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739

  “哥们,别看春晚了,王炸,要不要?”
  “你妹呀,王炸怎么要?”
  “我当然知道王炸你要不了喽,我只是跟你说,不要看春晚啦,专心打牌。”
  “放心,放心,我打牌看春晚两不误,再说,现在有一个节目很好看。”
  “什么节目,顺子,我就只有两张牌了哦。”
  “压你。”
  春晚有的时候也挺无聊的,亲朋好友聚在一块除了吃饭聊天之后,那就是打牌。此时,一位牌友打出一连顺子压住对方,然后很是高兴地说道:“据说是黄一凡导演的节目。”
  “黄一凡谁呀,没听过。要不起,你出牌。”
  “连黄一凡是谁都不知道,叫你平时多读书,黄一凡可是水木大学的教授。那我就再来连对。”
  “要不起。”
  对面的那个地主有些无奈:“赶紧出牌,我就只有两张牌了,什么顺子,连带之类我都不要。”说完,又接过刚才那个话题,“水木大学教授不是搞研究的嘛,怎么登上春晚了,难道,水木大学教授也跑去唱歌跳舞。”
  “汗,这什么跟什么呀。”
  对面的“农民”有些无语,不知道怎么解释,快速出牌,哈哈,赢了。
  “好了,好了,这一局不打了,先看春晚。”
  “你妹,赢了就不玩了,这怎么行。”
  “放心,今天跟你决战到天亮,这个节目我可是期待了好久。再说,就快0点新年了,看看春晚迎接新年的仪式也是好的。”
  “那行,就看看吧。”
  ……
  “阿华,你儿子真是好命呀,今年竟然上了春晚。”
  “什么好命,全托了黄教授的福呀。要不是黄教授是细车村小学毕业的,就我那小子的命,哪还能上春晚。”
  “也是,我们大细车可是几百年没出过这么大的一位人物了,几十年前那位瞎老头还说,我们这里一定会出一个厉害的人,大家都说他吹牛,还说他骗子。没想到,几十年过去,还真被他言中了。可惜,那个瞎老头却不在了。对了,阿华,你说你儿子表演的是什么节目?”
  “诗歌朗读呀。”
  “不是,我是说朗读的是什么诗歌呀。”
  “这我哪知道。”
  阿华摇摇头:“小屁孩半个月前就被接去了燕京,他们排练的事儿我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再说,这种节目肯定是国家机密,我就是他老子,也打听不到。”
  “说的也是。”
  边上坐着的邻居点点头,却是一脸的羡慕。过了一会,屋子里突然一片沸腾起来,男女老少脸上一片欢腾,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开始了,开始了。”
  ……
  不过,相对于一些人的期待。
  很多人对于什么诗歌朗读的节目却并不感兴趣。
  “那什么诗歌朗读,赶紧过去,0点之后我们还要睡觉呀。”
  “是呀,妹的,那个节目竟然还说有10分钟,真不知道那个导演是怎么安排的,有这么多时间,完全可以再给我们演一个小品了。”
  “就是,春晚除了小品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反正这一届已经是最烂的一届春晚了,大家将就着看吧。”
  “还一群小朋友来朗读,创意看起来还行,但就不知道朗读的怎么样。”
  全华国十几亿人。黄一凡虽然有些名气,但到底不是娱乐明星,更不是什么太过于知名的人物。相反,对于很多作家来说,其实他们都比较默默无闻。稍微了解的或许知道这位作家的笔名,而很多不是这个圈子的,平时也不怎么看书的,那就完全不知道什么作家不作家了。
  黄一凡最近几年虽然名气大涨,但再怎么涨也没有涨到全国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
  相反,对于很多人来说,黄一凡这个人还显得很陌生。
  自然,关于这一个诗歌朗读的节目,也就没有什么人期待。
  也因此,对于这一个诗歌朗读的节目,哪怕这一些小学生从后台里走出场,他们仍是爱看不看,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只是,就在他们一点儿也没将这个节目放在心上之时,50个小朋友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朗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50位小朋友的声音仍显得有一些无比的童稚,有的发音都还并不是特别的准确。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这一首即像诗,又像文的诗文被这50多位小学生一起朗读出来之时,天地间好像一股巨大的能量突然爆发了出来。
  这股力量浩浩荡荡,如江河水一般从春晚的舞台,透过屏幕,直达所有人的内心。
  “这诗歌?”
  不知道为什么,当这一首诗文念起来之时,刚才那些正眼也不看春晚的朋友一下子呆住了。
  同时,晚上吃着夜宵的一些人儿也停了下来。
  正在打牌的牌友突然神经抽了一下,突然忘了怎么出牌。
  正聊得无比热烈的小伙伴们戛然一声,所有人闭上了嘴巴。
  而他们做出的都是同一个动作,所有人看着在此之前他们一点儿也没兴趣的电视屏幕。
  或者,那些没有将眼睛转到电视机前的朋友,但此时耳朵已经成为了他最为灵敏的一个部位。
第七百五十五章
另一位仙人
  没错,这一首诗文,正是黄一凡写好的三字经。
  此时,春晚节目舞台当中央。50位小学生朗朗而读。他们身穿着古代学子的衣服,双手拿着竹简,虽然表演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在如圣音一般的朗读城当中,50位学子口中念出的绝世经典,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绝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的内容并不复杂,三字经讲的诗文也并不难解读。哪怕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朋友,也能理解三字经里面的意思。而正是这样的理解,随着这一些小孩子们的朗读,那三个字组成的诗文却是每一句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不由得,一些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跟着这一群小学生一样,对着屏幕上的字幕喃喃念道。
  这是诗吗?
  这不是诗?
  这是歌吗?
  这也不是歌?
  这是什么?
  这可以说是哲学。
  也可以说是世界最大的道理。
  其中的每一句,每一个词,都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无数电视机前朋友们的心跳声,此时都被三字经给带动了一般,越发的快速跳动起来。
  ……
  “我的天呐。”
  细车村的“阿华”看着电视面前自己的儿子,整个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阿华对于儿子能有幸参加春晚,早都是无比的激动。可是,哪怕是再激动,阿华其实也知道儿子他们去春晚只不过是走一下过场,不可能引起多大的凡响,最多让人羡慕,自己也感觉有面子而已。而哪怕能够想到儿子一些人朗读诗歌会被人关注,但也没有想到自己儿子竟然和整个班级的人儿一起朗读了这一篇简直如圣人经典的作品。
  ……
  “这篇诗文叫什么名字,叫什么名字?”
  正在打牌的一些朋友,这时终于回过神来。
  看着屏幕,他们双眼炽热。哪怕是平时再不怎么看书,哪怕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的他们,当听到这一篇三字经时,他们也知道这一篇文章的不凡。
  这哪里是什么哪位作者写的文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