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467

  卫允虽然有些微醺,脸颊有些微红,但其实并未喝醉。
  卫允刚刚走进外院,早已侯在堂中的立春便迎了上来。
  “三爷!”
  刚一走近,扑鼻而来的便是浓郁的酒气,瞧着卫允微红的脸颊,立春忙扶住卫允。
  “您这是喝多少,瞧这一身的酒气!灶上已然烧好了热水,三爷可要先去浴室沐浴更衣?”立春有个优点,就是做事情颇为周密严谨,知道卫允出去赴宴,家中早已备妥了一切。
  “那便先沐浴更衣吧!”卫允并未在花厅逗留,而是径直朝着后院的浴室而去。
  浴室之中,卫允刚解了衣服,踏入浴桶之中,立夏便端着一碗醒酒汤走了进来。
  “三爷,先喝一碗醒酒汤吧!润润肠胃!”
  另一边,长安城外,通往西北的官道之上。
  原本一片漆黑的夜色之中,忽然出现了十余个白点,好似萤火虫一般。
  可那白点还会移动,以极快的速度,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靠近。
  不多时,那白点逐渐放大,变成了几簇火焰,昏黄的火光之下,隐约可见有十几名骑士正打马朝着长安城而来。
  将近盏茶之后,十余个举举着火把的骑士在城门前勒马而停,露出了阵容。
  红色的披风之下穿着的是飞鱼服,马背一侧挂着的绣春刀。
  “终于到了!”
  为首的是个中等身材的汉子,望着眼前高耸的城墙,发出感慨。
  “走,下马入城!”
  汉子率先翻身下马,身后的十余个锦衣卫汉子立时便纷纷效仿,十余人牵马入城。
  ·············
  卫府,卫允刚刚沐浴更衣完毕,小白杨便跑了过来。
  “三爷,郭镇抚到了,如今就在前厅候着!”
  “这么快?”
  不怪卫允惊讶,他可是昨天刚到的长安,召郭淅庭来长安的命令发出去才四天,这家伙就到了?怕不是飞过来的吧?
  小白杨道:“郭镇抚一路快马加鞭而来,连晚饭都没吃,小的已经命厨房上了些饭食,此刻郭镇抚正带着几个兄弟用饭呢!”
  “走,去看看他们!”
  卫允带着小白杨到前厅的时候,郭淅庭正带着十几个兄弟狂吃猛塞呢,就跟饿了好些天似的,哪里还有半点形象可言。
  注意到走进来的卫允,郭淅庭赶忙放下手里的烧鸡,用衣袖擦了擦嘴边的油渍,一边快速嚼着嘴里得东西,一边推了推旁边的锦衣卫弟兄。
  十余个锦衣卫兄弟赶忙停下手里头狂往嘴里塞东西的架势,纷纷站了起来,准备出来给卫允行礼。
  卫允见状赶忙抬手道:“行了行了,都不用拘礼了,赶紧先吃吧!你们一路辛苦,先把肚子给填饱了再说其他!”
  “都愣着干什么,没听到指使的话吗?还不快谢过指使!”郭淅庭见一群家伙都愣住了,赶忙高声吼道。
  十几个锦衣卫兄弟这才恍然回神,冲着卫允齐声道:“谢指使!”
  卫允笑着冲他们摆手道:“赶紧先吃吧!”示意他们快坐下继续吃东西。
  郭淅庭则快步走至卫允身前,恭敬的行了个礼:“卑职郭淅庭,参见指使!”
  卫允看着他,问:“怎么?这就吃饱了?”
  郭淅庭揉了揉脑袋:“差不多吧,有个五六分饱足够了!”
  “四日前送过去的消息,至少也得两日才能到,你该不会是彻夜兼程,一路未歇吧?”
  郭淅庭露出个憨厚的笑容:“指使相召,卑职不敢有半点怠慢,唯有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免得误了指使的大事儿!”
  “行了!”卫允拍了一下郭淅庭的肩膀:“我看就你小子最机灵,既然已经到了,今晚就现在府里住下,我已经让人收拾出了厢房,要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下人!”

264章
三十万
  次日一早!
  饱餐一顿,又美美的睡了一觉的郭淅庭,神完气足的起了个大早。
  晨练结束,用早膳的时候,卫允便将郭淅庭叫到了跟前,喊他一块儿吃。
  立春备的早膳很简单,三碟小笼包,还是灌汤的,一盘大烧饼,两碟咸菜,还有一大盆肉糜粥,样式虽然不多,但量确是足足的。
  “淅庭呀!可知我为何忽然要召你来长安?”
  正吃着,卫允忽然问。
  郭淅庭摇了摇头:“属下愚钝,实在不知!”可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下,左手拿着烧饼,右手拿着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包一口就没了,然后又拿起调羹舀几调羹肉糜粥。
  郭淅庭只比卫允早半月离开汴京,两人自汴京一别之后还不到一月的功夫,卫允便召郭淅庭来了长安。
  “指使,您就别和俺老郭绕弯子了!有什么吩咐您直说便是!”
  卫允颇有些无语:“你这家伙,平时看着挺精明一人,怎么一到我这儿就不肯用脑子了呢?”
  “嘿嘿嘿!”郭淅庭咧着嘴笑,嘴里的馅饼和包子塞的满满的,“卑职这点儿小聪明在指使面前根本不够个儿,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卫允失笑:“你这小子,我看就是太久没挨揍了,皮痒痒!”
  如今张千均被调离了锦衣卫,去北地驻守,袁文绍奉旨坐镇汴京锦衣卫大营,率领黑甲军一营拱卫皇城,郭淅庭便是庆州黑甲军大营之中,地位最高者,黑甲军又不属于边军的编制,也只有在战时,官家亲自下了圣旨,边军的将帅才有资格调动黑甲军。
  卫允道:“我问你,上次官家下令让送过去的那两万吐蕃俘虏可安置妥当了?”
  郭淅庭道:“指使您就放心吧,这事儿卑职早就安排妥当了,按着指使您的吩咐,让这两万人自成一营,卑职已经将他们全部打散重组,分做了两部,各级军官也都是卑职亲自重新选拔的。”
  “不过············”郭淅庭却忽然话音一转,露出几分担忧。
  卫允看着他
笑道:“不过这些人终究是吐蕃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虽然将他们完全打散重组
却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够对我大周归心是吧!”
  郭淅庭道:“指使英明
这正是卑职心中疑虑所在!”
  卫允横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你道此番蜀地一战
吐蕃大军被打退之后就完事了?他们既然胆敢选择进犯我朝,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强如西夏都只能割地求和
更遑论区区一个四分五裂的吐蕃!”
  而且这一次进犯蜀地的
并不是吐蕃各部联军,仅仅只是西夏扶持的一方势力而已,八万大军,已经是那个势力的全部兵力。
  整整八万大军
如今折损了数万
被俘虏了两万,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逃窜至蜀地西北的各处山林之中,如今正在被卫允重组之后的蜀地各州府衙门追缴,能不能逃回吐蕃且还难说呢。
  当初与西夏议和之时,除了那几条两国之间的正式条款之外
还有几条附属条款,其中一条
便是将那被俘的两万大军吐蕃俘虏的家眷送至大周。
  “指使的意思是?”郭淅庭隐约已然猜到了几分。
  卫允道:“吐蕃诸部地处高原,环境恶劣
昔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便曾数次攻打吐蕃
却都因为士卒们不能适应吐蕃的环境
数次都无功而返
这才有了后边吐蕃的坐大。
  如今吐蕃虽然已经四分五裂,诸侯割据,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不论是西夏还是我们大周都没有对吐蕃出手!除了吐蕃的环境恶劣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得不偿失!”
  郭淅庭眨了眨眼,瞬间便想明白了个中的缘由:“吐蕃各部虽然割据,但实力都不弱,而且各部族虽然纷纷割据自立,然则那只是吐蕃内部的争斗,若是有外力介入的话,难保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共御外敌。
  而且吐蕃各部的实力都不弱,若是出兵攻打,势必要出动大量兵力,所耗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吐蕃本就苦寒,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战后所得,还不一定能够填补大军消耗!”
  卫允满意的点了点头:“说的不错,那你再说说,现如今于我朝而言,吐蕃境内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郭淅庭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忽的眉心骤然舒展,脸上露出笑容,身子前倾,把脑袋朝着卫允凑了过去:“可是百姓民众?”
  卫允嘴角上扬,抿成了一条缝:“看来你小子还没把我的话给忘了!”
  “嘿嘿嘿!”郭淅庭又露出个憨笑,说道:“指使的每一句话,卑职都当成圣旨一样牢牢的记在心里,时时拿出来揣度,方才卑职便是想起指使的那句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
  卫允道:“那今日本指使便再教你一句!”
  “卑职洗耳恭听指使教诲!”郭淅庭那是一脸的期待。
  卫允却不慌不忙的抬起手,伸出四根手指:“就四个字,以夷制夷!”依云一字一句的说着!
  郭淅庭听了却忽然一愣,口中喃喃低语道:“以夷制夷?”
  郭淅庭本就不笨,这四个字,再加上方才卫允的那些话,一起这段时间卫允让他做的那些事情,先是一改往常对敌国俘虏的处置方式,既没有用他们向吐蕃换取赎金,也没有将其送去做劳役。
  反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还特意从官家那边要了个恩典,打算收编了那两万吐蕃俘虏,原本官家还是有些犹豫的,可耐不住卫允的哭诉的,什么这次大战,黑甲军损兵折将之类的,官家被卫允折腾的不耐烦了,左右也不过是两万俘虏,卫允想要,那给他便是。
  左右这次战役之中,真正的大头是在西夏那边,五百多万两的白银,每年五百匹的战马,还有陕西边境沿线割让的州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