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9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6/1044

  三天之后,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
  如今舰队里,年龄在五岁以上,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总计近八亿人。
  在如此庞大的数量基数下,竟无一人决定离开。
  当看到统计结果时,一路走来,无论牺牲了再多战友,哪怕被内乱重创了心神也依然不曾滴落过一滴眼泪的秦光情难自已,老泪纵横。
  压在他心头几十年的巨石轰然裂开。
  “两百多年了,其实我们也在成长。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过去的每一次科技革新,都能让我感到胜利的希望又更大一分。但从未有哪一刻如现在这般,让我无比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胜!”
  在全舰讲话里讲完这句后,秦光第一时间关闭了通讯。
  咳咳咳咳!
  他捂着胸口好一通猛咳。
  即将年满260岁的他,实在太苍老了,就连实能级医疗装置也无法阻止他的衰老。
  自从在旅行者星系里参战以来,除了短暂的被强制冷冻休息了两三年,他几乎从未休息过一天。
  “秦将军,您累了,接下来的过渡工作就交给我们吧。您好好歇歇。”
  最高会议室里,同样不年轻的卢老将军劝道。
  秦光摆摆手,“当然得交给你们。我也就起个吉祥物的功能。但我还歇不了,我得看着,心里才踏实。放心,万里长征已经走到最后关头,我肯定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说完,秦光便勉强起身,迈着蹒跚的步子回了会议室隔壁他的房间,接受延缓疗法。
  又三年过去,在2920年10月1日这天,随着以第二第三代为主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舰队从上到下的体系改革宣告圆满成功。
  同年12月12日,舰队在曲率空间中的行进方向正前方,出现了一支复眼者的军队。
  那是数以亿计的巨型蠕虫。
  体型最小的蠕虫长三百零七公里,直径29.33公里。
  蠕虫形如沙虫,有巨口,口中有多层锯齿状尖牙。
  这些蠕虫在曲率空间通道内,如水管里的沙虫般巡回游弋,时而互相拼斗吞噬,时而如鱼群般成群结队的转移翻腾。
  它在曲率空间中,竟无需曲率泡层的保护便可自由游动。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从未见过的恐怖生物。
  病床上原本奄奄一息的秦光得知消息后猛的坐直身子。
  “快二十年没打过仗,这一来就来一场大的。准备接战!”
  秦光心知,敌人这是有备而来。
  舰队躲躲藏藏两百年,终究还是被对方判断对了一次行进方向。
第635章
大溃败
  三分钟后,秦光坐进了战略指挥舱。
  尽管几分钟前他还在接受可以稍微延长寿命,极为痛苦的大脑细胞端粒活化治疗,现在他头顶的治疗导能管都并未撤离,但此时他的精神状态却已经恢复到了全胜时期,一如两百年前他身着戎装,第一次在星系级战役中崭露头角时的锋芒毕露。
  舰队隐蔽工事迅速开启。
  强化曲率泡同步启动。
  第一、第二前锋舰队向前突进,脱离大部队的共用曲率泡层,准备提前往前突进。
  以童玲为首的单兵特战单位从侧翼脱离舰队,在第一第二前锋舰队的掩护下逐渐靠近。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已经飞速完成敌情分析。
  蠕虫获得了正式命名——曲率四维吞噬虫。
  这是一种神奇的生命。
  它的确无需曲率泡的保护,便可在曲率空间中自由地飞荡。
  对人类极度危险的,可持续施加能扭曲任何物质的超强力场的不稳定曲率空间,是这吞噬虫最适应的水流。
  赋予它这特殊能力的,是其首尾一致的口器结构。
  能量分析显示,吞噬虫的口部正时时刻刻的吞噬着附近的空间与逸散粒子。
  舰队科学家对其中一枚即将被吸入吞噬虫口器的粒子进行了标记。
  几乎在粒子被吸入进去的瞬间,同一枚被标记的粒子便在其尾部飞了出来。
  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是0,吞噬虫三百余公里的体长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随着无名舰队远程标记的粒子越来越多,一副模拟图被画了出来。
  吞噬虫像是个弯曲的磁铁,空间、能量、粒子分别以吞噬虫首尾两端的口器为原点,先蔓延扩展,再在另一端收拢,形成了个可变的磁场结构。
  并且,视觉显示吞噬虫有长度,但分析实验却又得出奇妙结论,它首尾两端口器之间的距离并不存在,空间仿佛被折叠了。
  前端口器仿佛是个单面的黑洞,尾端的口器则是个单面白洞。
  这显然形成了悖论,因为它的确有长度,或许只是物质通过它体内时,时间的概念被抹除了,又或是其体内的时空规律变成了另一种规矩。
  每一个曲率四维吞噬虫,就像是一个超小型的成对折跃星门。
  吞噬虫首尾两端间持续进行质能传递循环形成的类磁场结构,将曲率空间里的不稳定力场抵冲,让吞噬虫能如鱼得水。
  “执行AB计划。前锋舰队与特战队员与敌进行试探接触。主力舰队使用储备能量进入曲率悬停。”
  对人类舰船而言,曲率空间不是个好的接敌战场。
  一旦外层泡层被破,舰队便需要打破整体能量平衡,由众多舰船各自重组防御层,这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储备,小型作战单位的机动性也将受到极大限制。
  同时,一旦确定吞噬虫的能力强度超过人类舰队常规作战可以承受的能力边界,大部队便必须将战场转移至原三维空间,在原三维空间开启隐形功能,潜行移动数十亿公里,以尽快转移至新的曲率引力线。
  约莫十五分钟过去,前锋舰队正式接敌。
  此时吞噬虫也已经发现了人类战舰,经过一系列看似混乱的快速调整,数亿吞噬虫如同发现敌人的蜂群调整好角度,将前端对准了人类舰船靠近的方向,然后开始移动。
  人类舰船开始发射远程武器。既有搭载了曲率引擎的超高速导弹,又有可以在曲率空间内曲线推进的高能级实能流体射线。还有各种各样理论上可以紊乱生物规律的辐射线,以及可以震荡篡改物理规则的实能震荡干扰束。
  射线与各种精微干扰手段先至,但却未能生效。
  要么在吞噬虫体表磁场的牵引下改变方向打偏了,要么与曲率空间中的其他质能一样,被吞噬虫的口器吞没,再从另一端外泄,部分融入类磁场结构,部分继续向后逸散,没入引力线通道的远处,变成宇宙里的熵增。
  紧接着,导弹在临近吞噬虫时自行引爆。
  导弹释放出来的冲击波与撕裂空间,与实能流体射线的遭遇别无二致。
  “吞噬虫的能量反应与水晶水熊虫十分相似,但已经具备自主调配能量的功能,不会再被撑爆。它的实体本质上,就是一片亚空间。每一个吞噬虫,体内都有一块亚空间!”
  根据人类武器打上去的反应,技术人员迅速得出结论。
  刹那后,吞噬虫群便以极快的速度靠近了前锋舰队。
  吞噬虫并未对外释放出任何毁伤性质的能量,而是无声无息的越过了前锋舰队最外层的高机动小型舰船。
  在战场模拟图中,类磁场结构的网线与前锋舰曲率泡与防护层无缝交织,重叠。
  战报系统里的警报声此起彼伏。
  “第一舰队A号智能战舰动力系统报错失效。”
  “武器装载系统报错失效。”
  “能源传动系统发生泄漏!”
  “曲率引擎故障!”
  “智能战舰船体结构稳定性遭到毁灭打击!”
  ……
  短短三分钟后,最终统计报告显示出来了。
  “共计三百六十艘前锋舰队智能战舰通联中断,全军覆灭。”
  这其实都不用报告,后方指挥人员仅通过战场模拟,便能清晰的看到那三百余艘无人舰船在失去曲率泡层的保护后迅速崩散为碎末,再被无数只吞噬虫不断吸入又排出,还原为实能颗粒,并被吞噬虫吸收亦或是转化为熵增能量并消失。
  吞噬虫体表的环状结构在这过程中,正一圈一圈的增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6/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