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739

  “那好,这可是你说的。”
  想了想,黄一凡说道,“嫠纬之忧中的嫠,指的是寡妇,纬则是织物的横线。本来的意思指的是寡妇对生活的担心,但后来文天祥对皇帝上奏时曾经引用一句,‘臣何敢追尤往事,上渎圣聪,独方来计,则嫠纬之忧。’意思说的是我哪敢追究此前过往的事情,实则是因为忧心爱国,这才忘乎所以。后来,嫠纬之忧也就比喻成了为国担忧的意思。”
  “呃,好吧,就算你这个成语对。”
  虽然还是没听过,但黄一凡居然将成语典故给说了出来。这若是再表示没有听过,岂不是显得自己孤陋寡闻了。
  “继续,我出……”
  “故宫禾黍。”
  想了好几分钟,冯易这才挖出了故宫禾黍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已经算是偏门成语了,一般人根本都没有听过,也就他为了背成语,才有看过。当然,哪怕就是如此。也因为这个成语太过于偏门,冯易差点都记不住。不过,他已经感觉胜券在握了,因为在他想来,自己说了这一个成语之后,黄一凡绝对再想不出别的成语。
  别说是黄一凡,哪怕就是拿新华字典来翻,估计也再没有爱国成语了。
  只是,就在冯易以为自己赢定了的时候,黄一凡又说了一个成语。
  “美人香草。”
  “扑赤……”
  “什么,美人香草?”
  冯易大笑,“黄同学,你是不是说不出爱国成语了。哪怕随便说一个成语,也得说像一些呀。美人香草,哈哈哈,这算哪门子的爱国成语?”
  只是,黄一凡又是摇头,“冯同学,自己无知就不要让大方之家耻笑了。美人香草一词出至圣诗,所谓美人香草,以譬于君。这句话直接将美人香草比喻成了君王,意思是忠君爱国。清朝有一位诗人也写过,香草美人忠君志,可怜贤臣隐乡林,也是将香草美人比喻是忠君爱国。美人香草,怎么就不是爱国的成语呢?”
  “真的?”
  冯易半信半疑,“那我怎么没听过美人香草。”
  “冯同学,我想问你,圣诗一共有一千九百七十首,你读过几首。”
  “好像读过十来首。”
  说完,冯易暗叫一声不好,瞬间泪流满面。
  不等冯易接话,黄一凡又看了罗凌一眼,“是呀,冯同学,圣诗总共有一千多首,你居然只看了十来首,你觉得你还好意思说没听过吗?既然你没听过,我想身为作协的罗凌先生肯定是听过的。罗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这当然是黄一凡故意说的。
  什么香草美人,其实出至前世地球的离骚。
  屈原一惯写文大气优美,常常将美人香草与君王放在一块,呈现出一种很独特的美感。
  后来汉朝的王逸在写《离骚序》的时候,就将香草美人比喻为忠君爱国。
  至此,香草美人再不仅仅只是字面意思,而是表示忠君爱国。
  这当然不能与他们说。
  之所以扯到《圣诗》,除了忽悠之外,完全是因为,这部诗作与前世的《诗经》一样,苍茫大气。最为关键的是,圣诗里面的诗太多了,一千多首。别说这小小的冯易了,哪怕就是一方教授,也不一定全文看过。而且,黄一凡这话也有一丝考较的味道。
  你是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没听过呢?
  还是装模作样装作一翻有才识,表示自己听过?
  黄一凡绝对相信,以罗凌这家伙的个性,他会假装说自己有印像。
  结果,正是如此。
  “这个,这个……”
  罗凌也是头大。
  他也想说没听过,可是,他喵的,圣诗他也只看过十几首而已。
  当然了,圣诗虽然号称是华国最经典的诗作。但圣诗毕竟是春秋战国时的诗经,而且圣诗里面的诗作又太多,总共一千多首,谁能记得住这一千多首呀。别说一千多首,像这一类圣诗,有的人能记住十来首就已经证明文学修养水平还不错。
  可是,他能说自己也只看了十几首吗?
  大声的咳了一句,罗凌点了点头,“嗯,确实,香草美人我是有些印像。大概在圣诗第900多首吧,唉,实在是抱歉,有些不记得了,之前曾经仔细读过圣诗全文。只是这些天没看,又有不少忘记。冯易,该你了,你若答不上来,那就认输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我,我再想想。”
  绞尽脑汁,几分钟之后,冯易垂头丧气,宣布认输。
  “凡尘大大,厉害。”
  朝黄一凡做了个胜利的姿式,陆青大声地喊道。
  “一般,一般了。”
  黄一凡倒没太多表情,对他来说,冯易只是小朋友而已,没有半点挑战力。
  “黄同学,厉害,厉害。”
  看到冯易输掉比试,罗凌有些脑怒,不过,脑瓜子一转,又是想了一个主意。
  “没想到黄同学对于成语居然背诵的这么滚瓜烂熟,不过,成语比赛水平较低。前面有一个诗歌比赛的节目,有没兴趣一块参加?”
  “没兴趣。”
  这次,黄一凡是真的没兴趣了。
  一来,这样的比赛他感觉无聊。
  二来,他也感觉自己有些欺负小朋友一样。哪怕是这个罗凌,黄一凡也觉得不过如此。还没青年报那些学术达人牛叉。哪怕就是赢了他们,也感觉无趣。
  三来嘛,好像这样的比赛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嘛。
  “陆青,我们到别的地方看一下吧。”
  不等罗凌反应过来,黄一凡转身就已离开。
  大概在文艺活动上看了半个小时,黄一凡仍是感觉有些无聊。
  虽然整个文艺活动比较多,舞文弄墨,看起来有声有色,但黄一凡就是感觉水平太次。就像前面的诗歌朗诵,大概这个节目朗诵的是自己的写的诗歌吧。可怜,那些个现代诗做得真个有水平。黄一凡听了一下,除了听出是将长句子拆成短句子之外,还真没有听出其他的感觉。
  大概也是看出了黄一凡的无聊,陆青却是小小地说道,“凡尘大大,不如,我们去音协那边。据说,他们今天会有几首不错的原创歌曲。”
  “原创歌曲,那行,我们去看一看。”
  最近有接触到音乐,也给刘丝语写了几首粤语歌。不过,粤语毕竟是粤语,虽然他也是华语的一种,但黄一凡到底是内地人,他最喜欢的还是国语歌曲。
  没有拒绝,黄一凡与陆青往音乐协会那边走去。
  音乐协会的活动在另一则,离作家协会这一边较远,可能是怕各自的活动相互影响到。两人走了几分钟,这才来到音乐协会活动场地。此时,前方正中已经围满了不少人。看情况,好像是等待某人的表演。
  黄一凡与陆青也凑了上去,站在人群中,驻足观看。
  正中间的是一位大概40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
  “凡尘大大,这位是我们西江省很知名的音乐家宋杨。创作了很多爱国歌曲,像祖国我爱你,大地呀母亲,钢铁之歌……都很不错,不知道今天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歌?”
  “嗯。”
  黄一凡只是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感谢各位捧场,最近我写了一首歌。暂时还没有出专辑,借着这一次文联活动,我就将这一首歌先唱给大家听,这一首歌的名字叫做中国希望,与我原来的其他歌曲不一样,这一首中国希望我加入了不少流行音乐,或许这一首歌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香江音乐的爆发,一度刺激着内地国语歌曲。只是,内地国语歌曲一直进展缓慢。此时,已经有一些比较有远见的音乐人,开始抛弃了传统内地民歌唱法,在不少音乐当中融入流行原素,希望能够在模防香江歌曲的基础之上,带动与发展国语歌曲。
  这个叫宋杨的音乐家倒也是有想法,黄一凡一边看,一边点点头。
  “凡尘大大,你也懂音乐吗?”
  看到黄一凡点头的样子,陆青好奇的问道。
  “懂一点点而已。不过,我比较担心,这一些音乐家在创新的同量,可能在整合流行音乐这一块上会用力过猛,最后不但创新没创成,反倒是将内地国语歌曲的韵味也给丢失了。”
  “不懂。”
  “先听就是了。”
  两人只是聊了两句,宋杨的一首中国希望就已经开始。
  “祖国,很久没有这样叫你的名字……”
  开头的唱法与传统内地民歌差不多,声音宏亮,吐字清晰,中气很足。不过,这种民歌不管是唱法还是整个民歌的类型,发展到现在已有不少缺陷。用时下的话来说,那就是不够流行。缺少流行原素,并不受年轻人的喜欢。于是,接下来的第二句,便有了宋杨所说的,加入了流行元素……整个音乐的节奏一下子加快了许多,音调也变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