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739

  “嘿,大家别激动,洛克虽然厉害,但这一位同学实力也很强。”
  一位叫做“布鲁斯”的讲师突然说道。
  “这一位,谁呀?”
  “布鲁斯,你说的是这位留学生,他是日本人还是华国人。”
  “华国人,这人叫什么来着,好像叫黄一凡,我有一次看过他的资料。说他在华国水木大学,香江大学都是高材生,很厉害。”
  “华国人,高材生?那他表演的是什么节目?”
  “诗歌朗诵。”
  “布鲁斯,别开玩笑了,这与洛克是一个级别的吗?洛克的情诗可是原创,这个华国留学生哪怕英文再厉害,最多只能朗读的有感情一些。难道,他也能写出一首情诗不成。好吧,哪怕能写出一首诗歌,但也完全不可能达到洛克这一首诗的级别。”
  留学生或许在别的一些专业上可能学得比本国学子强,像一些技术类的,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甚至是经济……但是,对于英语文学类专业,恐怕是任何一个留学生都不可能比得上本国学子。这里面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而对于留学生来说,英语只是外语,外语学的好只能是说得好,但诗歌这种东西,可不是仅仅英语好就能写得出来。
  至今为止,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位留学生能写出多厉害的英语类文学作品,更不用说诗歌了。
  “说是这么说,但我想,这个叫黄一凡的留学生应该可以给我们一个惊喜。”
  “是么,布鲁斯,那就看看好了。”
  ……
  “这家伙怎么还没开始。”
  “哎哎,怎么回事,这家伙好像睡着了。”
  “他表演的是什么节目。”
  “不是说朗读吗?”
  “对,是朗读一首叫做海燕的诗歌。”
  “可这家伙怎么还没开始。”
  “哈哈,这家伙不会忘词了吧。”
  “噗嗤……”
  “他是华国的留学生,不会是想朗诵英文诗吧,忘词倒是有这个可能。”
  “好吧,这家伙估计一会之后就要登上加州大学报的头版头条。”
  闭上眼睛,大概有1分多钟。
  就在台下一众学子等着有一些不耐烦的时候,黄一凡睁开眼睛。
  看着远方,他的眼里,已然看到了广阔的大海。
  随后,黄一凡缓缓的开口: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朗诵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在并不大的朗诵声中似乎夹杂着一股雷霆之力。
  大海,狂风。
  乌云,闪电。
  仅仅只是一句话,台下的观众就是内心一凛,仿佛至身于狂风吹起的大海之边。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狂风来临,雷电来临。
  哪怕此时天气正好,没有狂风,也没有乌云,更没有汹狠的浪潮。但是,在黄一凡的朗读声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暴风狂雨的力量。特别是,人们知道,在这一段文字当中一直越积越高,一直没有发泄出来的那一股可怕的力量。
  一旦这股力量爆发,恐怕要毁天灭地。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黑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声音从刚开始的轻缓变得越来越急,声音由刚开始的细小变得越来越宏大。
  当读到这里之时,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好像炸弹一样爆炸了开来。
  这股力量令人们颤抖。
  有一些看客已经有一些站不住,双腿不自觉的打起了抖。
  这是什么诗歌?
  这是诗吗?
  不,这看起来不是诗。
  这是散文?
  看起来好像是的。可是,这篇散文里面每一句话都比任何一首诗都要来得完美。
  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来不急思考了。
  因为,狂风终于聚集了力量,大海也终于忍受不住他的摧残。
  轰隆一声……天空中一道巨雷在加州大学广场炸响开来。
  加州大学好像要被这一道闪电撕裂一般。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著名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世界经典名篇。
  《海燕》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前世俄国革命,当时19世纪欧洲爆发的工业危机,在1900年到1903年的危机年代里,俄国工人运动开始从经济罢工转到政治罢工,转到游行示威,并提出关于民主自由的政治要求,提出“打倒沙皇专制”的政治口号,动摇了沙皇统治的根基。
  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之后,高尔基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它的结尾部分,就是著名的散文诗《海燕》。
  而海燕,表现的正是这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豪情万丈,激荡人心。
  正如海燕结束最后一句所写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这是时代战斗的宣言。
  该散文一经发表,影响了整个俄国大革命。
  不过,世界沧海桑田,这个世界与前世却不一样。黄一凡所朗读的海燕,也没有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过,经典之所以经典,哪怕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当时的环境,他亦能爆发出如雷霆一样的力量。
  哪怕仅仅只是欣赏文字,哪怕仅仅只是欣赏文字所带来的那种压迫与暴发感。这一首海燕,就已经可以称之为经典。
  不,岂止是经典这么简单。
  当黄一凡全文朗读完这一首海燕之时,本来热闹的表演场地,突然寂静了下来。
  有的是被黄一凡的气势吓倒了。
  有的是被这一首诗作给惊呆了。
  还有的是因为最后一句黄一凡如天神一般的喊出彻底的迷失了。
  整个观众席,一千多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谁也不敢发出声音。
  也没有人敢发出声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