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739

  黄一凡没有半分自得,平静地说道。
  “哦,对了,最近写王超与叶玄打擂这一章剧情的时候,我也有一些被触动。为此,我写了这一首歌,以此纪念那些国术先辈们。”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万里长城永不倒。”
  看着黄一凡打出来的这个名字,314一愣:“好一个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我相信,一定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可惜,这是一个文字访谈,不然,真想听一听白大您这一首歌。”
  “没有关系,我已经将这一首歌上传到我的个人空间。当然,虽然我不能唱。不过,这一首歌的歌词,我倒是可以复制过来。”
  说罢。
  黄一凡将这一首歌的歌词敲到了公屏。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万里长城永不倒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峰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个个负起使命
第五百四十八章
震撼之音
  “老刘,你那里有没有更好的配乐了。”
  皱了皱眉,央视编导“赵之文”对节目编曲老刘说道。
  “赵导,我已经按你的要求,选择了这一些配乐,我感觉挺好的呀,怎么了?”
  老刘也是有些郁闷。
  为了这一期节目,他可是被赵之文命令更换了十几次背景音乐。只是,换来换去,这个赵之文就是不满意。心里面,老刘却是不快起来。这个赵之文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老刘,你不要误会,我不是对你有意见。”
  似乎是感受到了老刘的心思,赵之文解释说道:“这一次节目,央视很重视,我也是精益求精。这样吧,你先回去吧,我先想想。”
  不想再为难老刘,赵之文一个人留下来,再一次重新看起了之前录好的节目。
  这是一期有关于民国先躯为国家奋斗的一个综艺记录片,整个的记录片已经录好,编曲各方面也处理完毕。只是虽然一切做好,但赵之文总是感觉缺了一点什么。
  重新看了一遍之后,赵之文点了点头:“整个的节目没有问题,文字说明也很感染人。但是,背景音乐却是有一些没能体现当时民国时期特有的那种沧桑感。”赵之文认为,整个的节目在感染力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天,赵之文会连连将老刘叫过来的原因。
  只是,很可惜,老刘是重新编了多次曲,但赵之文仍是感觉差一丝感染力。
  赵之文知道老刘尽力了,也是无奈,只好先让老刘回去。
  再这样叫老刘重新编曲,恐怕,还真会让老刘觉得自己对他有意见。
  只是,老刘回是回了,但节目仍是要做。作为节目的编导,赵之文不但要负责节目的拍摄工作,同时对于节目的制作,以及未来节目的播出,都得一线跟进。这一次节目台里非常重视,立要重新打出央视纪录片的风彩。也因此,台里也就选择了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拍了一个记录片。可现在,赵之文总看总看,这一部记录片就是差了一些味道。
  至于具体差什么,赵之文也不太清楚。
  他认为民国不仅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崛起的时代。所以,他也觉得,整个节目的编曲在音乐上的选择也不应该仅仅只体现民国时期的屈辱史,更应该体现那些先辈在民族危亡之间奋起革命的意志。
  但可惜,整个的节目并没有这种感觉。
  想了想,赵之文登陆了编导TT群。
  这是业内编导的一个TT群,没事大家都会在群里讨论交流。
  “老赵,听说你们央视弄了一个民国时期的记录片,野心很大呀。”
  赵之文一冒泡,这时,群里有一位西江电视台的编导却是发出了一句话。
  “别提了,现在正为这个纪录片的事儿烦着呢?”
  “怎么,老赵,出了什么问题,难道不让播了?”
  “这倒不是,是纪录片本身的问题,我在编曲这一块碰到麻烦了。”
  赵之文进群不是聊天,也是想让大家帮忙想想办法,便开口说道:“各位,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一些讲述民国时期的歌曲。”
  “我就奇怪了,老赵,你们央视的编曲不是挺牛的嘛,我们哪里有编曲专业?”
  “如果编曲能解决我就不问大家了。”
  赵之文一阵吐槽:“我已让编曲重新做了几次背景音乐,不过,感觉一般。再让他做,恐怕,他得向站长那里告我。”
  “噗……重新制作几次编曲。妈呀,老赵,你也是够了,换成你,让你重新制作几次,你不得当场翻脸呀。”
  “所以呀,请各位帮忙了?”
  赵之文也是无奈,说道。
  “行,行,说吧,有啥要求,我们大家一块想办法,总归能解决的。”
  群里大家都是同行,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这种忙能帮肯定帮。
  “要求怎么说呢,背景要沧桑大气一些,也得有感染力一些。”
  “这简单呀,中华崛起这首歌的编曲就很不错,用在你们纪录片上应该可以。”
  “老李,这首歌这么出名,我们怎么会没想到。只是,中华崛起这首歌大气是大气了,但也太大气了吧,大气得我都感觉民国时期我们哪里是被他国侵略,而是我们去侵略他国。”
  “这个,倒也是。”
  众编导一阵尴尬。
  民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期,中华崛起这一首歌确实不太适合民国。
  “那就《百年之殇》。”
  群里另一位编导也推荐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我就觉得很适合民国时期,将民国时期所受的一切欺辱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也不行,我考虑过。”
  赵之文摇摇头:“这首歌曲倒是很有沧桑感,但写得也太悲了,不能给人力量。好像民国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清朝一样,但我认为,民国虽然有很多的无奈,但也诞生了无数为民族崛起的先辈。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我们才打败了一切侵略者。”
  “我靠,老赵,你这要求还真多,难怪你郁闷了。”
  赵之文左一个不好,右一个不合适,众人也跟着郁闷起来了:“要我说,按你这样的要求,得去找一位前辈音乐家给你们原创一首。”
  “原创一首也没用呀,这花得代价太大了,况且,谁知道原创一首的时间要多久,去年我们央视向香江一位音乐泰斗邀了一首歌,直到今年还不见踪影。难道,我们的节目还得等他几年时间不成。再说了,音乐这种东西需要灵感,如果我们提出什么要求,哪位音乐人就能写出什么要求的歌,那我们也不缺背景音乐了。”
  “按你这么一说,你们的编曲还真难办,我看呐,你还得自己纠结吧,我们也没办法了。”
  群内一位编导这会儿也没什么好推荐的歌曲了,只好如此说道。
  “行吧,我自己想想办法。”
  就在老赵准备自己想办法的时候,另一位编导“宋恩”却是发了一句信息。
  “老赵,我倒是有一首歌向你推荐,不过,是一首新歌,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