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467

  最后的结果就是卫允三日之后,便要和张千重一起从汴京出发,带着部分粮草的兵马,先行赶赴梓州,等候大军到来。
  听到卫允的话,张氏明显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让卫允去冲锋陷阵就好。
  “唉!”张氏叹了口气,望着卫允,:“那夫君一切小心!待会儿用完了饭,妾身就去替夫君收拾行装!”
  卫允道:“今日为夫便去户部衙门交接一应差事,夫人且先在家替为夫收拾好行装,待为夫回来,为夫便随夫人一道回娘家!去看看岳母和大舅哥!”
  见卫允如此替自己着想,张氏不禁有些感动,眼中隐隐的泪花在闪烁,原本明媚的眸子多出了几分亮晶晶的味道,笑着说道:“多谢夫君,妾身都听夫君的!”
  只是眼底深处除了感动之外,却还有一丝隐藏极深的紧张和担忧。
  夫妻俩不急不徐的用过早膳,卫允便带着小白杨出了门,张氏留在府中,替卫允简单的收拾了一些换洗的衣物,将卫允的几件兵器取出来亲手擦拭了一遍又一遍,神情十分专注,动作极为小心仔细。
  等卫允从户部衙门里头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夫妻俩在家用过午饭,便一同去了英国公府,张千重还在京郊大营之中坐镇,府中便只有英国公夫人和张千重以及张千钧的妻儿在。
  夫妻俩在英国公府待了一下午,一直等待张千重回来,兄妹二人说了好一番话,留下用了晚膳,直至夜幕降临的时候,夫妻俩才回了家。
  次日,卫允去了一趟盛家,将自己即将随军出征的消息告诉了大卫氏母子几个。
  大卫氏担忧的看着卫允,有些期待的问:“三郎,此事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卫允摇了摇头:“圣旨已下,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再无任何转圜的可能。”
  大卫氏握着卫允大手的书不自禁的紧了紧,眼中流转着浓浓的不安和担忧,可最后还是将所有复杂的心绪都化作了坚定:“三郎此去,定要小心谨慎,切莫大意,生出侥幸之心,战场凶险,绝非等闲!”
  大卫氏吸了口气,没有再纠结于能不能不去的问题上,也没有追问卫允为什么会被派去蜀地,而是语重心长的嘱咐起来。
  只是语气虽然极力克制,却仍然难免有担忧流露而出。
  卫允笑着道:“大姐姐放心便是,弟弟这次去又不是亲自带兵上战场和敌人厮杀,只要负责粮草和一应军械的调动,帮着大舅哥出谋划策,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现在自然要捡好听的说,免得家人担忧,等真正入了蜀地,战况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舅舅!”一旁的明兰亦面色凝重,沉声说道:“兵战凶危,舅舅一切小心,莫要大意!”
  “我家明丫头是真的长大了,知道关心舅舅了!”卫允看着一脸关切,面色凝重的明兰,心中一动,说道:“这段时间舅舅不在汴京,你有空就多去看看你舅母和姨母,贺家的事情,也别放在心上。
  依舅舅看,那个贺弘文虽然性子敦厚谦和,但却是个立不住的,在处理曹家的事情上面拖拖拉拉,犹豫不决,日后若是当真遇上什么大事,想来也是个没主意的,和齐衡那个小白脸没什么区别,不是良配!
  “哎呀舅舅!”明兰脸上的凝重和担忧瞬间就被秀红代替:“您说什么呢!”
  卫允笑着道:“好啦,都是自家人,还害什么羞,难不成还有人笑你不成,你放心,舅舅已经在替你寻摸了,待这次大战结束,舅舅保管给咱们家明丫头找一个疼你爱你,知冷知热的如意郎君!”
  姑娘家面皮子薄,明兰脸颊两侧早已是滚烫一片,爬满了红霞:“什么如意郎君,舅舅就知道欺负人家!我才不要什么如意郎君!反正我还小,我就在家陪着阿娘和祖母,帮阿娘照顾七弟!”
  “呸呸呸!”大卫氏赶忙拽了一下明兰,说道:“你这丫头,说着这是什么胡话呢,为娘哪里要你陪,你都及笈了,待翻了年就十六了,若是再不嫁人,那就真成了老姑娘了,难不成你想急死为娘不成!”
  大卫氏一脸的责怪,但不论是眼神还是说话的语气,透着的都是满满的关怀!
  如今的世家女子,大家闺秀们,都是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就开始帮着相看,寻摸人家了,待到十五及笄之后,便可以着手准备婚事了,有的是及笄之后便直接嫁了有的说亲不怎么顺的,就会拖到十六十七左右才会出嫁。
  也有的父母舍不得女儿,会把婚事拖后一点,但最晚的也不会超过十八岁,若是过了十八还不嫁人的,只怕真的就会有人指点了。
  汴京城里那些个什么所谓的官眷贵妇们,一个个可都是资深的八卦人事,看热闹丝毫不嫌事儿大的那种!
  “阿娘!”明兰这丫头立马走至大卫氏身侧,挽住了大卫氏的臂弯,撒娇着轻轻摇着,微微扁着小嘴,耸拉着脸,一脸可怜巴巴的看着大卫氏,拉长了声音连连喊道。
  大卫氏对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是再了解不过了,以前每每明兰露出这副模样,大卫氏都会心软,然后被这丫头给蒙混过去。
  可这一次,大卫氏却恍若未见,丝毫没有松口的打算。
  看的一旁的卫允和长桓浅笑连连。
  长桓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冲着卫允拱手道:“此去蜀地,山高路远,道路艰险,舅舅一切小心!”
  卫允走上去抬起抬手,便将小长桓的脑袋给盖住了,“狠狠”的揉搓了几下,才笑着说到:“舅舅不在了,咱们桓哥儿身为男子汉,便要撑起照顾娘亲姐姐还有幼弟的责任来!”
  长桓立马一脸正色的道:“舅舅放心,长桓一定好好照顾好母亲和姐姐,还有七弟弟!”
  自小便以卫允为偶像的长桓,十分认真的对着卫允说道。
  “卫允满意的看着长桓,不住连连点头,拍了拍长桓的肩膀,俯首看着长桓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当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做到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才不负来这世上走一遭!”
  长桓迎着卫允的目光,拱手躬身一礼,说道:“多谢舅舅教诲,长桓必定铭记于心,时刻自省!”
  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此时此刻,灿烂的好似夜空之上璀璨的星辰,眼眸之中,流转着浓浓的坚定。

209章
动身赴蜀
  永安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张千重带着近百亲卫,先行出了汴京城,走陆路,快马加鞭,一路朝着西蜀而去。
  发去南境六路的圣旨早已在快马加鞭,于二十日那天晚上,便连夜出京,昼夜不歇的朝着南方六路而去。
  而卫允则是带着五十亲卫,还有五百士卒,三千民夫,压着两万担粮草,在汴河码头装了船,也跟着出了汴京城。
  原本按照那晚在养心殿之中商定的策略,是让卫允和张千重一起出发的,可是这几日陆续收到蜀地的八百里加急。
  永安帝和诸位大相公们便商定让张千重先行前往湖广路的荆州府,带领湖广和江西两路的兵马先行入蜀,先行前往救援,以缓解成都府的压力,静候南境其余四路兵马。
  卫允此番虽然是张千重的副将,但主要的任务是负责粮草辎重的补给调配,负责给即将入蜀的十余万大军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顺便再行监军之权,替张千重出谋划策,统辖军中所有的文书典吏,负责和朝廷,和汴京一应联络事宜。
  其实一开始卫允也没弄明白为何曹太后会忽然点了他,让卫允这个张千重的小舅子,英国公的女婿去给张千重当副手。
  可后来看到群臣纷纷表示附议,无人反对的时候,卫允心中就隐隐有了几分猜测。
  先前群臣们没有一个不反对张千重领兵的,包括曹太后和永安帝在内,英国公府的人是能打,可也正是因为太能打了,才更加的让人忌惮。
  若是再这么放任英国公府这么下去,那最后的结果就只会导致功高震主,英国公府的权势过重。
  整个大周的肥肉就那么一点儿大,若是都让英国公府给霸占了,其他的人吃什么。
  可后来,卫允的一番以退为进,成功的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现在已经是生死存亡的关头,若是再犹犹豫豫,顾忌这个,提防那个的,那最后等待大周的,只有宛若腕骨削肉一样的疼痛。
  如今这个时候,不论什么都不如先平定了边疆,恢复和平与安定,完成新老政权的平稳过渡来得重要。
  卫允的能力如何,满朝诸公皆是有目共睹的,能够以弱冠之年,就做到朝廷三品大员的位置,除了先帝对卫允的宠信之外,和卫允自身的本事也离不开关系。
  不论是在庆州的政绩,还是入京之后,在大理寺少卿和户部侍郎位置上的表现,都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既然已经让张千重上了,那么干脆一推到底,让卫允这个张千重的小舅子给他当副手,全力配合张千重赴蜀作战。
  这样不仅能够体现朝廷对英国公府的信任,对张千重和卫允的信任,还能让张千重不至于有什么顾忌,好全力以赴的平定西蜀。
  至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什么的,一切都等到这一次的大战彻底结束之后再行清算。
  最关键的是,如今国库已经快见底了,正如那日户部的陈尚书在永安帝和曹太后面前哭诉的那般,若是这场大战在这么耗下去的话,只怕大周数十年积累的那些底蕴,就要被消耗一空了。
  为今之计,唯有速战速决,免得拖下去再生出什么其他的变故来。
  不过这些只是卫允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多也都只是推断,曹太后那些那些文武大臣们,甚至于永安帝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张氏带着几个贴身丫鬟还有亲卫,亲自来码头相送。
  寒风凛冽,尤其是自河面之上吹来的冷风,更是冰冷。
  张氏穿着一身杏黄长裙,外边套着一件雪白色的狐裘,背后还系着一件宽大的披风。
  卫允没有着甲,身上穿着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的黑红大氅,黑底红绣,飞鱼腾跃,腰间系着那柄四尺多长的佩刀,身后亦系着一件披风,一件深色偏黑的披风,乃是张氏亲手缝制的。
  “寒冬腊月,冷风习习,船上不必陆上,夫君记得要穿的厚一些,切莫受了凉!”张氏替卫允理了理衣领,将披风的绑带重新寄的更紧了一些,一边柔声叮嘱道。
  卫允看着张氏认真仔细的模样,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说道:“多谢夫人提醒,为夫一定牢记在心!”
  重新系好披风,张氏抬眼望着卫允,颇为无奈的说道:“夫君什么都好,不论做什么也都是谋定后动,只是在生活上面,却总是粗心大意,不是忘了这个,就是落下那个,此番独自一人去蜀地,叫妾身如何放心的下!”
  卫允握住张氏的手,笑着柔声说道:“夫人把为夫当成什么,三岁的稚子幼童吗?况且就算为夫喜欢丢三落四的,不是还有一个小白杨在旁边呢吗,小白杨平日里做事最是严谨小心,夫人便是信不过为夫,难道还信不过小白杨不成?”
  张氏看着卫允的眼睛,说道:“小白杨做事严谨小心是不错,可夫君自己也得上上心!”
  看着张氏颇有几分埋怨的神情,卫允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好好好!夫人说了算,为夫都听夫人的就是,一定把这事儿牢牢地放在心上!”
  “希望夫君能够说到做到吧!”
  对于这事儿,张氏心里其实并不抱什么期望,可还是忍不住想要叮嘱卫允,这是如今作为卫允妻子的一种本能。
  卫允左手握着张氏的手,右手抬起,抚过张氏的脸颊,看着张氏的眼睛,十分温柔的说道:“天气寒冷,寒风凛冽,夫人还是快些回马车上去吧!”
  张氏点了点头,说道:“路途遥远,蜀道艰难,又正值此寒冬腊月之际,夫君万事都要小心些!”
  卫允柔声微笑着说道:“夫人放心,为夫省得,天气寒冷,夫人还是快些回马车上去吧,否则的话,为夫可是会担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