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739

  【其实真正的悟空早就死了,陪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是六耳。】
  这个说法出至西游记当中有名的“真假美猴王案”。
  因为这一段剧情太过于出彩,当时黄一凡更新西游记的时候,无数人都是拍案叫绝。
  可是,也正因为这一段剧情太过于精彩,也让一些研究者研究起了真假美猴王案。
  当然,这一个研究话题出来之时,一度让所有人否认。
  “怎么可能。”
  “悟空怎么会死。”
  “六耳不是被孙悟空打死了吗?”
  不管怎么说,说真悟空死去的说法实在是太过于离奇,恐怕任何人都不会同意。只是,这个说法如果仅仅只是随便一提,那又怎么可能吸引大家呢。那些研究者研究这么久,自然在提出这个说法之时,找出了无数的铁证。
  第一:六耳与悟空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就算是如来说谎骗大家说六耳就是悟空,别人也不知道。这叫作假作真是真亦假,真的悟空想反抗,但无奈被六耳一棒打死了。此后,别人也只能相信六耳是真的悟空。
  第二:那么,说了第一点之后,大家一定会说,如来为何要骗大家,他干嘛要杀死悟空。其实太简单了,真的悟空一直对于如来心诚不敬,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天庭都有很强的判逆性。于是,如来就要灭掉悟空。但又不能明着灭掉,便安排了六耳这个托。
  那么,可能还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六耳是如来的托?这太简单了,大家是否记得。其实能识破真假美猴王的除了如来还有一人,这人便是地府的“谛听”。好吧,谛听不是人,他是神兽,便不管他是人还是兽,总之他听出来了真假美猴王,但他却说自己不敢说?为什么不敢,其实就是因为“六耳”有如来这个后台,所以他才不敢说出真相。
  或许这会儿大家仍会问了,难道谛听不是怕两只猴子再一次大闹地府才不敢说的吗?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之后你会发现,这并不是真的。谛听其实并不怕真假美猴王大闹地府,要知道,在地府里面还有一位真正的高手。当然,这些个高手肯定不是阎罗王,而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是谁,那可是与观音平起平坐的四大菩萨。真假美猴王再厉害,也打不赢地藏王。但为何还是不说,只能证明六耳的后台是如来,如来是地藏王的顶头上司,他自然不敢说。
  第三:真假美猴王当中说六耳与孙悟空一模一样,不仅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会筋斗云,甚至连唐僧念紧箍咒两人的表现都一样。难道,这个世界真有这样的妖猴吗?明显不是,孙悟空学这一些法术在菩提道人那里都学了七八年,最后才学会。要让六耳学会与孙悟空一样的法术本领,六耳绝对不可能是自己学会的,他肯定有一个师父。而这个师父肯定不是会是菩提祖师,那会是谁。答案也是如来,因为菩提祖师与如来是同门师兄弟,两人的法术大同小异,也只有如来才可能培养出一个与孙悟空一模一样的六耳。
  第四:六耳被如来点破,说假悟空是六耳弥猴,知前后,万物皆明,意思是说六耳本能知道过去与未来。既然六耳能知道过去与未来,他何苦跑到如来那里去分辨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他若是假的,岂不是一下子就被如来分辨出来吗?
  第五:西游记当中说真悟空一棒杀死了六耳,这可能吗?如来一向心善,孙悟空大闹天宫犯了这么大的罪,他都没有灭掉悟空,只是镇压了他。六耳只是冒名顶替了一个悟空,如来肯定不杀六耳死。“如来”如果想救六耳的话,孙悟空绝对杀不死。那么,既然悟空将六耳一棒打死了。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被打死的绝对不是六耳,而是悟空。
  第六:大家发现了没,在真假美猴王之前,西游路上悟空其实并不怎么听唐僧的话,有几次还想杀掉唐僧。但是在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竟然安分守己,一路上尽心保护唐僧直到西天。悟空前后简直逆若两人,难道不奇怪吗?答案也只有真悟空被杀死了,代替他的是六耳,最后由六耳一路保护唐僧前往了西天,取得了真经。
  又是一个逆天发现,一众读者看到这里,却是直接傻了。
  不过,一众关于西游记的研究又何止于此。
  在此之后,整个华夏却是掀起了无数研究西游的高潮。
  【什么孙悟空的师父不是菩提,是如来。】
  【什么有后台的妖怪被救走了,而没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打死了。】
  【又什么红孩儿的老爹绝对不是牛魔王,是太上老君。】
  在这里面,虽然有不少是恶搞的成份。
  但是,当看了他们的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你整个人的三观,都会为之颠覆。
第八百零六章
西游记:正式销售
  上面所说的自然是《西游记》的艺术性。
  当然,如果你要说,像西游记这种艺术性我们欣赏不来,那么,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更为简单明了的商业性。
  相比《西游记》的艺术性,《西游记》的商业性则更为令整个华国震动。
  此前黄一凡所写的《封神演义》已经创出3000万册的华国历史记录,而这一部比之《封神》更为牛叉的《西游》则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步。人民日报表示,在西游出版之前,几乎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在准备着西游记的上架宣传。
  而当《西游记》正式上架之后,你你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形。
  几乎是全国所有的高速公路上,你会看到一辆辆载着书籍的卡车。有时你可能经常看到的是一辅卡车呼啸而来,有时,你所看到的是两辆,甚至是几十辆一排。
  此外几乎是所有书店,不管是老字号新华书店,还是普通书店,你都能看到无数人排队购买的情形。而且,这种排队不是一时半会,是从早上8点上班开始,持续到晚上9点下班。
  还有的是你只要出门,或许你都能看到一人或者数人手中拿着一部书籍匆匆而过。
  如果你走到校园,有一本书成为了比之教科书还被他人翻得更为仔细的作品。
  ……
  这一些不管是高速上运载书籍的卡车,还是书店排队购买的人九,更或是匆匆而过夹着一本书的朋友……他们所承载的只有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便是西游记。
  什么叫做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统一。
  这便是。
  什么叫做真正艺术性的作品,他在商业性上面也能创造出恐怖的记录。
  这便是。
  也因此,种种大卖的现象也令西游记的销售数据达到了逆天的1亿册。
  1亿册。
  没有错。
  就是这个数字。
  这个销售数字不再是与教育部合作的捆绑式销售。
  这一个销售数据也并不是国家推荐销售。
  1亿册的销售数据是纯粹商业模式下,自主销售而来。
  据说,在《西游记》热卖之时,整个华国纸业批发价格大涨300%,堪称逆天级的洛阳纸贵。
  不过,如果你还是要说,光是这种看起来很虚的数字仍是难于看到《西游记》卖得有多火,那么,一位司机大哥的例子会告诉你《西游记》卖得怎么样。
  ……
  吴云是“昌南市”的一位的士司机。
  最近吴云在开车的时候,一帮同事老是在讨论一部叫做《西游记》的小说。
  说实话,吴云并不喜欢看书。用他的话来说,每天上班下班,搭乘客一搭就是十几小时,累个半死,哪有闲情看小说。也只有一些闲着没事干的小朋友,他们才会去看看小说。
  “哥们,什么玉皇大帝,什么孙悟空,说得太玄乎了,你们说的西游记真这么好看?”
  这一天,开着车的“吴云”又听到出租车软件上一干同事们在瞎聊西游记。
  “嘿,老吴,跟你说了这么久,你还没去买西游记呀。”
  “买什么买,我都30年没买过书的人。况且,现在还有书值得我买吗?”
  “你说你,太顽固了。我也是几十年没买过书的人,前些天也买了这本书。跟你说吧,下班之后你就去新华书店,不买你会后悔终生。”
  “靠,有没有这么严重?”
  “我们都是老哥们了,骗你做啥。”
  “行,既然你说得这么认真,下了班我就去买。”
  随便聊了下,这时有客人上来,吴云也就停下不聊。
  晚上9点,吴云特意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将出租车开到了自己几十年都没有去过的新华书店。
  “咦,人怎么这么多?”
  吴云并不知道新华书店什么时候下班,但吴云却是知道,晚上9点基本上大部分店都要关门。可是走进新华书店一看,竟然与白天一样,仍有一百多号人在里面。
  “呵呵,大叔,白天我们店里人才多呢,现在已经算少人的了。”
  边上导购笑着对吴云说道。
  “不会吧,什么时候我们昌南市民这么喜欢看书了?”
  虽然吴云知道自己不看书并不代表别人也不看,但吴云也知道,其实他所接触的人群当中并不只是他不看,还有很多一大群的人也不看。不知道是哪阵风吹起来,最近却是涌现了一大堆买书的朋友。就像他的几位哥们,也不知道是被哪位大师洗脑,硬是买了一本西游记。
  “呵呵,大叔,多读书对于我们有着非常多的好处。在国外,每个人平均一年读6本书以上。国内大家读书量倒是偏少,一年还不到一年,但这种现象现在也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读书。特别是最近,更是培养了无数读书爱好者。”
  “哦?”
  “对了,大叔,光忙着跟你说话呢,还没问您喜欢哪类书呢,我帮您推荐推荐。”
  “推荐就不要了,我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
  “不会是西游记吧。”
  “你怎么知道?”
  “不瞒大叔,最近我们这里光是西游记这一本书,就卖出了10万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