题。
  如果不能将人类一举击溃,一点点的使用添油战术,只会让自己变成让人类的尖刀越来越锋利的磨刀石。
  最多再过五十年,发生在帝国疆域边界外的胶着战争将会彻底停滞。
  人类会派遣出无名舰队,复眼者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操作。
  复眼者会重新整合棱舰舰队,从隐蔽通道直入腹地,直到复眼舰队抵达目的地之前,双方不会再有太多交火。
  那么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内,人们如何在看似和平的安逸生活中保持竞争力,保持军事实力增长态势,以及保持种族血性?这已经成了事关文明生死存亡的关键大事。
  因此,秦光想完成的事情,就成了一举多得。
第593章
脑内训练
  等副官离开,秦光花了四个小时制作了一份文件。
  文件内容包括关于模拟评估的详细规划以及全新的评估体系的定制需求,还有他关于整个战略动向的个人推演。
  两个小时后,这份文件呈递到了陈锋面前。
  繁星调侃道:“这人胆子真大,竟敢指点江山。”
  陈锋摇头,“其实他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也认为复眼者会改变战略了。”
  他与繁星简单的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猜想。
  两个文明的交锋已经在人类的暗中引导下进入死死的僵局。
  双方已在前线纠缠了三十余年,各自抖落出不少底牌。
  看起来人类是节节败退,一直吃亏,但其实战局的整体走向一直都在人类的掌控中。
  这三十余年里,人类对实能、虚能和中间值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运用越来越纯熟,对反物质、暗物质(能量)、三重空间、基础物理、生命科学、质能转化、工程学、爆破物理、人工智能、宇宙基本量子规则等多个常规领域的研究与转化也变得愈发深入。
  整个文明在这三十年里取得的进步超过了过去两百年的总和。
  这里面不只人类自己的功劳,复眼者带来的战争压力,以及层出不穷的手段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灵感与参考。
  早在很多条时间线前,人类便已经在陈锋留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持续吸收着复眼者的东西。
  譬如复眼者的《世外之歌》就转化成了《晨风》、《锋芒毕露》、《永不独行》、《幸福的N次方》等可以影响思维旋律。
  更典型的例子是曲率飞行和空间折跃。
  历代人类单兵装甲的设计思路里也吸收了不少复眼者的蜻蜓战机、八足甲虫与刀锋螂的理念。
  虚能与实能的灵感同样既是来自玛土撒拉星,也来自太阳穹顶。
  碎灭弹与碎星炮有一定关联。
  严格的讲,人类吸收的不只是复眼文明的东西,同样也是在吸收幕后超阶文明对宇宙规则的运用思路。
  这种吸收经过九条时间线的富集,终于在这三十余年内达到巅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这太明显了,哪怕复眼者和其幕后文明的思维再僵化,迟早有一天也能看破人类的“阴谋”。
  他们早晚会明白,当同级文明发生战争时,如果双方水平相近,其中一方不能迅速摧毁另一方,战局僵持不下,互相撕扯,那么其中学习能力较强,吸收别人的东西较快的一方一定会得到科技飞跃,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爆发式的生产力增长。
  这种现象会随着双方的文明等阶提高而益发明显。
  如果将其中一方换成寿命短暂,人口迭代极快,思维跳跃性极大,充满了无穷想象力的地球人类,便会表现得更极端。
  对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文明而言,三十余年的时间只不过弹指一挥。
  但在人类历史中,三四十年却足以改朝换代,五六十年便足够一个十余亿人口的民族奋起直追,从一个人人可欺的弱国变成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数一数二的大国。
  另外,相较于别的疆域辽阔的三级文明,人类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如果是只有一个主体决策者的庞大三级文明,那么该文明中的主体决策者必然拥有漫长的寿命,对短暂的几十年时光失去敏感性。此时这个决策者本身就成了文明的桎梏。
  如果是以个体为主的文明,随着领土持续扩张,则很容易分崩离析,国度疆域四分五裂,不同细分种族间尔虞我诈,互相藏私,体系运转僵化且腐朽,文明的迭代演化也将变得很慢。
  地球人如今表现出的奇妙之处,却正在于明明种群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亿之巨,但却依然保持着团结,不同区域中生活习性与体态已呈明显差异的细分民族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互相沟通。
  这让人类帝国科技迭代的速度始终维持在极高水平。
  人类文明的快速进程就像播放磁带录像时按下了快进键,俗称开挂。
  所以,复眼者应该采取的真正战略依然应该是不动则已,一旦行动,便必须像当年那样,以雷霆万钧之势瞬间摧毁人类。
  当双方的前锋舰队呈现出胶着之势,战争不可能迅速结束时,复眼者应该果断撤回,重新规划,再毕其功于一役。
  这看似浅显的道理,人类学者与陈锋可以靠推演得出,对方却需要等到真正发生之后,才能一点点观察总结出来。
  这便是混沌量子思维与穷举思维带来的最大差别。
  繁星听陈锋说完之后,开始飞速演算,旋即说道:“你说对了,你推测的可能性无限接近百分百,全面战争将在最迟五十年内中止。”
  陈锋点头,“是的,并且在战争中止之前,对方会进行最后一次尝试。这一定是迄今为止我们面对的最大危机。但我不确定对方会采取什么手段。”
  繁星:“会像我们上次那样尝试摧毁整个银河系吗?”
  陈锋摇头,“不会。因为他们依然想通过对地球生命的分析,来找到通往实能的捷径。所以对方需要银河系。只有银河系依然完美的存在,才有可能重建太阳系和地球的量子规则。另外,就算幕后文明已经存储了全部的银河系数据,甚至连银河系也能重建,他们也不会将能瞬间摧毁亦或是重建一个恒星系的手段交给复眼者。”
  在说这些话时,陈锋的目光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