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9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1044

  恐怖的伽马射线犹如山呼海啸,势不可挡。
  海量的高能粒子四处逸散,充斥在空间里。
  空旷的宇宙变成了泥潭,变成了汹涌澎湃的能量大海。
  曲率引力线彻底被扰乱,打断。
  折跃通道更是变成了必杀死地。
  这支规模宏大的复眼大军,硬生生被困在其中,只能以接近光速的姿态开启常规飞行。
  此后,唐夏傲开始整合一二三路军,沿着亲手制造的恒星爆炸区外层巡睃,一边开启科学实验,一边利用折跃带来的机动优势,快速扑杀冒险使用曲率飞行冲出来的部分敌军侦查部队。
  如此恐怖当量的恒星爆炸辐射,至少要上百年才可能平息。
  那么,敌方的大部队想冲出来,不管选哪个方向,至少得要七年!
  不仅如此,这直径十五光年的区域还会不断扩张,最终会在十五年后形成一片横亘四十五光年的球形分割带,将敌方从银心方向派遣来的援军最短的道路死死挡住。
  对方还想袭扰绿洲星,那便必须绕远路。
  这就是一个四十五光年的球形长城!
  另一边,由于这支重要的可以左右战场平衡的生力军彻底陷入泥潭,敌方的添油战术顿时就像被偷了加油站。
  绿洲联合舰队军心大阵,开始逐渐取得战场优势。
  唐夏傲成功了。
  他成功的为绿洲舰队争取到了至少十年的时光。
  时间又过去半年,绿洲联合舰队彻底占据上风,开始反扑。
  原本在附近的另外四十余支小分队舰队也都在逐渐靠近爆炸区。
  以173舰队为代表的联合舰队特攻军,整合成型,组建出了一支拥有三万大型战舰,十万中型战舰,二十万新型强攻智能舰的兵力开始往外冲,直扑恒星爆炸覆盖区,力图将复眼大军全部绞杀在此。
第649章
围点打援,巾帼营
  爆炸区里的强辐射与等离子风暴正以光速向外扩张,并持续衰减,受困的复眼舰队至少要离开中心点超过七光年,才能勉强脱离爆炸冲击波的覆盖核心区,适度开启曲率飞行。
  那么除零散的舰船以不要命的方式强行闯阵之外,复眼大军的绝大部分兵力最快也得要七年时间,才能开始呈规模的突围出来。
  人类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整编,围绕着具备高机动能力的快速中型战舰与大量具备普通机动能力的其余舰船形成包围圈。
  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唐夏傲得到最高授权,成为恒星爆炸区的战区总指挥官。
  唐夏傲迅速整合已经抵达与即将抵达的总共六十余万艘舰船和四千余万人口,开始围绕正在持续膨胀的爆炸区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唐夏傲选择了化整为零,并且是比过去的任何一次行动都更极端的化整为零。
  整支爆炸区舰队被彻底的打散,以一艘有人舰船带两艘同型无人舰船的编制,形成了总计十九万个编队。
  这十九万个编队将在数月内陆续抵达预定位置,形成无数个五边形,以超大型足球烯模型的姿态,于爆炸区外构成一个直径十六光年的球形链式阵型。
  每个小型编队里的三艘舰船,将会形成三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一艘有人舰船负责侦查,两艘无人舰船则分别负责能源收集与快速生产。
  每支编队在抵达预定位置时,必须对外至少派遣出数量不低于一万的微小型无人侦察机,并且还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保持平均每天两千台侦察机与一千台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生产规模,同时还得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持续提升工业产能规模,加快无人机的产出。
  得益于此地距离银心已经较近,恒星密度大为提升,几乎每个编队的覆盖区域附近都能找到一到两枚乃至更多的恒星。
  在新型恒星快速开发技术的支撑下,这些小编队只要能不受外力干扰,产能爬坡速度将会迅速达到极限。
  按照唐夏傲的要求,这些小编队必须保持平均每两年至少榨干一颗恒星的开发能力,且这依然不是最终标准。
  因为一年后,十九万个编队的位置将会整体外移,继续扩大包围圈。同时每支编队的无人舰船规模数量必须从两艘开始翻倍。
  除这些基本布局之外,唐夏傲率领的来自核心舰队的中型折跃舰船不列入各个小分队,而是保持完整规模。
  一旦分散小编队的侦察机发现敌踪,不得自主接敌,而是迅速撤离敌人的行进路线。
  同时,整个庞大的链式阵型将会快速机动起来,附近的其余编队迅速互相靠拢,开始整编兵力,在达到足够规模后,这部分编队中的战斗力才能接敌,进行第一波战斗。
  交火时,这些人类舰队必须执行打得过就歼灭,打不过就拖住,拖不住又扛不住的就重新散开,重新集结,等待更大规模的编队整合支援的游击战策略。
  至于具备折跃能力的高机动力中型编队,则将在唐夏傲的率领下于第二时间快速抵达战场,负责对强敌进行攻坚与歼灭。
  那么,在这等计划之下,无论是里面的部分敌舰集结成功,成建制的冲出来,还是从别的地方扑来的复眼奴族舰队试图冲进去接应,都会受到爆炸区舰队的全力打击,并且爆炸区人类舰队的军事实力与生产能力,还会与日俱增。
  唐夏傲在绿洲星基地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恒星爆炸区的特性,推出了将化整为零与迅速集结形成区域优势兵力的战术完美结合的新型作战方式。
  在唐夏傲写给周东来与帝国本部的报告中,他如此说道:“我必在此全歼敌军主力部队,同时也可利用区域、体系、装备与特种战力优势,对敌军形成围点打援的局面,能多歼敌一艘,便是一艘。”
  经过严密的讨论与计算,以及主脑繁星进行的大量模拟,周东来、安德烈与帝国本部指挥官认可了唐夏傲的策略。
  只要各个小编队里的人能完美完成各自的任务,唐夏傲创造的以无数侦查机与察打一体无人机形成的多圈层情报体系与防御体系达到预定目标,那么唐夏傲的策略便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完美达成。
  却说另一边,绿洲星内的局面也在一日数变。
  随着先期抵达的奴族舰队陆续被不断歼灭,围攻绿洲星的复眼舰队已经换了一轮又一轮。
  短短三年过去,复眼者在绿洲星附近千余光年内原有的数百支规模大小不一,能力侧重点各不相同的常备守军,到如今却是已被打光了。
  但复眼者在绿洲星附近虽已见颓势,却依然能保持相当的攻击强度。
  其原因是在不知不觉间,由无数个付若薇组成的庞大伪人军团接过了接力棒,成为围攻绿洲星的主力。
  伪人军团从诞生起便开始了快速扩张,到如今已经拥有多达近千万艘舰船,总兵力规模甚至更胜绿洲联合舰队,只不过人类据险而守,且斗志昂扬,还有层出不穷的每天翻新的新花样装备,才能以少敌多还稍占上风。
  在这过程里,无数个付若薇还在高傲的狡辩,表示她只是伟大的“室女星人”中一名普通的外交官,由于地球人类的冥顽不灵,她才被迫制造出无数个自己的快速克隆体来完成军事回归。
  “付若薇”还顺便解释了为什么被俘的克隆体与人类仅仅外表相似,里面不是哺乳动物,而是节肢类动物。
  那都是为了缩短兵力规模成型时间而使用的“快速克隆技术”嘛。
  不管怎么说,付若薇的出现完美展现了复眼者哪怕在别的科技层面稀松平常,但在生物培养这通往自身科技终点的捷径里独树一帜的深厚功夫。
  哪怕这条捷径摆明了是邪路,注定了永远也无法抵达科学的极限,复眼者也把邪路走到了极致,走出了强烈的自身文明风格,更将其带来的其他科技类型无法比拟的快速扩张能力展现到了极致。
  批量生产且快速成型的伪人,以及同样看似制式化,却又各具特色,性能不输人类舰船,并且还时不时融合不同奇特物种特长的生物战舰,给绿洲联合舰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与痛苦。
  对方的攻势虽在减弱,但整整三年了,敌军舰队仿佛永远也打不光,袭扰与强攻也一天也不曾停歇过。
  幸好命运公约印记极大程度提升了人类的精神耐受力,在如此高强度的对攻中,活下来的人无一不成了百战精英,还能用更少的人力发挥出更强的战力,倘若以过去人类的情况,怕是都撑不住。
  不过,减员总在持续发生,难免让人苦闷。
  2946年2月14日上午,安德烈愁眉苦脸的看着眼前的综合报告。
  周东来指出,虽然联合舰队作战英勇,值得嘉许,但工业、人口、科技等多方面的资源产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周东来倒没有责怪安德烈的意思。
  每个人都很清楚这边的情况艰难。
  只是周东来认为,安德烈必须想办法尽快歼灭伪人军团的“兵工厂”,早点从军备资源补充中解放出更多生产力。
  哪怕只能争取几个月的喘息之机,让联合舰队完成休整,战士回笼从事参加理论学习吸收消化三年来获得的实战经验,进一步夯实基础,人类军队的实力便能再涨一个台阶。
  同时,舰队还可利用现有资源和革新的科技,对所有装备再度进行全面技术更新换代,人类兵力还可继续增长。
  然后,再进一步扩张资源收集和生产力的配备产能,那么还能继续爆发工业能力,给物资产能继续爬坡。
  当彻底压过对方的消耗速度时,绿洲星基地的局面就真正稳了。
  只需要三个月的缓冲期,联合舰队至少可以将综合战力提升三倍,资源收集与生产速度更可提升五到六倍。
  到那时候,局面将彻底打开。
  周东来提醒安德烈,他作为联合舰队总指挥官,做的是兵行险着的事,已经耗费了大量资源,更投入了海量精锐战士,就连童玲和唐夏傲这等核心舰队的主力都来了,绿洲星这边自然不能一昧求稳,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必须想办法摆脱困境。
  安德烈心知肚明,但却只能沉稳等待。
  转机出现在大半个月后。
  3月8日,通过精英侦察员一次又一次的冒死的冲出去,并在绿洲星外层宇宙空间内大范围搜索,人类终于有所收获。
  一队侦查员在距离绿洲星十六光年外的密集星云中捕捉到异常的辐射波动。
  在撤离的途中,这队侦查员遭到了敌方潜伏守备部队的疯狂追击,损失了90%的成员,最终一人一机成功返回,带回重要情报。
  路广达在两小时后完成分析,并计算建模。
  一副一直隐藏在星云里侧的能量流转模型出现在安德烈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