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467

  然后挺直了胸膛,才正色着朗声说道:“弘文确实有一个表妹,姓曹,乃是弘文姨母的女儿,弘文与曹表妹确实从小一起长大,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可弘文对曹表妹只有兄妹之义,绝无半点男女之情,这一点,弘文可以指天发誓!”
  盛老太太松了口气,忙道:“行了行了,弘文快坐下,快坐下,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哪里用得着发誓,说清楚了就行了!”
  卫允却道:“弘文为何不说一说为何会与这位曹表妹断了联系?”卫允看着贺弘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轻笑。
  贺弘文沉默片刻,但很快便抬起头,迎着卫允的目光说道:“当年曹姨父因为贪污受贿,闹出了人命,举家都被发配到了西北苦寒之地,如今算下来,已经有将近五年了,西北偏远,书信多有不便,是以平日里母亲和姨母之间的联系也不多,基本上要两三个月才能收到一封书信!”
  贪污受贿,居家发配!
  明兰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脑海之中已经脑补出了许多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一声囚服的好女和家人一道带着枷锁,被官差押送这,走在去往西北的官道之上,道旁,是一对母子,母亲脸色苍白,体虚气弱,时不时还拿着帕子掩嘴轻咳几下,少年站在母亲旁边,目光却始终落在人群之中的少女身上,抬着手朝着少女轻轻的招着,少年强忍着让泪水在眼眶之中打转,倔强的不肯落下,然则柔弱的少女却早已是泪流满面,浸湿了衣襟。
  破家流配,黔首刺字,原本富贵安定的生活突然遭逢骤变,已然是很可怜了,再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然约定了终生的表哥分手,从此天各一方,相隔何止千里,怕是终生都无法再相见……
  正想入翩翩的明兰被盛老太太的声音拉回了现实。
  “此番官家即位,大赦天下,这曹家是否也在大赦之列?”
  盛老太太的目光依旧犀利,问的问题一针见血。
  贺弘文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已经有数月没有收到曹姨母那边的来信的,相隔千里,弘文并不知晓!”
  明兰却偏着脑袋,把目光看向了卫允,眼里的询问之意没有丝毫的掩饰。
  聪慧通透如明兰,对卫允这个舅舅的性情也算是颇为了解,若非曹家有可能对自己和贺弘文的事情有影响,卫允绝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尤其是贺弘文和贺家祖母的面拿出来说的,只会悄悄的在私底下告诉自己,然后分析清楚其中的利害,让自己掂量着办。
  看着自家外甥女那洞若观火的好奇目光,卫允摇摇头,不疾不徐的说道:“曹家就在此次大赦之列,而且如今已然举家朝着汴京城赶了过来,应该要不了几天,就能到汴京了吧!”
  曹家已经被抄了,家产都已经悉数都被抄没,如今刚刚遇到大赦,就举家搬来汴京,除了投靠贺家之外,还能是为了什么。
  贺弘文的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卫大人此话当真?”
  贺家老太太的脸上亦不在淡定,同样望着卫允。
  倒是盛老太太,和卫允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对于卫允的性情也算是了解一点,知道卫允绝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是以从未对卫允的话有过怀疑。
  卫允看着贺弘文,说道:“哦?弘文这是不信?”卫允也不气恼,只笑着道:“弘文若是不信的话,不妨等上几日,看看曹家众人会不会来出现在汴京城,会不会去贺家打秋风!”
  一旁的明兰说话了:“月前舅舅还是大理寺少卿,还兼任着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如今已然官至户部左侍郎,舅舅说的话,自然不会是信口开河!”
  明兰话说的不多,声音也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
  贺弘文张了张嘴,还没说出声来,旁边的贺老太太就先开了口:“三郎莫怪,弘文并不是怀疑你说的话,只是这个消息对咱们贺家来说实在是太过突然,弘文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这才失了态,试了礼数,还望三郎和明丫头都见谅一二!”
  说着又冲着盛老太太道:“老姐姐,弘文这孩子终究还是年轻了些,有些沉不住气,不够稳重,还望你莫要和他一般见识!”
  卫允道:“无妨,年轻人嘛,不够沉稳也是在所难免的,待再过两年,经历再多一些,就慢慢沉淀下来了!”
  盛老太太也道:“三郎说的是!”随即话音却是一转:“不过关于曹家的事情!”
  “老姐姐放心,关于曹家的事情,我们贺家定然会妥善处置,绝不会让他们影响到你我两家的关系!”贺老太太当即便做出保证。
  贺弘文也道:“老太太,卫大人,六妹妹!请放心,弘文定然会处理好曹家的事情!”
  ※※※

187章
郭淅庭事
  贺家祖孙走了,走的时候,心情却并不如来时所期望的那样,带着满心的欢心,表情复杂,心情也复杂,贺弘文还抱着处理好曹家的事情然后再次登门的侥幸,然贺老太太却从明兰和卫允的态度和反应之中,依然隐隐察觉出了几分,自家孙儿和明兰的事情能成的可能性不大。
  寿安堂中,卫允冲着盛老太太拱手道:“老太太,今日搅了您的雅兴,晚辈在这儿给您赔个不是了!”
  老太太却不怎么在意:“什么雅兴不雅兴的,今日若非是你来了,只怕老婆子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了,事关明丫头的终身大事,便是怎么谨慎小心也不为过!”
  明兰脸颊微红:“祖母!”喊声拖拽了长音,带着几分撒娇。
  老太太却道:“三郎啊,明丫头虽然是你的亲外甥女,但若是论其出身,终究只是个庶女,老婆子之所以替明丫头找贺弘文,是……”
  老太太话还没说完,卫允就抬手打断了:“老太太,我知道您都是为了明丫头好,您放心,我并没有插手明丫头婚事的意思,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明丫头自然也不例外。
  您是明丫头的嫡亲祖母,自小便将她养在膝下,小心呵护了这么多年,明丫头的婚姻大事自然该您说了算,再说了,晚辈又不是明丫头的正牌舅舅,今日晚辈之所以来这里,之所以当着贺家祖孙二人的面说这些话,只是不想明丫头将来因为这些糟心的事情烦恼,这才先跑过来把贺家的情况告诉她!”
  说着,卫允扭头看向明兰,继续道:“好让她的心里有个底,毕竟有些时候一开始的期望越高,等到了最后的时候,得到的失望也就越大!”
  盛老太太若有所思的看着卫允:“你说的有道理!”叹了口气道:“如今咱们就且看弘文那孩子怎么处理他那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吧!左右咱们不是没了贺家不行!”
  明兰却脸颊红红的,颇为羞恼:“哎呀祖母!您说什么呢!”
  卫允笑着微微颔首躬身道:“您老人家说的是!”
  明兰扭了扭身子,拖着长音撒娇道:“舅舅!”
  老太太却道:“瞧这丫头,一说起她的婚事,还害羞了!”
  明兰撒着娇道:“哎呀,祖母!大不了孙女儿一辈子不嫁人,留在家里陪着祖母,陪一辈子!”
  “呸呸呸!瞎说!”老太太俯首抬眼,语重心长的说道:“女人这一辈子,怎么能不嫁人呢,你呀,都怪我平时太宠着你了,把你惯得无法无天。”
  卫允笑着道:“这丫头素来便是个惯会顺着杆往上爬的性子,确实不能太惯着,不然这只小狐狸的小尾巴,都得翘到天上去了。”
  老太太打量着明兰,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三郎说的不错,这丫头确实是只小狐狸!”
  明兰却笑嘻嘻的说道:“若明儿是小狐狸,那舅舅便是老狐狸。”
  卫允忙道:“小丫头净瞎说,你舅舅今年才二十二岁,便是虚岁也才二十三,连中年都没到,便是放到狐狸堆里,也不过是个健壮的成年狐狸。”
  明兰笑着道:“祖母您瞧,舅舅自己都承认自己是狐狸了!”
  老太太看着也跟着轻笑起来,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卫允忽然对着老太太说道:“其实此番登门,除了这件事之外,晚辈还有另外一事想和老太太说一说,打声招呼。”
  “另外的事儿?”盛老太太问道:“不知三郎有什么事情,还需要和我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婆子打招呼!”
  卫允笑道:“上次明丫头不是托晚辈帮着在锦衣卫之中寻摸合适的年轻后生,给淑兰姑娘找个夫家吗!”
  卫允话还没说完,旁边的明兰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激动的问道:“怎么了舅舅,是寻摸到合适的人了?”
  卫允点了点头道:“真是,本来此事该让张氏或者二姐来说的,可如今二姐还在坐月子,张氏如今怀胎也到了紧要的关头,不好随意外出走动,正好这次过来了,我便想着一块儿先和你老人家提一嘴!”
  “哦?”盛老太太颇为诧异,差异之中还带着几分惊喜:“替淑兰相看的人家,不知那男子的情况如何?”
  卫允说道:“那人名唤郭淅庭,而今身居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今年二十六岁,陕西华阴县人士,父母早亡,两个姐姐早已嫁人,如今老家那边就只有同胞哥哥一家了,早年曾是晚辈的贴身亲卫,后来晚辈见他天资不错,便提拔了他。
  新帝登基之后,郭淅庭又因功受封为本镇抚司镇抚使,官至正五品,人很聪明,办事也老道,也肯上进,性子颇为老实稳重,当然了,这只是晚辈对郭淅庭的认知,许是因为他和晚辈的关系亲近,是以晚辈忽略了他的不少缺点。
  老太太若是觉得郭镇抚还行的话,待这次郭镇抚自西北归来之后,便可以让盛兄亲自去瞧一瞧,看一看郭淅庭品性!”
  盛老太太道:“既然是三郎看中的人,老身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淑兰的情况三郎你也知道,这位郭镇抚当真愿意娶树懒为妻?”
  不是盛老太太贬低盛淑兰这位侄孙女儿,实在是淑兰和离过一次的经历,已然注定了她的未来,是决不可能嫁的太高的。
  而且盛家大房乃是商户,这就更加限制了盛淑兰的未来,连头婚都只是个秀才,更何况再婚。
  其实盛维夫妇之所以把淑兰送来汴京盛紘家里,心里也存着让盛紘帮着淑兰再找一个合适夫家的心思。
  盛维夫妇帮淑兰挑的第一任丈夫,已然将淑兰毁了一半了,他们是真的怕了,这才想到了麻烦盛紘。
  瞧瞧盛紘替大女儿华兰寻得夫君,年纪轻轻便已经官至四品的指挥佥事,领着大军,手握实权,关键是对华兰又好,夫妻和睦,儿女双全。
  ※※※
  卫允笑着到:“老太太放心,晚辈之所以敢和您开这个口,就是因为郭镇抚亲自找的晚辈,说是曾在晚辈家中,机缘巧合之下远远的见过淑兰姑娘一面,顿时便惊为天人,心生爱慕之意,辗转反侧,念念不忘,临出征之前还特意去找了晚辈,求晚辈想办法替他说这个媒!”
  说着卫允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晚辈这不是也没办法了吗,郭淅庭家中只有一个哥哥,还远在华阴,又没有别的长辈了,晚辈作为他的上官,也只能硬着头皮替他张罗人生大事了!”
  老太太看着卫允,却微微蹙起了眉头,问道:“三郎是说郭镇抚去了西北?是和文绍一样,去参加这一次和西夏的大战的吗?”
  尽管心中已然有数,可盛老太太还是不由得问了出来!
  卫允点头回道:“不错,原本此事不该此事告诉您的,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先和您老说一声,若是此战之后,郭淅庭能够平安归来,自然是加官进爵,彼时您老若是有意的话,可让盛兄亲去考察郭淅庭的品性德行。
  可若是郭淅庭就此一去不归,那此事便就此作罢,晚辈再在锦衣卫里头帮着淑兰姑娘寻摸寻摸合适的后生!”
  盛老太太看着卫允,回味着卫允说的话,终究还是点下了头:“若是这位郭镇抚能够平安归来,咱们家淑儿能够嫁给她,自然是极好的,若是不能,那也是天意,说明咱们家淑儿和这位郭镇抚无缘罢了。”
  卫允道:“您老放心,此事晚辈从未对任何人提及,盛兄那边,自然也可继续替淑兰姑娘相看人家,若是由合适的话,晚辈亦不会阻止,俗话说的好,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兵战凶危,生死难料,而且此番和西夏的大战,双方胶着不下,忽有损伤,会持续多久现在仍尚未可知,郭淅庭究竟能否安然归来,亦是未知之数,我虽希望郭淅庭能够抱得美人归,然则女子的年华短暂,淑兰姑娘已有双十,若是遇上合适的,成了好事亦是喜事一桩!”
  虽然郭淅庭是卫允的属下,还是卫允的亲信之人,但自古战场凶险,郭淅庭既然想要博出身,想要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卫允给了他机会,但能否把握得住这个机会,还是得看他自己,看他的能力,看他的运道了。
  而且卫允还将郭淅庭放到了顾廷烨的身边,顾廷烨这家伙用兵颇有手段,正奇相合,妙计百出,若是此番郭淅庭借着顾廷烨的东风,依旧还不能乘风而起的话,那卫允也没什么话说,只能怪他自己命不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