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739

  当然,他订青少年报不是为了学习的,他是想看看青少年报写的都是一些什么文章。
  毕竟开了新的笔名,要想将笔名打出名气,不了解青少年报怎么行?
  此前黄一凡都是在网上查找青少年报的资料,后来觉得烦,索性直接订了一份。
  只是没想到,这刚订的第一份青少年报,居然就出现了攻击自己的言论。
  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说得不错。
  古时江湖虽然已经不存,但是,江湖却化为万千存在,在万万千其他行业上扎根。
  “抱歉,凡尘先生,此前我们只想就填鸭式教育做一个话题讨论,让更多的作家讨论当今国内教育模式。只是我没想到,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居然全部都是攻击你的。”
  TT即时通讯上孙在安有些泪流满面。
  事情出现了意外,他本以为,像填鸭式教育这种话题会被很多学子认可。毕竟,他们在学校读书肯定感同深受。同时,也肯定对于这一个模式有一些不认可。可是,孙在安没考虑到的是,文人相轻。此时他们讨论的已经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想将那位叫“秋水”的作家给比下去。
  更何况,作为这十几位天才作家,其实他们都是现今教育的即得利者。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当今教育模式之下产生的天才,也是人生赢家。他们个个都是高材生,他们亦怎么会对现今教育模式产生反对呢?
  只有那些考试成绩差,学习能力弱的学子,他们才会对现今教育模式深恶痛绝。可惜,有的时候,世界往往并不公平,那些学习成绩差,读书不怎么样的学子,往往没有话语权。他们的言论,也很难通过媒体平台表达出来。
  只是,虽然如此,孙在安还是同意发表了这一些学子的文章。并且向黄一凡再次道歉说道,“我们做报纸的,有的时候很喜欢这种很具有话题性与攻击性的文章。”
  对于孙在安的道歉,黄一凡却是表示没什么。他一点儿也没有觉得,这一些作家攻击自己有什么不对,或者,会对他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反,黄一凡还真想利用这一次教育模式事件,将自己笔名“秋水”的名气小小的打出去。
  点了点头,黄一凡表示理解。然后说道,“孙主编,没事,不需要向我道歉。我写的文章是我的事,别人看到不同意或者攻击我,也没有什么,与你们青少年报没有关系。你们不要管我,好好运作你们的报纸就是。不过,这样的战斗力太弱了,我得给他添一把火才行。”
  “添一把火?”
  孙在安眼前一亮,“凡尘先生,我们等着你这把火。”
  “行,一个小时之后,我将稿子写好交给你,你就等着看一场好戏吧。”
  “期待。”
  结束与孙在安通话,黄一凡打开文档,拟了一个标题:应试教育。
  没错,填鸭式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只不过,填鸭式教育说法比较笼统,应试教育则更为形像。
  当然,黄一凡在开始之初,并没有对应试教育有什么想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实只是一句调侃。只可惜,如此经典的句子一暴出,却在这个世界引起了诸多人士的感慨。特别是,后面又出现一句填鸭式教育,争论也就出来。
  想罢,黄一凡写道。
  此前写了一篇上课小事,只是笔者随想录的一篇,自认为入不得大方之家法眼。只是奈何文章一发表,就遭受到了多方评价。有攻击笔者忽悠人的,也有劝戒笔者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在这里,笔者解释一下。其实“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这句话我并没有说完整,在他的后面还有一句“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己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告诉我们,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学会了,自认为无所不知,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像现在,那些攻击我的朋友,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自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为聪明。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推理能力有限,验证知识的能力也有限。然后用着他们不全面或者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推理过程,最后便推导出了他与我所不同的立场。
  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思考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笔者的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呢?
  青少年报攻击自己的十篇文章,黄一凡全部看了。
  只是可惜,或许是成年人的思维,这一些文章,黄一凡怎么感觉战斗力太弱。
  当场直接开头,一句《庄子》哲学“齐物论”的引用,便将所有的批评与攻击,全部拆毁。
  不过,这并没有结束。
  虽然黄一凡此前并没有就“填鸭式教育”讨论的想法,但既然填鸭式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黄一凡也不仿继续在这一块讨论一下。
  黄一凡继续写道,所谓的填鸭式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考试。这就决定了华国的教育模式变成了考试考什么,老师们就教什么。最终,这也决定着,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就是他能不能考高分。但是,考高分的就有能力吗?看看水木,燕大或者是华国近几十年来的高考状元,他们都在做什么?好吧,他们有大部分人成为了教师。教育成为了一个死循环,这一些高考状元们继续在教别人怎么考高分,这算不算是一种高分低能。
  对于应试教育,其实黄一凡并没有什么感慨。
  前世他也是应试教育的学生,虽然对于这种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的教育模式不敢苟同,但也没有发现一种比他更为适用的教育模式。但现在他可不管这么多,他可不是老师,更不是教育专业的专家,他没有义务去制定一个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他只要批评就好了。
  就像,他写的文章被人批评一样,难道,这些人会在批评之后再来安慰黄一凡吗?
  洋洋甩甩,黄一凡写了一千多字的回击,交给孙在安。
  孙在安这时哪也没去,他就在电脑前一直在等。
  他也很想看看,黄一凡将会怎么样给这一个话题添一把火。
  一个小时没到,孙在安收到了黄一凡写的稿件。
  打开一看,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孙在安再一次被黄一凡给震住了。
第一百零一章
秒杀
  如果说,此前的吾生也有涯,可以说是有一些哲学味道。那么,在这一句之后提出的“己而为知者”,翻译出来的话,那就是“自认为自己知道”,便属于真正的哲学范畴。
  当一句话上升到了哲学范畴的时候,这样的话便会成为经典,成为绝句。
  这种哲学理念,哪怕是拿去教育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不为过。
  但是,恰恰是这种大方之家所说的言论,却在这时出现在青少年报。
  而且,这一句话,又恰恰回应的是那十几位少年作家。
  秒杀。
  是的,可以说,一句话,直接就将十几位作家完全秒杀。
  这还要说什么呢?
  看看这篇文章反击说的话吧:
  那些攻击我的朋友,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自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为聪明。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推理能力有限,验证知识的能力也有限。然后用着他们不全面或者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推理过程,最后便推导出了他与我所不同的立场……这是对于“己而为知者”的最好概论,而这样的一句话出现,那十几位作家的回应瞬间成为了一则笑谈。
  这已经完全不是等量级的较量。
  一言之间,就将对手打败。
  看到这里,孙在安倒吸一口冷气。
  他早就知道凡尘学习渊博,他早就知道凡尘天纵奇才。可是,这一篇应试教育一出,孙在安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这位大家的深不可测。也才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才叫大方之家。
  ……
  “高分低能。”
  当最新一期带着黄一凡所写的“应试教育”刊登在大众眼前之时,此前攻击过黄一凡的少年作家枫叶,却是有一些目瞪口呆。看着应试教育这几个字,枫叶一时之间却是不知道怎么回应。自己,似乎正是对方所说的高分低能的人。自己除了可以考高分,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拿起笔,枫叶想要对这一篇“应试教育”做出回应,但笔放在纸上停了半个小时,枫叶却是一个字也写不出。
  无奈,枫叶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将笔收好。
  ……
  “自以为有知,自以为无所不知。”
  “自以为比别人聪明。”
  “难道,以前的自己全都是自以为是吗?”
  差一点,重羽都被“应试教育”这一篇文章给打闷。
  看了这一篇文章之后,重羽到现在也都是感觉头重脚轻,全身晕忽忽的。
  这种感觉就像被长辈狠狠的痛骂了一次。
  这让重羽感觉很不好受,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难道,你就比别人聪明吗?
  难道,你就是无所不知吗?
  难道,你所学的知识不是非常有限吗?
  这一棍,将重羽打得差点吐血,胸内只感觉一块石头一直压着他。
  这块石头很重,也很沉,压得他半点也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篇文章,他感觉对方就像是一座高山。
  他只不过是高山之下,那一棵很小很小的松树。
  每当太阳升起,他都要不停的仰望,希望能够看到山顶的景色。
  只是,这座山太高太高了,他怎么也看不到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