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67

  大卫氏点了点头,小豆丁却忽然冒了出来,走到卫允的身边,仰着小脑袋看着卫允,糯糯的问:“小舅舅,书院是什么?明儿也要去!”
  卫允站了起来,弯下身子,挽住小豆丁的腰,一把就把小豆丁举过了头顶。
  “明儿要读书的话,舅舅说了可不算,这事儿还得问你阿娘和爹爹!”
  小豆丁被举得高高的,当即就乐呵呵的笑了起来,手舞足蹈的完全忘了自己刚才说的话,银铃般的笑声带着极浓厚的感染力。
  大卫氏笑着道:“我已经开始在教明儿背千字文了,这丫头记性好,也聪慧,不过十几日的功夫,就已经记住了许多字!老爷也说了,等日后家里的几个姐儿再大一些,就专门请一个夫子来家里教几个姐儿读书。”
  不论是大卫氏还是小卫氏都被卫秀才教的很好,只是卫秀才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后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教导卫允上面。
  所以两姐妹虽然知书达理,但读过的书也并不算很多。
  两姐妹又说起了话,卫允便抱着小豆丁去了院里,和小豆丁嬉戏了一会儿。
  两个约莫在舒兰院里头呆了半个时辰左右,便告辞离开了,毕竟大卫氏只是一方妾室,两人也不好在盛府逗留太久。
  不过临走的时候,小卫氏还给大卫氏留下了一个荷包,荷包里头装的有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大概二十多两左右的碎银子,还给她留了话。
  万一要是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差人去城南大街的卫家食肆带话。
  若不是如今家里的钱都用在了肥皂作坊和榨油作坊上面,小卫氏定然不会只留下区区七十两的银子,大卫氏在这深宅大院里头,若没有电傍身的银子打点仆役下人,只怕日子不会太好过。
  一家人从盛府离开之时,王大娘子还送了不少的回礼,有自家厨司做的几盒月饼,还有一些盛家自家庄子上产的水果,还专门差人送来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本盛紘亲自批注的春秋。
  当然了,还说了许多客套的话,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出了盛府,一家三口便直接回了南城大街的卫宅,小卫氏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的好菜。
  还取出了一小壶丁健新研究出来的稻花酿,夫妻两个都喝了一点,卫允因为还没成年,喝酒不利于身体发育,所以就只能把心思都扑到了桌上丰盛的菜肴上面。
  大快朵颐。

029章
小试牛刀,二姐有孕
  盛府一行,卫家人在盛紘和王大娘子的心里都留下了些许印象。
  当然了,卫允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虽然进了青檀书院,但毕竟还是一个没有功名的白身。
  盛紘最多也就是多把自己当成一个还算聪慧的孩童,并不会多看一眼,倒是秦玉章这个夫子的分量,在盛紘心里定然有不俗的分量。
  不过在卫允还没有考取功名之前,卫允在盛府,在进士出身,如今作为扬州通判的盛紘面前,依旧没有半点话语权。
  或许在盛紘的眼中,卫允,亦或者说卫家,和他治下的那些普通百姓并无太大的区别。
  大卫氏只是个小娘,或许在盛紘心中的地位会提升那么一点点,但大体上,却依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小娘永远都只能够是小娘,就算是王氏不幸去世了,盛紘只会另聘闺秀为妻,而绝不会将一个小娘推到当家主母的位置上。
  不止是大卫氏,纵使是那个他爱了十多年,一直放在心尖子上,生怕收到半点苛责磨难的林小娘,亦同样如是。
  因为这便是礼法,盛紘只要还想继续做官,只要还想在这个礼法等级森严的社会风风光光的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遵守的礼法。
  说到林小娘,作为一个没有娘家可以依靠,没有兄弟姐妹帮扶的女人,能够以小娘的身份在盛府之中,和拥有偌大一个王家作为后台,又有正妻,当家主母的身份作为底气的王大娘子分庭抗礼。
  一个小妾做到她这个份上,可算是极厉害的了,不仅仅源于盛紘对她爱和纵容,更重要的是她足够的聪明,能够恰到好处的将盛紘的心捏在手中。
  大卫氏若是想要在盛家安安稳稳的生存下去,首先一点,就得站对位置,其次,就是得拥有更多的底气和话语权。
  这样的底气,要么就是来源于自己的儿女,要么就是来源于身后依靠着的娘家。
  至于盛紘的宠爱?
  盛紘的心里已经住下了一个林噙霜林小娘,又怎么会把大卫氏装进去。
  如今他宠爱的大卫氏,不够是因为大卫氏的容貌娇美,性子和善,且知书达理,从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嘛。
  大卫氏不是林小娘,纵使在颜色上面还要胜过一筹,但再美的容貌,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再新鲜的美人,男人也总会有腻了的那一天。
  而如今盛紘这种宠爱,这种偏疼,都是有保质期的。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又是两年,卫家的肥皂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整个江南地区,只要是稍微大一些的地方都有肥皂的影子。
  卫家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
  这一年,卫允十二岁,虚岁已经十三了,到这方世界也有两年多了,而且还报名参加了二月的县试。
  古人为父母亲长守孝其实细算下来是二十七个月,从卫允九岁哪年的十月份,卫秀才去世,一直到今年的大年初一,卫允已经守满了二十七个月的孝期。
  刚过完年,卫允的夫子小秦秀才就提出了让卫允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县试。卫允本就打算今年下场,自然不会拒绝。
  书院出面,由书院之中的廪生同窗替卫允作保,卫允自己弄好了五童互结保单,就是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
  卫允便带着这两份保单,去府城的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以及三代的履历。
  这些都是科考必须要走的流程,为的就是防止出身家不清白,冒名顶替、或者是考试作弊的现象,以维护科考的公正。
  县试是科举一途的第一场考试,府城的县试共有五场,从二月十五开始,一直到二月十九,每日一场,从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
  县试考的的东西很简单,基本上只要没有错别字,文章通顺便能考过。
  以卫允的学识,过的自然没有半点压力。
  紧接着便是四月的府试,只要过了府试,那便是童生了,也只有成了童生,才能真正的算是读书人,才能拥有真正考取功名的资格。
  府试有两场,分别定在了四月初九和四月十二。
  虽然知道卫允学问不差,而且他自己也是胸有成竹,但小卫氏和丁健却还是很紧张。
  有那么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说的就是这夫妻俩现在的状态。
  四月初八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卫允便准备带小白杨出去逛逛,在消食的同时顺便散散心。
  可小卫氏却喊住了卫允:“允哥儿,你这是准备上哪儿去?”
  卫允转身看着他,眨了眨眼:“出去走走啊!”
  “什么?”小卫氏立马就炸毛了:“明儿府试就开考了!你现在还要出门?”
  卫允的微笑之中流露着些许无奈,摆摆手道:“二姐!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府试吗!你放心啦,我心里有数的!”
  一贯都是卫允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小卫氏却罕见的没有顺从,而是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沉声道:“不行!今儿晚上你就在家给我好好待着,没事做的话就去书房看会儿书,不准出门!”
  额!
  卫允有些惊讶于小卫氏的反应,但转念一想,在这个时代,科举可是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是寒门子弟想要出头的唯一出路。
  而且,不同于县试,府试只要一过,卫允便是童生了,卫家也就能重新回到读书人家的行列之中。
  这于无比看中卫家声明清白的小卫氏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卫允赶忙妥协道:“好好好!我听二姐的就是,不出去了,不出去了,小白杨,咱们这就去书房看书,二姐你快别生气了,好好和姐夫吃饭啊!”
  “姐夫,你别光坐旁边看戏啊,你也帮着劝劝我二姐!这可是你媳妇儿,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好!”
  现在这个情形,小卫氏已经化身成为丁卫两家地位最高的人,没有之一,曾经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卫允,如今也只能默认被她爬到了头上,不敢有丝毫的违背和反驳。
  卫允说罢便带着小白杨往前院的书房去了,既然不能出去,那就去书房和小白杨下下五子棋,虐虐菜来放松放松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卫氏看着卫允离去的背影,心里头还是有些不放心,连吃饭的心情也没了,拿起帕子擦了擦嘴,就要起身去追卫允。
  旁边伸出一只大手,握住了小卫氏的手腕。
  “你拉我干什么?”
  丁健忙柔声道:“饭都还没吃完,你这又打算干嘛去?”
  小卫氏道:“我去看着允哥儿,别待会儿他趁我不注意又跑出去了。”
  “行啦!你先坐下,先坐下再说!”丁健也站了起来,一手握着小卫氏的手腕,一手搂着她的肩膀,将她安抚回了凳子上。
  “允哥儿又不是小孩了,况且他素来是个有成算的,他既然答应你不出去那就绝不会出去的,你就放心吧,先把肚子给填饱了。”
  一旁的刘嬷嬷也走到小卫氏身侧,劝着道:“二姑奶奶,二姑爷说的是,小主君是个有心里成算的,您该相信他才是,况且您现在可是双生子的人了,就算您不想吃,可您肚子里的还是也是要吃的。”
  丁健极温柔的附和道:“娘子,现在你肚子躺着的可是我丁家未来的希望,是我们的儿子,日后我们老丁家可是要靠他来继承香火的,你可不能饿着他!”
  “什么儿子呀!这都还没影呢,万一生出来是个女儿呢?”小卫氏白了丁健一眼,脸上却出现了一缕娇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