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739

  “白大,最近您可成了网上的大红人,很多人时不时都在谈论你的作品,包括你的诗。侠客行,男儿行,世人欺我,山无陵,江水为竭……这一些都相当的经典。我个人倒是比较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是,我们都知道,这一些诗大都是您三年之前写好的,直到今天才真正火爆。当时有没有觉得,有一些怀才不遇。”
  大众媒体的关注,让天下第一白的人气有史以来第一次大涨。虽然暂时天下第一白没有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但是,在大众媒体的关注之下,黄一凡笔名天下第一白已经超出了网文界,达到了与同类传统作家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先后各家媒体却是纷纷向黄一凡发来了采访。
  对于这一些采访,黄一凡并没有拒绝,不过以人在香江为由,只接受文字访谈。
  这一次采访的媒体,便是华国四大门户网站的TT网。
  “过奖了。对于这一些诗,怎么说呢,我并不算是一个专业的诗人,我写诗只不过是为了表达我的感情。有的时候,感情一到就会写一些诗。所以,怀才不遇什么的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当时这一些诗写的都是给读者看的,读者反应也很喜欢,我觉得已经算成功了。当然了,我始终相信,这一些诗绝对不可能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世人挖掘出来。”
  “恭喜,恭喜,今天这一些诗已经真正的公布于天下。对了,我们来讨论一下您的身份问题吧。您现在是学生,还是诗人,另外又是网络小说第一人,还是武侠小说名家。不得不说,您的身份真是够多了,会不会一天24小时都忙不完的样子。”
  “当然不会。其实这一些身份合起来就是一个作者,我只是一个写字的而已。”
  “说的也是。那么,对于学生,网文,武侠,这一些,您最看重哪一块?”
  “我只能说这一些我都喜欢,没有哪个轻哪个重。不喜欢的,我都不碰。”
  “好吧,我们来讨论一下您的武侠。您的侠客行可算是给近来一直衰退的武侠带来了一股新的空气,不少专家都称您的武侠是新派武侠代表作,您认为您的武侠与传统的武侠有什么区别?”
  “大方向的区别应该没有,因为都是武侠。至于新派旧派,只不过是一种说法。不过,原来的武侠的确在某些方面比较套路了一些。所以,在侠客行当中,我就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江湖。”
  “江湖这个词听着很有感觉,比之武林这个词更有韵味。那么您认为,什么才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好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白大,您果然是天纵奇才,简直出口成章,不对,出口成诗。我想,这一句话一定会在未来成为武侠小说当中的经典句子。甚至,还会被一些武侠系列影视剧引用。那么,还想问一下,当时您是怎么想到用江湖这一个创意的。因为我们看到,其实江湖并不算是您第一个提到的,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当中也有提到江湖。”
  “的确是这样。其实传统武侠小说已经相当成熟了,比如门派,武功,招式,等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武侠体系。不过,我觉得,这种体系还不够完善,至少,还有很多比较有意思的内容没有挖出来。就比如,以前有很多武侠作者也写江湖门派的事,但是,他们一直觉得江湖门派格局并不大,所以,他们不得不在江湖门派里面加入公门,加入朝庭。似乎,在不少作者眼中,公门与庙堂的加入能将武侠小说的格局提高。不过,在我看来,其实武侠小说有没有庙堂,有没有公门都无所谓。真正的江湖世界,其实就是由这一些江湖门派所组成的。他们之间的故事,或许将更为的精彩。”
  “哈哈,白大,您这是透露武侠小说写作秘笈呀。”
  “我只是很想看到更多的作者来写武侠。”
  “就不怕他们抢你饭碗。”
  “我想,估计没有人能够。”
  “白大,您这一句话我可直接登报了哦,到时候说不定有人说你嚣张。”
  “登吧,我无所谓。”
  “霸气,白大,说实话,我就喜欢你这种嚣张。那么,最后,来一首诗吧。我们整个编辑部,全都是你的粉丝呢。嗯,脑残粉。”
  “这么看得起我,那行,要什么类型的诗。”
  “牛叉,白大还自带点诗功能。好吧,就如刚才说的,很多人都评价白大您锋芒毕露,那么,就来一首与侠客行一样锋芒毕露的诗吧。”
  “锋芒毕露吗,好。”
  脑中只是一个念头一转,黄一凡写下了一句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这一句诗,或许是形容天下第一白现在最为巅峰的境界。
  受天下第一白人气大涨影响,侠客行的火爆程度又更上一层楼。
  许多没有看报习惯的读者,因为喜欢天下第一白,因为喜欢上了侠客行这一首诗,他们亦纷纷订阅了南方新闻报。受此影响,本来南方新闻报就已经挤入华国十大报纸之列,在无数新进读者的订阅之下,销售量几乎每一天每一期都在恐怖的增长。
  250万份。
  260万份。
  270万份。
  290万份。
  300万份。
  一路猛冲,南方新闻报瞬间冲破单日销售300万份大关。而这个时候再来看一看南方新闻报的排名,却已经是华国十大报纸第四,只位于人民日报,光辉日报,华国青年报之下。
  无人可以阻档南方新闻报的步伐。
  就像无人可以阻挡“天下第一白”那一剑一样。
  这是TT网媒体记者在南方新闻报位列华国十大报纸第4之后发出来的报导。
  该篇新闻表示,“有人说天下第一白狂妄,有人说天下第一白嚣张,有人说天下第一白锋芒毕露。但又有谁人能够知道,在天下第一白成为天下第一剑客之前,他有多么的努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十年时间,天下第一白终于无敌于天下。”
  只是,真的是这样吗?
  不知道是谁,大声一喊,我不服。
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喊不服的当然不是黄一凡自己。
  最先无法忍受天下第一白锋芒者,永远是那一些竞争对手。
  华国十大报纸,西都新闻报,羊城报,文艺报……包括新民报。
  当南方新闻报连载侠客行之后,这一些报纸同样请了一些武侠高手。
  西都新闻报请的是内地早期武侠大师“肖长平”。
  羊城报请的是台弯武侠名家“封不乱。”
  新民报表现却更胜一筹,请的是香江武侠四大家之一的郑证因。
  最先开始与天下第一白PK的,是西都新闻报。
  借助于内地时期武侠大师“肖平长”的加盟,当时西都新闻报也的确吸引了一些人气。只是,西都新闻报想也没想到的是。在西都新闻报仅仅只是连载了肖长平最新武侠作品的第一章时,漫天的骂声,却是齐卷而来。
  “别告诉我,这是武侠小说?”
  “坑爹呀,本来对肖长平还很感兴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内地武侠大师。可是,现在看看,肖老,您的武侠写的是什么东西呀。”
  “要故事没故事,要气势也没有气势,怎么感觉还是50年代的武侠作品。”
  “妈的,退订。”
  现实比戏剧还来得惊人,天下第一白没有出手,西都新闻报就已败下了阵来。
  接着,在西都新闻报之后,则是羊城报,请的“封不乱”比之内地武侠名家肖长平名气更盛。毕竟,武侠小说是从香江与台弯市场繁荣,然后流行于内地。台弯市场武侠虽然也一直衰退,但依托台弯强大的租书店市场,台弯武侠倒还能经营的下去。
  封不乱也算是常年活跃于武侠小说市场的名家,这一次与羊城报合作,也吸引一众粉丝的支持。可惜,与西都新闻报一样。封不乱只是坚持了两个回合,在连载到第二章之时,一众粉丝已然失去了耐心,将封不乱打入了冷宫。
  随即,文艺报,华国电视报,电脑报……也一一被南方新闻报腰斩。
  最后一家则是新民报。
  新民报请出的人物是香江武侠四大家的郑证因。
  如果没有梁生的话,郑证因绝对算是宗师级的人物。他本身精通武术,对于帮会江湖话语也非常有研究。当时郑证因的武侠作品一出,很快就打造出了一条武侠小说体系,影响深远。哪怕香江有身为宗师级别的梁生,但媒体仍然一直认为郑证因“帮会技击派”的开山祖师。
  只是,或许是武侠早已不是当年的武侠。
  更或许是,武侠早已不是郑证因那个时候的年代。
  与侠客行一比,郑证因的最新作品却是显得暗淡无光。
  最终,哪怕是此前与南方新闻报杀得难解难分的新民报,也是饮恨当场。
  这也让一众读者对于天下第一白的锋芒,又更加佩服了一成。
  “不得不说,天下第一白虽然傲气了一些,但人家有傲气的资本。”
  “确实如此,这一些报纸几个回合就被一一灭掉,当真是应了天下第一白写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的人,或许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狂傲。”
  “什么狂傲,人家是十年磨一剑,对于我们来说是锋芒毕露,对于天下第一白来说,那叫厚积薄发。”
  “说的是。只是,难道天下第一白当真无人可敌?”
  “不知道,但从现在来看,当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之前天下第一白刚写武侠时,就灭了那个纪云,接着又灭了内地武侠大师。随后台弯那边的名家也给灭掉,甚至,就连香江四大派之一的郑证因都不是对手。想来,除了梁生之外,当真找不到谁人可以和天下第一白摆一摆擂台。”
  “算了吧,梁生早已宣布封笔,不可能与天下第一白PK的。”
  “那既然如此,新的武侠宗师已经确定,我们还是赶紧前去膜拜。”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