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739

  可是,严肃文学的写作手法,却是完全与通俗小说不一样。严肃文学所追求的并不是故事性,也不是整个作品的爽感。严肃文学所追求的艺术价值是真实,更或者是揭露社会讽刺,亦或是感叹人生……等等。所以,严肃文学之下的作品他们不会去考虑主人公会怎么样怎么样,他们一切的综旨是为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服务……就像战国演义,七国争霸争来争去,各个国家先后曾经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但最后却被秦国统一。这是一种历史事实,同样是一种历史观点。这里面没有所谓的爽点,这里面也没有所谓的主人公怎么样,这里面所说的只不过是另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以及在历史当中有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
  黄教授虽然厉害,但除非有“秋水先生”那种即写得了高雅之作,也写得了通俗之文。若不然,《三国演义》别说是与战国演义比肩了,恐怕三国演义会不会成国黄教授最差的代表作品,还未可知呢。
  “黄子论坛”是讨论黄一凡作品的论坛。
  此时三国演义还没有出现,无数担心却是霸占了整个版面。
第八百零九章
出师表
  当然,也有人提出反对。
  他们认为黄教授当年讲三国都能讲得如此精彩,凭什么《三国演义》无法超过战国。
  虽然这样的声音也有不少人提及。但是,毕竟《战国演义》地位实在是太高太高,远在《东游记》之上。所以,当有人提及黄一凡在百家讲坛讲三国之时,不少人仍是以百家讲坛所讲的三国只不过是拿一些比较出色的人物作为介绍罢了。而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可不单单只有人物,更为令人记忆犹新的还是历史事件。很显然,当时百家讲坛讲三国之时黄一凡并没有讲所谓的历史事件。至于人物哪怕说得很出色,一些人也认为这并不是这一些人物真的很出色,这只不过是因为黄教授的个人的讲课魅力。
  不过,对于这一些,黄一凡却感觉无所谓。《战国演义》虽然写得还算不错,但是,如果当他们看到真正的经典《三国演义》之时。那么,他们才会发现,什么样的小说才能称之为名著。
  而就在众人无比的担心当中,《三国演义》第一章正式出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第一章最先讲的是大致的背景,汉朝逐渐走向衰退,正值暴发了黄巾军起义。
  《三国演义》一书,黄一凡仍采用的是连载的方式。
  虽然《三国演义》所用的文体是半文半白,但读起来并不会看不懂。而且,哪怕有看不懂的,以现在黄一凡所处的地位,他的任何一字,都会被一众精英人士分析并且进行讲解。毕竟,不管怎么说,虽然很多人担心《三国演义》无法超过《战国演义》。只是,担心是一回事,期不期待却是另一回事。而且,哪怕很多人觉得三国演义无法达到战国演义的高度,但黄教授写的作品,哪怕写得再差,也是无比经典之作。
  是以,三国演义第一章出现,一众读者便已快速更进。
  只是,在一众读者更新的同时,关于《三国演义》第一章却是引起了巨大非议。
  “哈哈,关羽哪里有这么长的胡子,黄教授写得有一些夸张吧。”
  “是呀,还有张飞。明明在历史当中张飞是一个儒生,长得还很帅。可是,黄教授竟然写张飞是身长八尺,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大汉,严重与历史人物形象不一样。”
  “还有,还有,历史当中好像没有桃园三结义吧。哪怕就是有,其实三个人当中,刘备的年龄并不是最大的。”
  “完了,之前我还期待黄教授能写出一本能令我眼前一亮的历史小说来呢。没想到,黄教授连历史都还没有搞明白,就已经开写了。”
  既然是写历史,所以,第一章只是一出,一众对于三国历史有研究的却是纷纷有些失望。
  不过,这般评价并不见得公允。
  在一些历史精英评价之后,一些纯正只看小说的读者却是纷纷说道。
  “汗,你们这些家伙,这只是小说,不是历史。你们对历史这么有研究,你们看历史好了,看小说做什么。”
  “对呀,小说而已,小说如果没有一些虚构成份,那还写什么小说。我就觉得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很棒。”
  “我也认为还不错,至少之前我对刘备,关羽,张飞没有什么映像。但看了黄教授写的这三个人物形象之后,我却是一下子就记住了。特别是桃园三结义,非常传神,也非常有趣。这要是放在戏曲里面,完全是经典戏曲节目呀。”
  得。
  这种评价《三国演义》不尊重历史的说法,被一些读者一攻击,却是完全站不住脚。
  不过,被这一些读者一攻击,一些历史精英却是有一些恼怒。
  行。
  既然如此,接下来,我就看你如何写下去。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写,一部惊天的巨著却是诞生。
  三国演义并没有特定的主角,三国演义之所以是演义,讲的就是群戏。虽然三国演义是以蜀国为重点,但在第一章出现刘关张之后,也先后开始讲解其他的一些人物。
  如袁绍,董卓……
  第二章与第三章就重点讲董卓废灵帝立献帝,一时权倾朝野。不过,在董卓权倾朝野之时,另一位极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物,便是曹操。
  曹操借向董卓献刀为由刺杀董卓,失败出逃。在路中碰到吕伯奢一家人,吕伯奢一家人好心款待了曹操。不想曹操起了疑心,反认为吕伯奢家人是想拿他。结果曹操杀死了吕伯奢的家人,当发现自己杀错了人之后,曹操并没有悔意,仍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给杀了。并且在此时喊出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一位绝世的枭雄第一次登场。
  随后,三国演义也在曹操出场之后,正式展现了锋芒。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关羽温酒斩华雄。
  随后吕布出场,刘关张三人合演三英战吕布。
  接着又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义比金坚,再度上演桃园结义之情。
  官渡之战中以曹操大败袁绍,统治了北方稍微告一段落。
  不过,三国的精彩并没有结束。
  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刘关张这一边势力仍在东奔西走,以求得容身之所。
  于是便有了刘关张三顾茅庐,求得谋士诸葛亮,诸葛亮以“隆中对”作出天下三分之策。
  而看到这里之时,不管是那一些担心的,还是那一些支持的,几乎是所有的读者,在这一刻却是完全的呆了。
  “精彩,精彩,怎一个精彩了得。”
  “我的神呐,我原以为战国时代是我们华夏最为精彩的时代,却没想到,三国比之战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是呀,三国还没写完,但是,刘备,关羽,张飞,曹操,郭嘉,赵子龙……等等人物,我却一下子完全记住。这一些人物,比之战国演义那些大将,那一些帝王,出彩多了。”
  “这才是黄教授真正的实力。我突然想起了黄教授当时在百家讲坛之时所作的一首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时只觉得这一首诗很大气。直到现在看了黄教授所写的三国演义之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出这一首诗的魅力。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呀,在三国演义里,这一些人物都是千古风流人物呀。”
  无数读者一边感叹,一边评价。
  如果说此前众人还在担心三国演义如何如何,但现在三国演义却是完全超出人们的想像。
  若不是战国演义地位实在是太高,人们恐怕早就说出三国演义完爆战国演义的节奏。
  不过,现在一众读者不好意思说不要紧,三国演义还在继续……
  刘备求得诸葛亮之后,凭借诸葛亮的才智,联合江东孙权与曹操上演了一场赤壁之战。
  而在此时,一系列风流人物又一次出现。
  孙权,周瑜,黄盖,蒋干……
  而在赤壁之战之前,还有令无数人拍案叫绝的草船借箭,借东风,最后火烧曹操80万大军。最终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而此时的刘备,也在这一场大战当中终于有了一块容身之地荆州。并且又在暂住荆州之时,与吴国孙权明争暗斗,上演无数场好戏。
  看到这里,一众读者又是拍案叫绝。
  有称赞三国各个阵营里的谋士者。
  也有佩服一众武将之勇猛。
  其中每一个人,每一方阵营,都有无数的支持者。
  三国这一个特殊的时代,令他们在即合作的时候又相互竞争。若曹操强大,那么刘备将会联合孙权。若刘备强大,那么孙权将会联合曹操。而若孙权强大,同样曹操也会和刘备一起结成同盟,三国之绝妙就在于此,三国的魅力也在于此。
  而在三国演义写到诸葛亮北伐,并且诸葛亮写出一篇出师表时: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看着这一篇出师表,所有的读者赫然站了起来。他们知道,虽然三国演义还没有结束,但《三国演义》写到这里,他已经完全的超过《战国演义》了。
第八百一十章
道德经
  当黄一凡写出《三国演义》之后,黄一凡的名气与地位,却是达到了巅峰之境。
  与此同时,关于秋水,黄一凡,凡尘三者的排位,却是又出现了一次变化。
  之前一度人们都认为,秋水在三者之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大学之道》《野草集》《秋水诗集》《秋水散文集》……这一系列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次作品的出现都令整个国家震动。是以,哪怕后面黄一凡与凡尘再怎么有才,再怎么写出其他一系列经典的作品,人们都会下意识的认为,黄一凡与凡尘不如秋水。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
  封神演义,西游记,乃至现在的三国演义出现,让黄一凡的名气如日月之光灿烂。这种直接挑战四大名著,甚至将四大名著挑下马的超强态势,已经有资格与秋水平起平坐。哪怕对于秋水的一些铁杆,当看到人类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西游记》与《三国演义》也不得不感叹一声,黄一凡的水平恐怕已不在秋水先生之下。
  是以,当三国演义出现之后,三者的地位变成了秋水与黄一凡不分高下。
  最后只剩下凡尘。
  虽然凡尘也很出色,虽然凡尘也写出了一系列经典的作品。虽然凡尘的小说作品金瓶梅也一度被人提及进入四大名著。但金瓶梅毕竟有着太多的艳情描写,金瓶梅的争议也实在是太多。如此,在通俗作品比不上黄一凡,经典作品超不过秋水之时,凡尘便位于秋水与黄一凡之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