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739

  “这应该是一个山寨吧。”
  有人考虑了一会,说道:“当时李逵去了梁山后来又下山接母亲,似乎有指梁山是一个山寨。”
  “我也认为是山寨。”
  山寨的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而就在这时,提出问题的这位朋友却是点点头:“既然是山寨,那可不可以认为山寨也是一个团体组织,也是一种反朝庭势力?”
  故事变得越来越有味道了。
  原来的36位英雄人物只是零散的各讲各的,没有太多关系,但突然之间,他们似乎被一根绳牵住了。
  这一根绳,放在小说里面,那便是主线。
  既然有了主线。
  你能想像,以凡尘先生的功力,他会写出一部什么样高度的小说?
第七百二十七章
水浒传:是时候出现了
  相对于普通大众对于36英雄好汉的研究,一些专业学者对于36英雄好汉的研究明显更为专业的多。
  他们除了在36英雄好汉里面寻找一系列证据之外,他们还通过历史史料找到了有力证据。
  正如宋江。
  宋江是谁?
  在此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谁是宋江。
  看了凡尘先生作品之后,才知道宋江是36英雄好汉之一。
  但是,通过查找史料,有学者却发现,在历史当中的确有宋江这个人。
  不但有这个人,同时,这个宋江还是宋朝时期的人。
  发现这一点,不少学者便感觉有意思起来了。
  显然,这不是虚构的历史人物,这是有历史原型的作品。
  而有历史原型的话,那么,这对于分析作品却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史料当中,宋江与方腊一样,也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但规模比方腊小得多,后来宋江起义失败了。
  看到这里,有学者似乎猜出了凡尘先生写36英雄的用意,这应该是写一部如《方腊起义》的反应农民起义的作品。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些专家学者又有些并不是特别看好这一部作品。
  宋江领导的起义不仅规模小,影响也很小,而且很快就被镇压了。哪怕在历史当中都没怎么介绍,似乎就是一个小地方的小叛乱。正如宋江失败之后去哪里了,都没怎么介绍。按这种历史原型,真要写起来恐怕比《方腊起义》要困难的多。
  这倒很好理解。在没有充足历史背景提供支持之时,一般写长篇只能通过作者本人去完善整个的世界观。虽然有一些天才作者的确能做到,而且也写得很好,但是,再怎么做到,再怎么写得好,这样的天才作者所完善的世界观也比不上真正历史自己形成的整个世界。
  就像战国演义一样。
  至今为止,哪怕再有才的天才,也无法完成如战国演义背景一样精彩的世界观。
  这不是他们不够有才,而是历史所局限。
  没有历史事物作为基础,你的天马形空就不可能站得住脚。
  也因此,几乎是大部分的作品虽然看起来飘渺幻想,但细究你会发现,一切都原于现实。
  方腊起义影响大,规模大,如此背景之下,自然能够影响一些文人,于是便产生了方腊起义。
  战国历史背景更大,影响更是空前,所以产生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战国演义。
  至于《瓦岗传》,说起来写的也是隋唐英雄故事。
  宋江起义说好听一些是起义,是革命,说难听一些,其实就是一群土匪。
  你能想像,一群土匪能够成什么样的大事?
  最多,他只能写出如武侠小说里面绿林好汉之类的事。但如果仅仅只是写绿林好汉这样的故事,那他的格局却又要大大降低,他又如何与名著一较高下?
  分析到这里,有一些学者不免摇了摇头。
  初开始他们还很期待凡尘先生,以为能够写出一部媲美名著高度的作品。
  但现在看来,虽然凡尘先生的完整版作品还没有出现,但几乎不可能了。
  如此,在这个时候一众人等便分成了两派。
  一派虽然支持凡尘先生,但并不看好凡尘能够写出媲美名著高度的长篇巨作。
  另一派是即支持凡尘先生,同样也期待一部当代人物写出来的名著出现。
  “呵,凡尘先生虽然厉害,但要写出一部媲美名著高度的长篇巨作,绝对不可能。”
  “别否定的这么早,要知道,很多人已经认可凡尘先生所写36位英雄已经达到名著的高度。”
  “这是另一码事。36位英雄虽然精彩,也很有个性,单论人物来说的话,确实比一般作品强,哪怕就是与四大名著相比,也不逊色。但是,这只是人物。单写一个人物自然简单,可是,要写一部长篇,要将这一些人物完全串连在一起组成一部长篇小说,那是完全两个概念。这涉及到写作技术,我也不是很懂。”
  “还是我来说吧。36位英雄只是人物故事,或者属于传奇故事。写这种小说就相当于写作文,有人写作文写得好,但未必他写小说写得好。写这样的传奇故事因为不需要构思整个的背景,也不需要交待英雄人物之间的社交关系,更不需要如何推进主线。所以,在写这样的故事之时只需要将这一些人物最为出彩的一面写出来,那便成功。正如我们看到的武松,我们只看到武松打虎。可是,武松打武之后呢。又如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就此跑路,但跑路之后呢?这一些凡尘先生都没有写,当然,如果只是写传奇故事,这自然不需要写。但如果要写长篇的话,这是万万少不了的。”
  “那这样说,你是认为写出36位英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吗?”
  “我不认为很简单,这同样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同样,我也很佩服凡尘先生。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小说不仅仅只有人物,小说还有许多许多的需要注意的事情。更何况,这样的长篇巨作还得写出文学性,思想性。文学性还好一些,凡尘先生有这个文学大才。思想性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也是没有强大历史背景的弊端。”
  “这只是你个人认为的而已,如果真按历史背景评论哪一部作品的格局。那么,东游记这种没什么历史背景,只写神魔的作品,岂不是成为不了四大名著。可是,他反而是四大名著里面传播最广的,也最受大家知晓的。”
  “这又是另一回事了,东游记虽然没有历史背景,但他有神话背景呀,这个背景同样不弱于历史背景。再加上神话本来就很吸引人,所以他取得的影响力更大也不足为怪。”
  “我靠,说不过你。你的一些乱七八糟的理论,听得头晕。不过,我就是支持凡尘先生。”
  两方各自争论了几百个回合,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不得不说,两方虽然有争论,但他们却是猜出了黄一凡要写长篇小说的想法。
  没错。
  36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只不过是开胃菜而已。
  虽然黄一凡写了36个英雄人物,但他只不过是粗略写了而已。况且,哪怕是写了,但真正比起完整版的36天罡星来说,却是简单的许多。
  既然写出了36位人物,既然大家也对这36位英雄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在前世被称之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是时候出现了。
第七百二十八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水浒传成书时间是在明初,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神魔志异一类的作品。所以,大凡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神魔。红楼梦开头以女娲补天所遗留下来的顽石为引,同样的,水浒传也以神魔作为开头,说的是洪太尉为了瞧一瞧妖魔的样子,却是打开了锁妖殿的大门,不小心,108位魔王却是下了凡间。
  话锋一转,开始讲起了九纹龙史进,接过史进,又引出了鲁智深鲁达。随后便有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大闹五台山,进入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又有更为传奇的倒拔杨柳。
  一口气,黄一凡写到鲁达将一颗杨柳树拔了下来之后,就此停下。
  不知道是期望太多,还是什么。
  当《水浒传》通过新民报连载出来之后,虽然大受好评,但一些研究人员对于水浒传这一部作品的认可度却并没有就此而提高。
  “可惜了一本好书。”
  “之前我还一直觉得36位英雄之后,将诞生出一部媲美名著的巨作。现在看来,凡尘先生这部作品虽然传奇性够了,故事也讲得精彩,但若论价值,却还真达不到名著的高度。”
  “是呀,最多水浒传可以达到方腊起义的水平,但若与四大名著相比,相差太远了。”
  “我也这么认为。就拿开头来说吧,水浒传说的是英雄好汉的事,但不知道是为了加深这一些英雄人物的天命属性,还是为了增加这一些英雄人物的吸引力,竟然采取了妖魔转世这种恶俗的套路。”
  “果然是人物传奇故事比不得长篇小说,哪怕人物故事写得再经典,也未必能写出一部多么牛叉的长篇巨作。”
  “好吧,的确是有一些失望。”
  水浒传是前世明初时期写的小说,应该来说,在当时《水浒传》这一部小说可谓是相当的出色。但是,在这一个现代娱乐作品如此之多的年代,水浒传的开头除了鲁智深出彩之外,其他并不能算是特别的完美。
  当然,对于这一点,黄一凡早就知道。
  如果单单论故事的精彩,这个开头恐怕比不上现在的网络小说。看惯了一大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精彩剧情,再来看水浒传这种低武,甚至不能说是低武的历史故事,似乎并不是特别吸引人。最多,人们会认为,这个鲁智深写得很出色罢了。
  不过,哪怕黄一凡知道这一点,他对于水浒传也是无比的有信心。
  能被称之为名著的作品,又岂是这么简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