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7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8/739

  一翻采访就此结束。
  不少观众一边大骂着那位记者好没节操,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之余,一边也在不时讨论黄教授所说的历史类作品。
  “历史类作品?黄教授要写一部历史类作品与道德经PK,这,这……这不是对手呀。”
  “我也这么觉得。历史虽然很有深度,也很有厚度。但历史只是历史,历史作品写得再牛叉,最多也就是一部三国演义。当然,我承认三国演义堪称现象级的巨作。黄教授也是逆天级的存在,但三国演义写得再妙,也比不上大学之道,更比不上道德经。”
  “对,对,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小说只是小说而已。看看人家道德经,随便一句话,恐怕就得爆掉三国演义。”
  一众人士并不是不喜欢黄教授,但看了黄教授说出自己将写一部历史类的作品与道德经PK之后,一众读者当真是不敢苟同。心下间却是认为,现在来看,黄教授在三人当中才应该排在最末。不管怎么说,黄教授虽然天纵其才,但写不出高逼格的哲学巨作,你其他作品写得再经典也毛用。
  一时之间,关于黄一凡不如凡尘的声音又是此起彼伏。
  对于这一些,黄一凡只能摇头苦笑。
  什么黄一凡不如凡尘。
  不知道他们若是知道凡尘与黄一凡都是自己,该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不知道他们若是知道秋水,凡尘,黄一凡都是一个人,又该是什么样的表情?
  不过,现在这一些,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关于历史作品不如哲学作品,黄一凡却是不同意的。
  虽然这看上去说得有道理,但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些没有道理而存在的逆天作品。
  这一部逆天作品,便叫做史记。
  五帝本纪。
  黄一凡在文档上快速写道。
  没错。
  这一部历史类作品,便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第八百一十二章
易经(大结局)
  当然,事实上《史记》出现之初,他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轰动。
  因为这个世界写史的人太多了,这个世界写史的巨作也太多了。黄一凡写的《史记》哪怕写得再经典,人们也不会认为他会超过古人。况且,在史学作品上面还有一位被称之为圣贤的“司马君”。他的史传,历来被史学家称之为华夏史学之最。
  此外,相对于史学作品,从逼格上来说,他明显不如哲学经典。凡尘的《道德经》已经将哲学上升到了一个人类的巅峰,超过此前华夏任何哲学巨作,甚至超过秋水先生写的《大学之道》,人们真的很难相信。一部写史的史记,他能够超过《道德经》。
  只是,当人们真正读过《史记》之后,人们才算是知道,黄一凡为何敢于拿史记与道德经PK。
  首先,史记从内容形势上便给出了一个巨大的创新。
  此前的史学作品大都是以时间为主线,从古至今,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唐宋元明清。这种以时间的方式虽然记载的较为清晰,但从古至今有无数历史,读者读起来非常繁琐,不利于历史的普及。就拿唐史来说,就有几百来页。这种史学作品除了史学研究人士研究之外,很难让普通大众接受。
  当然,这种方式在此之前人们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因为几乎是所有的历史类作品都是按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包括司马君写的史传。但《史记》却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辅,事件再次之,重点突出人物。这种形式一经写出,无数读者便觉眼前一亮,读来映像无比深刻,极为有利于历史的普及。
  此外,更为令人映像深刻的,还要数史记当中记载的一些特殊人物。
  如刺客例传中的四大刺客,游侠例传中的游侠。
  一般来说,史学作品所记载要么是大事件,要么是一些大人物做了某些大事件。像什么刺客,什么游侠之类的,根本不可能去记载。因为这一些刺客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小太小了,这一些刺客,游侠也没有对历史进程有过什么样的影响。别说是这一些刺客了,有一些大将,都未被一一写入史书当中。但是,史记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别的史学作品不放在眼里的刺客,游侠,商贾,占卜者,甚至是卖艺者……却是通过史记,一一呈现在读者眼中。而当读者拿起读之而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历史当中这一些小人物竟然是如此的出彩,原来历史当中这一些不被他人记起的小人物也是历史中的组成部分。
  一种共鸣的声音出现在读者眼前。
  他们都知道。
  历史是写给胜利者写的,哪怕不是写给胜利者,也是写给大人物的。
  历史当中从来就不可能出现小人物。
  正如他们这一些读者一样,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是历史当中不可能被人记住的小人物。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进入到历史作品当中。但是,在史记中,他们却发现。黄教授不但详细的介绍了这一些小人物,他还将小人物这种独有的精神完美的进行了宏扬。
  这种共鸣感简直无以复加。
  不少读者在读了史记之后,内心久久难于平静。
  他们实在是无法相信,他们在读历史的时候,竟然能读到代入感,读到自己影子的感觉。
  不过,如果只是记载人物上面的创新,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华国虽然不怎么出现以人物传记为史的史学作品,但几千年下来还是有一些作品将一些人物例为传记。只不过,这一些传记不是特别出名,不被人知晓罢了。但是,史记的创新却绝对不仅仅只是记载人物。在史记当中,他除了记载人物,记载一些人们根本就不重视的小人物之外,他还记载千年以来无数历史作品忽略的东西。
  例如律法。
  礼书。
  乐书。
  以及有关水利的《河渠书》,有关经济活动的《平准书》,甚至是有关星象的《天官书》。
  而其中又以《天官书》写得最为传神夺目。
  天官天官,何谓天官?
  《天官书》开卷写明,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这句话说的是天上的每颗星星其实与人间的官员一样,称之为星官。而既然说到星官,那么天官书中就开始介绍整个周天星空。
  在《天官书》中,史记将周天星容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每一个“垣”又有无数的星官。
  其中像紫微星,七杀星,贪狼星,破军星,文曲星……都在三垣里面。
  而二十八宿,则是:
  东方青龙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星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星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三垣二十八星宿一出,整个周天星空再一次被划分。
  原来周天星容被划分的是黄教授当年在美国留学时推出的星座图。
  其以八十八星座为划分依据,将原本杂乱的星空变成了一张张美妙的画面。而就在人们以为八十八星座图是天文学中最为完美的划分之时。一张比之八十八星座图更为完美,更为有内含,更为中国式的星空图出现了。
  震撼之声再次传来。
  不过,你以为黄教授的《史记》仅仅只是这吗?
  虽然说到这里,已经有无数的人被史记中出现的内容震撼的无以复加。
  但《史记》真正震撼人的,还要数黄教授对于历史的独到理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几乎翻开任何一页,无数经典之句便跃然纸上。
  这种经典不再于言词文笔之灿烂,这种经典完全是结合历史写下的光辉之笔。
  如果你还想追问,那么,有一句话可以告诉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句曾经是黄教授在香江大学时所说的话,如今,这一句话,黄教授真正的实现了。
  ……
  “史记,厉害。”
  “妹呀,黄教授,我算是真正的佩服你了。”
  “我了个叉,黄教授竟然连司马君大人都给PK下去了,要知道,司马君大人可是被称之为史圣般的人物呀。”
  “我现在才算是知道了,不管是凡尘,还是黄教授,他们都是当世文坛最为顶尖的人物。如果真要他们分出一个高低,我想,一辈子都不可能。”
  “是呀,正如这一次PK。道德经固然将古典哲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史记这种成一家之言的功力,实在是太他喵的变态了。”
  “我现在倒是有一些担心秋水先生了,之前一直觉得秋水先生是三人当中最为牛逼的一个。但现在来看,秋水先生反而是三人当中最弱的一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