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9

  “每当我在深夜临近时候,看着海的那一边,我总是能想起你的名字……”
  几分钟之后,这位郭月英的女孩朗诵完毕。
  一边的辅导老师苏静茹则是给予了评价,“郭月英,你今天的表现不错,比之此前进步多了。不过,你的感情还是放得不够开。你还没有融入到诗人的情感当中,我希望你能回去的时候看一看诗人的个人介绍,以及创作这一首诗时诗人当时所对应的社会情况。”
  “谢谢苏老师。”
  “好,第二位,王英英。”
  大概一个多小时过后,苏静茹喊到了张慧萍的名字。
  “张慧萍,该你了。”
  “是,苏老师。”
  听到喊自己的名字,张慧萍有些紧张,小脸微红。大概是看出了张慧萍的紧张,苏静茹向其微微一笑,“没事的,就当早上朗读课文一样。”
  “嗯。”
  轻轻点头,张慧萍走向前台,深呼吸三口气,张慧萍开始朗读。
  “各位老师好,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散文,名字叫做白杨礼赞。”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这篇散文,自然是黄一凡写给张慧萍的。
  此时张慧萍一开口,这一篇散文就表现出了他的不凡。
  不管是散文当中的用词,就是字词之间相合所发出来的声音,亦是无比的忧美动听。当然,更为难得的是,仅仅只是一句话,一席黄土高坡的画面却是扑面而来。站于台下的苏静茹亦是被张慧萍这一句如诗歌般的散文给陶醉了,她微闭着眼。跟着张慧萍朗读的声音,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又一幕多彩的画面。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麦浪一词出现,苏静茹脑海真的如散文中所写的一样,翻起了一轮绿波。这比之电视画当中拍摄出来的,还要美极了。
  只是,就在这时,苏静茹却是咦的一声。
  她睁开眼睛。
  看着前台上还在朗读的张慧萍,眼睛中却是无比的不可思议。
  这篇散文,她怎么从来没有读过呢?
  要知道,大凡知名的作品,身为中文系毕业的苏静茹又怎么可能没有读过呢。
  而这一篇张慧萍朗读的散文,不用说,比之她此前读过的大部分散文都要经典。
  只是,暂时苏静茹却没有去打扰她。
  这一篇散文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至她哪怕心中疑问万千,也不忍心就此破坏眼前的美景。
  张慧萍的声音继续进行。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听到这里,苏静茹却是皱了皱眉头。
  奇怪。
  刚才还好好的铺开了一幅黄土高原的美景,怎么一下子就给破坏了呢?
  单调?
  有吗?
  这么美的地方,哪怕是没去过黄土高原的人儿,也被此前描绘出来的画面给吸引住了。可是,谁也不能想到的是,笔锋却在这时一转。直接说起了刚才看到的一切,哪怕你会生出一丝伟大,雄壮之类的词,但却免不了单调。
  太奇怪了,有这样的写作手法吗?
  苏静茹暗暗感觉到可惜,如此惊艳的一个开头,却被这几句话给给破坏了。
  难怪自己没有看过这一篇散文。
  想来也是因为在这个地方破坏了整篇散文的韵味,给整篇散文打了巨大的折扣。
  然而,苏静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在笔锋一转之后,该作者又是来了一个更为惊天的转折。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声音朗读到这里,已经渐渐变得高亢起来。
  苏静茹也被朗读的声音带动,眼前瞬间浮现出了一棵树。
  哪怕,前面所说的只是一颗看起来很普通的一种树,一种很平凡的树。但是,因为那一声惊讶,因为那一句耸立,因为那一句像哨兵似的描写。一颗挺拔,昂首耸立的树就此出现。
  这样的一棵树,或许并不普通,也或许并不平凡。
  果然,就在这时。
  朗读的声音呼啸传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一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这一篇散文哪里又是什么落了下乘,分明是上上乘之杰作。
  而且,笔锋两转的写作手法,更是衬托了这一颗白杨树的不平凡。
  高。
  太高明了。
  这一篇散文,写的真的是太高明了。
  不由得,苏静茹却是想起了前几天文坛大战所提出来的“形散神聚”,亦想起那一首为之落泪的背影。这一首散文,不也是“形散神聚”的代表作品吗?哪怕没有达到背影这般的高度,但亦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只是,这一篇如此经典的散文,到底是谁写的?
  还有,这一篇散文,又怎么会由张慧萍给念了出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金瓶梅
  “拍,拍,拍……”
  带头鼓掌的不是苏静茹,反倒是边上一起参加朗读比赛的同学。
  “张慧萍,你这篇散文朗读的太好了。”
  “是呀,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怎么从来没读过。”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我现在都能记起这一句词,太有意境了。”
  几位女同学连忙说道。
  “嗯,张慧萍,确实朗读的不错。”
  苏静茹这时也是点头,“不过,之前你报名参赛的朗读题目好像不是这一篇散文吧。”
  拿着两页写着《白杨礼赞》的朗读稿,苏静茹将刚才心中的疑问问出。
  “对不起苏老师,我临时换了一篇一个题目。”
  张慧萍道歉说道。
  “没事,这篇散文确实不错,你选的很对。想问一下你,这篇散文是谁写的。”
  “这个……”
  张慧萍摇摇头,再次抱歉说道,“苏老师,这篇散文是一位很厉害,很厉害的人写的,不过,我不能透露他的名字。”
  “哦……”
  见如此,苏静茹也不再多问,“没事,苏老师只是好奇问问,你就用这篇散文参赛吧。我相信,你这篇散文一出,到时候一定会震惊很多人的。”
  “谢谢苏老师。”
  “不客气,我们继续。”
  轻轻将张慧萍的朗读稿子放下,苏静茹准备继续排练。
  只是,将稿子放下之余,苏静茹却是隐隐想到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