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467

  卫允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大娘娘,微臣认为,可先行调拨距离蜀地最近的湖广、江西两路的三万五千兵马,以其为先锋,先行入蜀,如此,或许能够暂解成都府之困局,剩下的四路兵马为后军,集结之后,火速赶赴蜀地,与大军会合。”
  方才卫允毛遂自荐之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卫允的那个武军都督府的佥事亦出声说道:“臣附议,微臣认为,调动兵马和调拨粮草一事可一同进行,彼时三万五千兵马可先行押送一应粮草军械入蜀,至成都府,与蜀地的五万大军会合!”
  到时候在成都府境内的兵力就有将近八万了,双方人马持平,只要负责是防守的将领不是蠢材,将自身城坚地利的优势牢牢握住,定能将吐蕃八万大军拦在成都府外。
  “梓州临近成都,可令张千重将军先行赶赴梓州坐镇,再令各路兵马与梓州会合,于张将军帐下听令,彼时十万援军便可与成都府的五万大军会师,以两倍于吐蕃之兵力,定能将吐蕃大军一举击退!”
  众人一你言我一语,争论了小半日,便将此番如何调动兵马,如何调拨粮草等等大体的方略都定了下来。
  这时,卫允又站了出来,朗声说道:“陛下,大娘娘,微臣有事启奏!”
  “不知卫卿还有何事?”永安帝笑着问道,曹太后亦看向卫允。
  卫允徐徐说道:“如今蜀地战略已定,咱们也该考虑考虑辽国的了!”
  “辽国?”永安帝不由得有些疑惑:“辽国又有何事?可是谍报司一处又有消息传回?难不成辽帝耶律洪基已然做了决定?”
  一连三个问题,永安帝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紧张,那深邃无垠的眼眸之中,泛出的是担忧的目光。
  殿中众人的心亦纷纷一紧,曹太后的目光之中,露出几分担忧。
  若是辽国当真也出兵南下的话,那大周就真的危险了,虽说如今北地已然做了准备,可辽国兵锋之强,便是比之西夏也犹有过之。
  卫允摇了摇头,永安帝松了口气,曹太后亦松了口气,殿中的众位朝廷大员们,亦纷纷松了口气。
  而永安帝则忽然眼睛一亮,颇有几分期待的问道:“卫卿忽然提及辽国,可是有何妙策?”
  卫允拱手躬身,恭敬的说道:“回陛下,妙策并不敢说,只是臣对于如今天下大势,有几分自己的见解,微臣斗胆,想要在陛下和大娘娘以及诸位同僚面前献丑一二,还望陛下应允!望大娘娘能够应允!”
  “天下大势?”永安帝倒是颇感兴趣:“左右不差这一会儿,朕倒是想听听卫卿的见解!”
  脸上露出个微笑,冲着曹太后问道:“不知太后以为如何?”
  曹太后亦笑着道:“昔日先帝在位之时,便时常对卫卿赞不绝口,哀家倒是也很好奇,能够让先帝如此夸赞的臣子,对于天下大势,究竟能有何等独到的见解!”
  永安帝笑着道:“既然太后也想听一听,那卫卿便不要再拘着了,赶紧说吧!”
  卫允恭敬的礼道:“微臣遵命!”
  随即朗声说道:“微臣以为,如今天下大势,与千年之前的战国颇为相似,西夏联和吐蕃,侵犯我大周,便类似于昔年六国合纵,如今似大理、交趾这等弱小之国,正处于观望之际。
  西夏既然已经联合了吐蕃,那势必也早已与他们有了接触,或许他们如今忌惮我大周威势,不敢有丝毫冒犯,可若是咱们在蜀地或者西北的战事上出现败势,西夏的这番合纵之局,只怕就要成了!”
  “大周已然承平数十年,然则国力却依旧有限,此时应对西夏与吐蕃,已然颇有几分捉襟见肘了,若是彼时合纵之局一成,我大周危矣!微臣浅见,若要破此合纵之局,唯有连横!”
  横,乃指横强,当今天下,能够称得上强国的只有三个,大周、大辽、还有西夏。
  以连横破合纵,便是昔日秦相张仪向秦王提出的谏言,为后来的秦国横扫六合,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6章
合纵连横
  西夏为何要行合纵,归根结底,还不是利益使然,若是西夏能够占据三川以及蜀中之地,便等同于掌握了一座粮仓,到时能够为西夏带去多少赋税,提供多少粮食。
  若是再进一步,能够攻下大周的半壁江山,或者是将整个大周都纳入西夏的版图,到了那时,只怕连大辽亦不敢再掠西夏兵锋。
  彼时,就算是一统天下亦不再是奢望········
  至于外交?国与国之间签订的盟约,两国友好与共什么的,拜托,别逗了,那只是用来约束君子的东西。
  西夏是君子?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哪有什么外交可言,若是当真有外交,那为何那些邻近小国要纷纷自立,还不是为了权势,为了利益,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欲望。
  只是西夏这般急切想要从大周身上撕下肉来,未免有些自视过高了,他当真以为元祐帝驾崩,永安帝刚刚登基,大周朝中新老政权交替,国祚未稳的情况下,西夏就能够在与大周的较量之中稳占上风?就能吃定大周了?
  西夏能够行合纵,那大周便能行连横之局。
  但想要连横,首先就必须要连横的本事。
  昔日的秦国,若非自身的国力强盛的话,纵使是有张仪这等大才,亦无法与楚国联盟,形成连横之局。
  有了强秦,才有张仪!有了张仪,强秦才能更强,二者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若将今日的大周比作昔日的秦国,那么辽国,便相当于楚国,若是想要联和辽国,大周就必须得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实力,许出能够打动辽国的利益。
  卫允的话刚说完,殿中便肃然一静。
  片刻后,大相公韩章便率先说道:“鸿胪寺卿邓大人已然带着使团抵达辽国上京数月有余,可辽帝耶律洪基的态度始终不明,咱们想要联和辽国,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曹太后听罢亦不住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韩大相公言之有理,卫卿家的想法是好的,可却有些太过异想天开了些!”
  然永安帝却依旧有些期待的看着卫允,虽然他和卫允只做了半年多时间的君臣,但对于卫允,却颇有几分了解,若是没有绝对的把握,以及周全的计划,卫允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当着众大臣的面,说这件事情。
  只是正如韩大相公和曹太后说的那样,如今的辽帝耶律洪基颇有几分油盐不进的意思,而且大周此前可是一直担心辽国与西夏联和,南下进犯大周的。
  永安帝不由得好奇的追问:“不知卫卿有何良策?”
  卫允长身而立,朗声说道:“回陛下,《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微臣看来,辽帝耶律洪基之所以如今还在观望,迟迟不愿表明态度,不过是因为不论是西夏还是咱们大周,都不能给出能够让其满意的好处罢了!”
  “所以卫爱卿的意思是,咱们只要许诺给辽国能够让其心动的好处,说服辽帝耶律洪基,出兵攻入西夏!”
  永安帝沉声说道。
  卫允道:“陛下所言,正是微臣心中所想!不过除了许诺出好处之外,还需展现出咱们大周的强大才行,正如昔日秦国之横强,须得让别人知道咱们自身的强大而后才能连横!”
  “陛下,微臣有异议,似卫侍郎这般,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些,辽人犯我大周之心从未断绝,区区小利,如何能够说动辽帝,说动辽国!”
  当场便有人冷言讽刺,提出质疑。
  卫允却道:“所谓连横,自然是互惠互利才叫连横,若只是咱们大周让出利益,才能说动辽国出兵的话,那就不叫连横,叫借兵,若是这样的话,便是咱们大周有求于辽人,此二者有天壤之别,还望这位大人莫要混淆了。”
  “照着卫侍郎这般说法,若不许以重利,难不成让咱们给辽帝开出空头许诺,空画大饼不成?”
  “此言甚是,还是卫侍郎认为辽帝耶律洪基,乃至辽国满朝文武,皆是不辨是非的蠢货不成!”
  卫允却既不立即辩驳,也没有露出丝毫的不快,反而笑着听着这些个同僚们的质疑,双目微阖,似乎,还有些享受。
  众人正你一眼我一语的说着。
  卫允的师伯秦尚书却忽然出声说道:“陛下,微臣倒是觉得连横之举,或许可行!”
  不待永安帝发问,大相公韩章便站了出来来:“辽国与西夏多年来连番征战,彼此之间早已是势成水火,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近几年虽然止戈停战,然则两国的百姓彼此之间早已结下了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咱们虽然不知道西夏向辽国许出了何等条件,才让辽国选择没有趁此良机,攻入西夏,然咱们却可以利用一下两国百姓互相仇视这一点,做些文章!”
  利用百姓,煽动民意,虽然在世家大族掌权的当今,能够起到的作用虽然有限,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卫允也说道:“如今边关虽然建了互市,然规模却十分有限,咱们大周流入辽国的许多东西,超过大半都是私货。陛下,咱们若是在与辽国交界之处,多多的建立互市,再派出北地兵马驻守,从中收取一定关税,商税,对此辽国定然乐见其成,咱们大周也能多出几分进项。”
  户部的陈尚书很上道的助攻道:“陛下,大娘娘,如今西北战事胶着,数月未休,已然耗去了国库之中的半数钱粮,如今蜀地又起战争,一应粮草、军饷、抚恤的开支绝不在少数。
  先前又往北地输送了不少的钱粮,陛下,大娘娘,若是在这么拖下去,不消半年光阴,咱们大周数十年的积累,就要消耗一空了!”
  陈尚书的语气很激动,作为户部尚书,掌管着大周的一应钱粮,国库就是他的命根子呀,先帝带领群臣励精图治,恪尽勤勉数十年,大周才有这点起色,如今先帝刚去,永安帝即位不过半年,难道就要将先帝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这点儿家底都给消耗一空吗?
  永安帝的心沉了下去,这种情况决不能发生,民间的那些不好的流言刚刚才有几分消散的趋势,如今若是再出什么幺蛾子,那他这个皇帝,岂非就要失了民心。
  到时候若是有心之人再从中作梗的话,只怕他连这个皇帝的位置都要坐不稳了!
  永安帝心中已然对卫允所说的上了心,只是,如今还不是细问此事的时候,“可若是紧紧只是增开互市的话,只怕未必能够打动辽国君臣!”永安帝沉声问道。
  卫允道:“陛下圣命,若只是增开互市的话自然不能,可先前辽国与西夏之间屡屡征战!定有所图,咱们不需要说什么,咱们只要答应,在西夏求和之际,全力襄助辽国即刻。”
  “若仅仅只是如此,只怕未必能够说动辽国君臣!”永安帝道。
  卫允却道:“陛下,如今西夏境内的大军有将近一半投入到了西北战场,只要辽国肯出兵拖住西夏东北汴京的那二十万大军,不让其南下。
  如今西夏大军与英国公老将军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已然酣战数月,早已是人困马乏,若是再收到辽国入侵其东北边境的消息,西夏大军势必会生出慌乱之心,而张千均将军如今正领着八万黑甲军守在庆州,静候时机!
  彼时张千均将军便可带领八万黑甲军加入战局,顺环河而上,直入兴庆府境内,或是袭击西夏大军,或是斩断其后勤粮道,再与英国公老将军两面夹击,西夏大军便是再能征善战,也要在我大周铁蹄之下饮恨!
  而且西夏国力本就不如我大周强盛,绝无力支撑两面开战的消耗,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咱们做什么,西夏必定自己就先乱了起来。”
  卫允的大饼倒是画的挺不错的,可在场的人,谁都不是傻子,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的道理大家都懂,如今在卫允嘴里说的时候是挺好的。
  可若是真的到了战场之上,究竟会是何等局面,仍犹未可知呢!
  “若是就凭这些便想说动辽国,卫侍郎也未免把此事想的太过简单了些。”
  卫允却笑着道:“陛下,三日之前,南路大军传回的军报中说,伏老将军领军猛攻兰州已有数日,想必不日便能拔城,兰州虽是西夏南境重镇,然则却并无多少兵力驻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