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739

  “黄一凡。”
  “小凡。”
  “黄一凡先生。”
  “大白。”
  “黄大侠。”
  当黄一凡这个名字出来之后,台下无数观众都是沸腾起来。有人大声的尖叫,也有人高呼黄一凡的名字。当然,更多的还是无数双的眼睛,期待着黄一凡的出现。
  万众期待之下,黄一凡终于从后台登场。
  ……
  “蒋平,有一段时间没看秋水先生写的作品了,你去将秋水先生最近的作品拿来,我要读一读。”
  紫华阁首长办公室,叶沧澜对蒋平吩咐说道。
  “首长,今天您累了一天,还看书呀,休息下吧。”
  蒋平建议说道。
  “我知道,你去拿吧。”
  “那好吧。”
  蒋平无奈,将之前就整理好的秋水先生的作品拿到了首长叶沧澜办公桌:“首长,秋水先生最近写了几篇散文,一篇历史文章,还有一首诗。”
  “咦,秋水先生最近作品量大增呀。”
  “这个……”
  蒋平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几篇作品是他用黄一凡身份发布的。”
  “原来如此。”
  叶沧澜点点头,也是小小的笑了一句:“秋水先生真是有兴致,等什么时候有人公布了他的身份,看他还能不能弄这么多笔名。”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叶沧澜仍是拿起桌上的作品阅读起来。
  不管是秋水先生也好,还是黄一凡这个身份也好,只要是秋水先生的作品叶沧澜都很喜欢。
  “这篇荔枝蜜写得很好。”
  几分钟之后,叶沧澜对着第一篇看的散文荔枝密评价说道。
  “嗯,这篇落花生更是写得朴实无华但却充满力量,与荔枝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边看,叶沧澜一边不时点头,感觉大是舒畅。
  “陈涉世家……咦,这篇历史文章在秋水先生以前的作品当中可不多见呀。”
  待叶沧澜全部看完陈涉世家之后,叶沧澜却是沉思起来。过了好久,才感慨说道:“秋水先生这篇文章风格独特,以人记史,表现鲜明,令人印像深刻。若是秋水先生再写几篇这样的历史性文章,恐怕将写出一部史学界的经典。”
  叶沧澜说后,似乎意识到什么,却是在自己的工作本子记上几个字,然后才不依不舍的放下这篇文章。
  最后,叶沧澜读起了《蜀道难》这一首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只是读了前几句,叶沧澜便感觉大是爽快。随后细细读之,更是感觉痛快淋漓。一口气读完,叶沧澜赫的一声站了起来,对着蒋平说道:“痛快,真是痛快。刚才一身的劳累,没想到,读了这一首诗之后竟然全身劳累完全的消失了。古人所说的读书可以愉悦心情,承不欺我呀。对了,蒋平,最近秋水先生在做什么?”
  “最近秋水先生似乎在忙任职水木副教授的事。”
  “副教授。”
  叶沧澜一愣,随后却笑道:“以秋水先生的才能,副教授也是委屈了他。”
  “秋水先生的年龄毕竟……”
  “嗯,这也是。哦,对了,秋水先生什么时候成为了副教授?”
  “具体的时间不太确定,想起来了,今天秋水先生将出席水木大学副教授任职仪式。”
  “今天,任职仪式是在几点?”
  “我查一下。”
  “首长,是晚上的7点。”
  “现在几点?”
  叶沧澜看了看时间:“现在已是7点10分。”
  “还好,还好。”
  点了点头,叶沧澜说道:“立即备车,我要去水木大学一趟。”
  “啊,首长,现在去?”
  “对,就是现在。”
第六百三十四章
少年中国说
  在主持人刑艺的主持之下,黄一凡正式登台。
  看着台下将近一千多观众,黄一凡也是无奈,虽然他本想低调将这一个任职仪式流程走完,但他想低调没用,其他人却是早已从其他的一些渠道得知了自己任职的消息。也因此,这一次的任职仪式也就有了这么多人。
  好在水木大学似乎早就意料到,将这一次的任职仪式放在了3号艺术中心。若不然,光是这一些人也不知道能不能装下。
  眼睛扫了台下一眼,黄一凡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讲:“前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我成为水木副教授之后应该怎么做?在此之前我认为是继续如此前一样的教书育人,以及传递我理解的一些思想。不过,在昨天看了一份报纸之后,我却觉得此之前我的一些想法是错误的。”
  黄一凡一边说,一边看着前来的观众与嘉宾。虽然台下离自己有一些远,自己并不能将所有人都看清。但哪怕如此,黄一凡仍是看到了数十位自己很是熟悉的朋友。冲着这一些朋友点点头,黄一凡大感惭愧。自己本想低调没有跟他们说,他们却是从千里之外赶了过来。而有一些甚至从万万里之外飞过。
  不过,现在不是思绪老朋友的时候。暂且将这一份情怀放下,黄一凡继续说道:“这篇报纸摘录的是美利坚BBC记者汤森所说的一句话,他评价中国虽然很大,看起来很强,但其实是一个老人国罢了。老人国,这当然是外媒讽刺我中国的一句话。”
  台下的观众静静的听着,而在黄一凡说到老人国之后,黄一凡却是抛出了一个重磅的话题:“但在我心中,有一少年中国的存在。”
  这翻演讲来自前世梁启超最具有震撼力的《少年中国说》,而《少年中国说》,便是反驳他国列强评价中国是所谓的老人国。虽然黄一凡仅仅只是引用了少年中国说的一个开头,但是,仅仅只是这几个字,他便字如千斤,如箭一样,击中人们的心灵。
  “少年中国。”
  台下有一些学子默默念着这几个字,不过,一下子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却感觉这几个字非常有力量。
  “少年中国。”
  水木校长丁启中以及其他一些学者也是重复读了“少年中国”这几个字,与一众学子们不一样,他们似乎已经能够从这几个字当中品味到那股少年朝气的力量。
  “黄一凡先生这次演讲恐怕要引起轰动了。”
  “我也感觉。”
  “这次演讲简直就像以前黄一凡写的诗一样,非常有力量。”
  “是呀,在我看来,这比之单独的诗词更为有力量的多。”
  台下所有观众都被黄一凡这一段开场白给吸引住了,眼睛一刻也不停的盯着黄一凡,耳朵更是竖起,生怕漏掉了什么字。
  “其实要说国的老少,我们应该先谈一谈人的老少。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将来。因为回忆过去,所以守旧。因为喜欢将来,所以倍生希望。老年人常常忧虑,因为忧虑所以容易灰心,而少年人常常喜欢行乐,因为要及早行乐,所以能产生旺盛的生气。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也。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一翻老人与少年的对比,令在座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但黄一凡的演讲并没有结束,而所有的观众也一直期待着黄一凡的下文。
  “也正是因为外媒知道老人与少年的区别,所以他们才恶意称呼我们为老人国。但是,我们中国真的是老人国吗?如果是老人国,那么中国就是过去的国家,即地球上原来就有这个国家,而今渐渐消灭了,以后的命运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结了。如果不是老人国,那么中国就是未来的国家,即地球上过去从未出现这个国家,而今渐渐发达起来,以后的前程正来日方长。那么,如何知道我们中国是否是老人还是少年?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先要弄清楚‘国’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所谓国家到底是什么呢,他是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有服从,有法律……等等,有这一些才叫一个国家。而大凡古代的中国,虽然有国家的名义,但却并不是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符合这一些条件。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几千年历史,这一些并不是国家,只不过是朝庭的名称罢了,或者是一个私人国家而已。国家不是私人的,是公有的,是我们所有人民的。而唯一符合这一个条件的便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国家。可是,我们的国家至成立到现在前前后后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哪怕经常使用中国这两个字的时间加起来也就一百多年而已……一百多年对于人来说绝对是一个老人,而一百多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一个少年。”
  ……
  “丁校长。”
  “丁校长。”
  “丁校长。”
  刑艺在边上叫了丁启中三次,丁启中这才在黄一凡的演讲当中醒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