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739

  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上课的时间了,黄一凡整理了一下教案,准备上课。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坐下。”
  上课起立老师好这一套课堂礼仪其实在大学的时候也在用,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了这一个课堂礼仪的阵营,黄一凡感觉很好,很有读书的气氛。大学就应该这样嘛,虽然开放自由,但传统的礼仪还是不要丢得好。
  今天是公开课,也考虑到今天的课程将会制作成视频,黄一凡特别穿了一套黑色西装,还整理了一下发型。当黄一凡穿着这一身行头出现之时,在坐众学子都是一片惊叫。
  不得不说,黄一凡这一身打扮实在是帅到没边了。不,不仅是帅,还无比的有气质。特别是在水木大学这一个象牙塔里,一位年轻而又无比帅气的教授,此时站于三尺讲台之上,你能想象这气质是什么感觉?别说是对于这一些刚刚上大学的新生了,哪怕就是前来听课的几位女讲师,这时也都在心里暗叹一气。这气质,连他们都有些心动。
  “今天的课程是现代诗歌的鉴赏。”
  没什么废话,黄一凡进入今天的主题。
  虽说黄一凡并不是特别喜欢现代诗,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有一些不错的现代诗,同样有着无比的艺术价值。而特别是有一些经典的现代诗,哪怕与唐诗宋词相比也并不差。当然,这不是黄一凡要上现代诗课程的理由。之所以选择现代诗鉴赏这一堂课,完全是现代诗代表的是现代诗歌的方向。或者说,现代诗就是我们当代人的诗歌。
  作为现代人,作为当代人,我们没有理由抛弃这种诗体,哪怕这种诗体并不见得很成熟,哪怕这种诗体并不见得出现了多少经典的诗作。
  点了点头,黄一凡开始上课。
  【曾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是,要理解诗人的作品,必需先了解诗人这个人,而要了解诗人这个人,必要先了解诗人所处在的年代。古诗体韵律很美,我们都知道。但是,有的时候古诗体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们未必真的知道。这一切的原因是我们并不是完全的明白当时诗人所处的年代,而哪怕有史书记载,但也难于真实进行还原,我们也很难理解当时年代发生的事情。现代诗有一点最好,那就是他所在的年代是现代,或者是当代。对于现代与当代,这便是我们所处的年代。所以,在我们鉴赏这一些诗歌的时候,我们便更能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黄一凡在前世并不是一个天才。
  黄一凡也自问自己的文学天赋并不高。
  好在,命运奇妙的让他来到了这一个和前世并不太一样的世界。
  在这些年,黄一凡除了不断将前世一系列作品搬运到这个世界之时,更多的还是对于自己一系列知识的丰富。如果不然,那么,黄一凡哪怕在别人眼里再有才华,也不可能站于水木大学这一个三尺讲台之上。
  对于现代诗,黄一凡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但他同样用心做了一翻研究。
  “这堂课是现代诗鉴赏,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鉴赏一首诗歌?”
  黄一凡说道:“很早就有一位先生提过,诗有三境,意为物境,情境,意境。还有一位学者也曾经说过,诗有三意,意为形美,声美,意美。其实不管是诗有三境,还是诗有三美,其实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罢了。
  不过,在鉴赏一首诗歌的时候,我想,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等着我们。
  我们如何知道这是一首诗?”
  不得不说,黄一凡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鉴赏先不说,我们先得搞清这首诗是不是诗这个问题。
  “如果是古言体诗,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这个是五言,这个是七言,而不符合这一些格式,只是纯粹押韵的诗,我们便会认为他是一首打油诗,或者认为是一首杂言诗。但是,对于现代诗来说,我想请问一下各位,我们如何鉴别一首诗是否是现代诗?”
  说到这里,黄一凡却是恶搞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我写过的一首作品,或许不少人都有印像,这首作品叫做《对白云的赞美》。各位不许笑……天上的白云真白呀……我想请问,这首《对白云的赞美》是否是一首现代诗?如果不是,请给出理由,如果是,也请给出理由。”
  一本正禁的忍着笑上课的确是一件很累的事儿。幸好黄一凡忍住了,但台下其他的一些学子早就笑得前俯后仰。
  “天上的白云真白呀……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可是十大现代诗之首呀。”
  “坑,我现在才知道这首诗原来是黄教授写的,不行了,不行了,完全毁形象呀。”
  好一会,待众人平静下来,黄一凡点了前面一位举手发言的学子回答问题。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并不是一首现代诗,因为他没有什么意义。”
  “意义这种东西没有一个标准,所以也很难从意义从去判断。”
  黄一凡摇摇头说道。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不是一首现代诗,因为他就是一个长句子,只不过是在其中把标点符合硬生生分行,所以看起来有了一首诗的格式。”
  另一位学子站起来回答说道。
  “这位同学,现代诗本身就没有具体的格式,怎么就认为这首诗看起来有诗的格式呢?如果我们认为《对白云的赞美》很有现代诗的格式,那么,只能证明我们的眼光还是太局限了。”
  黄一凡仍是摇头。
  “黄教授,我认为对白云的赞美没有押韵,所以并不是一首现代诗。”
  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道。
  “如果押韵是评价一首诗的特点,那么打油诗就是最高标准的诗了。”
  黄一凡继续摇头。
  “还是回到之前的话题吧,我们如何才能判定这是否是一首现代诗。”
  叫了三位学子,三位学生的回答都太过于片面,事实上,不只是他们,恐怕是一些教授他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如何判断现代诗的标题。
  “辞海对于现代诗的定义是白话诗,认为现代诗就是用白话写出来的诗,同时也是自由体诗。也正因为自由,所以古诗体上的一切格式,押韵,平仄,都可以去掉,而我们如何去判定这是否是一首现代诗呢?”
  说到这里,黄一凡打开了投影仪。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
  PPT软件这时显示出了一首五言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首来自前世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当然,这是翻译过来的诗。
  不过,哪怕是翻译过来的白话诗,他同样充满着无比的韵味。
  “这首诗粗看一眼是古体五言诗,但再细看的话,我们会发现,这完全是用白话写的。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他是古体诗。那么,他是否属于现代诗呢?”
  黄一凡自然不会说这首诗是裴多菲写的,同样他也不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他只是拿这首诗用来教学而已。对于此,黄一凡也没有给出答案,他即没说这是一首现代诗,也没说这不是一首现代诗。同样,黄一凡也没有再请学子们回答问题,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或者说,黄一凡拿出这一首诗并不是让大家思考,而是打开他们此前一直被局限的思维。
  谁说现代诗就要像那什么说一句,控一格一样的格式?
  看看这首《自由与爱情》,这是不是现代诗呢?
  说完,黄一凡换了下一页PPT:“我们再来看看下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是前世卞之琳的《断章》,至于为什么叫断章,据说当时是不知道取什么名字,所以取了《断章》这一个诗名。但是,或许也正是这一个神来之笔,断章与这一首诗的内容却是产生了一种空前的结合,让这首诗变得更为的有哲理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作品与我们之此读过的所有诗都不一样,这一首诗看起来好像不是诗,他说的好像是物理学著名理论相对论。正如第一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一样,这不是相对论是什么?当然,我们现在并不是分析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再问一下,这一首诗是否能称之为现代诗?”
  现代诗为什么不成熟,其实不是因为格式的不成熟,也不是因为没有什么艺术性。其实一切都是无数人的思想被局限了。他们一直认为现代诗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那样……但事实上,现代诗其实并没有这一些乱七八糟所谓的格式,同样,现代诗也并不仅仅只是此之前很多一些现代诗诗人所写的那样。
  不得不说,黄一凡的授课无比的精彩。虽然这几十分钟时间黄一凡什么也没有解释,但是,一众学子脑海里对于现代诗的认知,却在这时完全的崩塌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华国最帅的教授
  一堂公开课很快就已上完,黄一凡平静的宣布下课。
  只是黄一凡虽然平静,但一杆学子,一众听公开课的讲师,他们却在内心已起了涛天巨浪。
  大开眼界。
  实在是大开眼界呀。
  不管是那一首《自由与爱情》,还是《断章》,这两首现代诗都极大的开拓了一众学子的眼界,令他们对于现代诗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原来现代诗可以这样写。
  原来以前认为的现代诗只不过是现代诗最为低级的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