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739

  黄一凡不由得一笑。当年自己的笔名秋水,可是将诗坛一大堆人给杀尽了。虽然现在的诗坛与当年的诗坛已经完全不一样,但想来他们也没胆量找秋水先生给他们写序。这要是“秋水先生”再一发狠,他们好不容易重新组建的诗坛说不得又分分钟给灭了。
  “不过,黄教授,我们可没认为你不如秋水先生。”
  似乎发现自己说错了话,方大伟又解释说道。
  “不用解释,这个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不过,你们确定要找我写序?”
  “无比确定,我们相信黄教授您的水平。”
  “OK,既然如此,晚一些写好发给你们。”
  点了点头,黄一凡答应了下来。
第六百六十七章
飞鸟和鱼: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写什么好呢?
  当年黄一凡用秋水笔名杀尽诗坛百万兵,事实上,黄一凡并不想灭掉华国诗坛,当时他只是讨厌华国诗坛的那一些诗人罢了。还好,几年过去,华国诗坛已经进行了一次重建。虽然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黄一凡其实是很想看到华国诗歌越来越前进的。
  所以,对于《华国诗坛》杂志写序的邀请,黄一凡并没有拒绝。
  写什么呢?
  自然应该写一些现代诗的东西。
  现代诗是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哪怕再不怎么成熟,也最为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品味。而且,也正因为他的不成熟,才需要黄一凡进行指引。如果不然,那么华国现代诗歌将一直停步不前。黄一凡虽然并不是特别喜欢现代诗,但他却很愿意为他们指路。
  考虑了一会,黄一凡想到了一则小故事。
  飞鸟与鱼。
  【有一条鱼生活在一片海域里,它每天就是不停的游来游去。一天,有一只迷途的鸟儿飞过这片海域的上空,它很疲倦,低下头寻找海中的一片陆地,水里的鱼觉得水面的光线变得有些昏暗,就抬头望向天空,这样,鱼和鸟的视线交织到了一起。孤独的鱼和迷途的飞鸟深深地彼此吸引着对方……】
  一则故事写完,正待黄一凡准备发给《华国诗坛》杂志部时,突然发现又有人给自己发了一则邮件。
  点击一看,黄一凡有一些傻了。
  我靠,怎么又是这个方大为。
  不过,再仔细一看,发现这个方大为是发给自己另一个笔名凡尘的邮箱。
  因为自己三个笔名的邮箱关联到了一起,所以也造成了又接到了一封来自“方大为”的信。
  这家伙想干嘛?
  不会叫自己另一个笔名凡尘也给他们写一篇序吧。
  用凡尘笔名加了对方的TT,果然,黄一凡猜的没错,对方就是打起了凡尘的主意。
  “这个,方主编,据说你们也请了黄一凡。”
  “啊,凡尘先生,您怎么知道?”
  黄一凡装着生气的样子:“我怎么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难道你不知道我与黄一凡没什么好说的吗?”
  “这个,这个……”
  方大为这会儿简直有一种想哭的节奏:“误会,误会,凡尘先生,一切都是误会。我们请你与黄一凡并不是为了竞争,主要是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请了你们两位的。”
  看凡尘有一些生气,方大为一翻在黄一凡面前痛哭。
  好一会,黄一凡也算明白了。意思说的是,当年秋水先生实在是太狠了,不但将华国诗坛给打残了,而且还让他们重新组建的华国诗坛都遭受了一众人等的白眼,不被他人认可。为了重新打造华国诗坛的名誉,他们这才重新创办《华国诗坛》杂志,如此才邀请了黄一凡。不过,后面又感觉怕邀请一个没多大份量,考虑了一会又联系了凡尘。
  “呃,好吧,好吧,我只是开玩笑而已,不要当真。”
  看到方大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自己倾诉,黄一凡也是有些尴尬。如果他知道当年打残华国诗坛的就是自己,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也罢,当年一不小心自己打残了华国诗坛,现在就由自己再亲手将他重建吧。
  ……
  “各位,各位,好消息,华国诗坛重新改组,据说要推出全新的华国诗坛杂志。”
  诗歌爱好者TT群,一位网友上线冒泡发了一条业内消息。
  不过,这则消息发出之后,却是一大堆的人发出了鄙视。
  “别发这种消息了,华国诗坛早就死了。”
  “是呀,当年秋水先生早就打残了华国诗坛,现在谁还对诗人感兴趣。”
  “唉,可怜我们这一些当年这么喜欢诗歌的铁杆,现在看到一些自称诗人的诗人,我们都感觉这家伙是不是要耍流氓。”
  “可不是,以前那些诗人不都是用诗来装逼的吗?”
  “群里众人不时议论,当年秋水先生将华国诗坛打残,华国诗坛也就成为了别人的笑柄。虽然现在重新组建了华国诗坛,但他人对于一众诗人都已不再认可。特别是一些此前和大众一样是诗歌爱好者的朋友,在那一场事件之后便彻底的对华国诗坛失去了信心。”
  “哥们,也不能这么说吧。既然你们都对华国诗坛这么没信心了,你们还怎么呆在诗歌爱好者群里。”
  “我靠,以为我不敢退群吗,我只是没有退群的习惯而已。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么,88。”
  说罢,有一位网友便选择了退群。
  “我也退群了。”
  “我也退。”
  一不小心,在有人带头退群之下,短短一会儿的时间竟然退了十几个人。
  “坑爹,不要这样玩吧。”
  那位刚才说出退群的朋友有一些哭了:“群主,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唉,算了,也不怪你。”
  看到十几个退群的消息,群主终于出现,叹了一口气,也没怪那位朋友,便说道:“华国诗坛早年没有好的作品出现,人品又有一些烂。此前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秋水先生一出现,却是彻底的将华国诗坛的劣根性暴露了出来。不过也好,不破不立嘛。现在华国诗坛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华国诗坛,我相信经历了这一次之后,华国诗坛能够涅槃重生。”
  “群主说得对,不破不立,期待那么一天。”
  “顶群主,我也期待华国诗坛重现辉煌。”
  一众群友纷纷表示支持。只是,内心里,这一些呆在群里的诗歌爱好者却知道,这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华国诗坛已经被秋水先生打废掉了,想要重新站起,恐怕比登天还难。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
  被打残的华国诗坛,却是拥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而这一股力量,来自两篇序作。
  第一篇序写了一则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飞鸟与鱼。
  故事其实很简单,他说的是一只鸟和一只鱼谈恋爱。
  可是,当他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的时候,飞鸟才发现,鸟就是鸟,鱼就是鱼。
  鸟的世界是天空。
  鱼的世界只是深海。
  天空与深海永远是一条无比残酷的界线。
  而最终,这则故事的最后,写下了一句令人泪奔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第六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一首诗歌在前世名为《飞鸟与鱼》,作者有人说是泰戈尔,也有人说是张小娴,同样还有人说是网友共同创作。但不管作者到底是谁,这一诗都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一经发布,便已传播至华国每一个角落。不管你原来是喜欢诗歌的,还是原来你不喜欢诗歌的。哪怕,你认为《飞鸟与鱼》并不是诗歌,而是一句话,但这一句话当中所散发出来的诗意,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太他喵的经典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当时我是多么的喜欢她,我每天与她都在一边,她是我的前桌,我只坐在她后面。但是,仅仅只是一桌之隔,真的如诗中所说的一样,这是最为遥远的距离。”
  “是呀,这一句话恐怕是对于暗恋最为完美的诠释。”
  “哈哈哈,你们这些2货,这一首诗歌最为经典的又何止是这一句?”
  “啊,还有其他写得也很经典的?”
  不是华国诗坛的铁杆又哪里会知道《飞鸟与鱼》的完整篇,因为《飞鸟与鱼》这一篇诗歌实在是太长太长了,所以,在这一首诗歌出现之即,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便将第一句话当成是最为经典的句子并加以传播。如此,一些看客便想当然的以为这首诗里面也就这一句话最为经典。但殊不知,《飞鸟与鱼》当中开头第一句只不过是其中写得还可以的一句话而已。
  “当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