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467

  他们怎么撤?周军会让他们这么安然的撤退吗?
  答案自然是不会!
  战场之上,生死只在一瞬之间。
  吐蕃士卒们愣神了,可周军却没有。
  鸣金收兵?和他们有个屁关系!
  趁着吐蕃士卒们愣神的一瞬间,周军们手中的长枪长矛,钢刀宝剑,无情的挥出,收割者吐蕃士卒们的性命。
  礌石滚木不要钱似的往下丢,那些个还在云梯之上的吐蕃士卒们也遭了殃。
  另外一边,和城外的周军正混战在一处的数千吐蕃军,亦开始且战且退。
  可这一退,便是溃逃!
  恰好似江河决堤,一泻千里!
  战场之上,两军胶着,战况正酣,如何撤退。
  可主将和帅旗,皆已远逃!他们这些士卒难道还要坚持,任凭周军宰割吗?
  吐蕃军中自然不乏那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狠人,猛人,可也并不缺少那种贪生怕死的人。
  一个退却了,他身边的同伴也会跟着退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整个吐蕃大军,都开始往后撤。
  场上原本还有些胶着的战局,一下子急转直下,吐蕃大军的这一撤,便成了溃逃。
  早已算定了的周军,岂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当即便追着掩杀而去。
  神机营再一次发挥作用,城墙之上的弓箭手们,也纷纷从城垛处往下射箭。
  城中守将见此情形,竟也组织起了数百的骑兵,打开了城门,朝着溃逃吐蕃大军掩杀而去。
  卫允看着那支朝着自己的方向移动而来的大纛,忽然笑了。
  “鱼儿已然上钩,咱们也该去收网了!”
  亲卫统领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看着那移动的大纛,有些期待的说道:“近万吐蕃军队的主将,也算的上是条大鱼了!咱们这回可捡了大便宜!”
  白杨却道:“有什么好激动的,没定力!”
  杜远也不理他。
  卫允率先调转马头,白杨和一众亲卫紧随其后。
  围三阙一,给吐蕃大军留一个希望,让他们不至于誓死抵抗,然后再在这故意留出来的生路之上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这便是这一次张千重和卫允制定的战略,这是援军赶至蜀地之后的第一战,必须要打出声势,打出大周的气魄和实力来。
  让剩下的吐蕃大军也好好看看,大周真正的实力。
  这近万猛攻汉州城的吐蕃大军,卫允和张千重是吃定了!

212章
请君入瓮
  埋伏在此的周军并不多,只有三千之众,两千神机营的弓箭手,就埋伏在山道的两侧,居高临下。
  而剩下的一千步卒,则藏身于道旁的丛林之众,借助草木遮挡住自己的身形。
  卫允领着白杨和五十亲卫,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还有两百骑兵,藏于一处高坡之后,冷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吐蕃主将和他的亲卫们。
  其身后只跟了三四百左右的残兵,其余的的数千大军,要么死了,要么重伤跑不动被俘,要么就是主动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
  大纛之下,吐蕃仅剩的残军之中。
  “咱们撤了出来有多少人?”吐蕃主将是个高大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子,头发有些卷曲,一声甲胄不似寻常士卒的样式,皮甲的外头还套了一层铁甲。
  “将军,方才末将匆匆数了一下,大概只有三四百人!”副将神色凝重的回道。
  “才三四百人?”吐蕃主将心里一突,原本就是一脸死灰的脸色,瞬间就变得没有半点生机,眼眸之中那股子谨慎的希望,也随着副将的话悉数湮灭。
  整整一万人马,就这么折损掉了,如此大败,只怕是回去了也要被主帅砍了!
  回头扫过身后惊慌失措的士卒们,周军的骑兵还在几百步之外,不过人数却不如一开始看到的那般多了,应当是分出了部分去绞杀那些没来得及撤出来的自家兄弟了。
  三四百人之中,除了那逃出来的数十轻骑,再加上吐蕃主将自身数十亲卫骑马之外,其余的二三百人尽皆都是步兵。
  可纵使只是数百骑兵,也不是自己这边一群被杀得四散而逃,一路溃败,早已吓破了胆,脑海之中只剩下逃命的三四百人能够抵挡的。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这便是此时此刻,吐蕃主将心中唯一的想法。
  可惜在周军的眼中,在蜀地百姓的眼中,他们才是贼寇,他们吐蕃人才是强盗。
  “将军,周军的骑兵对咱们紧追不舍,若是再这么逃下去,咱们身后那两三百兄弟只怕都得折损在周军的铁蹄之下!”
  副将的脸上满是担忧,语气透着浓浓的急切。
  轻骑追击步兵,原本就是十分轻松的事情,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
  吐蕃主将看了看前面的山林,沉声说道:“加快速度,咱们冲进山里,只要进了山,周军的骑兵便没了优势!”
  周军的骑兵没了优势,他们自身不也一样,胯下的马匹也等于废了,不过目前也只有这么一个法子了,否则的话,若是周军骑兵紧追不舍,他们纵使是骑着马儿,也未必能够逃脱。
  副将刚要下令,耳畔却骤然响起一阵熟悉的声音。
  那时弓弦震动发出的声音,而且数量绝对不少!
  副将下意识的抬头往上看,只见原本明媚的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密密麻麻的箭矢,将仅剩下四五百的吐蕃大军悉数笼罩。
  副将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愣在了马背之上,甚至忘了躲避。
  下一刻,这位副将连同他胯下的坐骑,悉数中箭倒地。
  吐蕃主将则是被他那多年战场厮杀养成的条件反应,救了一命。
  漫天箭雨落下,拿手中的兵器去格挡,还能够全身而退?
  那只能说你是开了挂了,在这种无差别的箭雨覆盖之下,人的反应再快,动作再灵敏,若是没有遮挡的东西,也只有死路一条。
  吐蕃主将第一时间翻身下马,将自己藏于马腹之下,箭雨落下,除了零星的几箭给他造成了一点轻伤之外,其余的箭矢悉数落在了他的坐骑身上。
  马儿发出一声哀鸣,无力的栽倒在地。
  可箭雨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第二波,第三波箭雨接踵而至。
  吐蕃主将当机立断的拉过一名中箭身亡的亲卫,贴着倒地的坐骑藏好,将亲卫的尸体挡在自己身上。
  待三波箭雨过去之后,整个山道之上插满了羽箭,哀鸿遍野,仅仅剩下数十人还幸运的站着。
  可吐蕃主将知道,这绝对还没有结束,他的眼中,已然再无半分生机,绝望的死灰盖住了他的眼眸,淹没了他的脑海,充斥在他的内心之中。
  推开亲卫的尸体,吐蕃主将挣扎着站了起来,鲜血沾满了他的全身,有他自己的,也有那个死去亲卫的。
  头发凌乱,就连步子都有些踉跄。
  忽的,眼前一道黑影闪过。
  吐蕃主将甚至还没看清是什么情况,就感觉一下子失去了重心,胸口处忽然传来一阵决裂的疼痛,好像有什么东西扎了进去一样。
  意识开始模糊,口中不断地呛出鲜血,混沌的眸子之中,目光开始变得涣散,瞳孔逐渐的失去身材。
  吐蕃主将嘴巴张了张,可脑海之中那仅剩的一点意识,也被如潮水般的黑暗悉数淹没。
  二百多骑兵,犹如九幽地狱之中踏出的死神,自坡顶俯冲而下,冲过战场,一柄柄朴刀在半空之上划过一道道宛若新月一般的刀光。
  溅射的血花如同烟花一样绽放,那数十个还勉强站着的吐蕃士卒,脖颈之上的那颗大好头颅应声而落。
  鲜血,犹如泉涌。
  早已埋伏在前方山道旁山林之中的一千步卒也冲了出来,他们职责就是打扫战场兼补刀,还负责把吐蕃士卒们的头颅都给砍下来。
  此战之前,主帅张千重早已下令,此战不要俘虏,所有吐蕃贼人一个不留,大周不需要俘虏,要用鲜血和死亡,让这些无法无天的吐蕃人明白,侵犯大周的代价。
  越是值此生死存亡之秋,态度就应该越强硬,手段就应当越酷烈,不止是让吐蕃人,还要让西夏人,让辽人,让大理还有交趾这些小国们都清晰的认识到,进犯大周的下场。
  卫允提议,既然要震慑,那就震慑的更狠一点,汉州之外的一万吐蕃大军,连同主将在内,把头颅给割了,就在汉州之外筑成京观,用以威慑吐蕃大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