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7

  在林子里头寻摸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让卫允找到了一点野生动物的痕迹。
  招呼着丁健:“姐夫,这儿有些野鸡的走过的痕迹,咱们顺着这些痕迹摸过去看看!”
  说是痕迹,其实也不过是几个惨留下来的脚印,和几坨鸡屎罢了。
  二人顺着踪迹往前寻摸了大概三十多步的样子,眼神极好的卫允,便在一簇已然枯萎了的荆棘丛后,发现了两只野鸡的踪迹。
  伸手拦住了丁健,卫允偏着脑袋,小声道:“姐夫,我左,你右,三息之后,一起出手!”
  “好!”
  两人一左一右,弓着身子,压低了脚步,尽量降低自己一动所发出的声响,免得惊了那两只山鸡。
  三息时间一到,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拉弓射箭,弓弦震动,箭矢撕裂空气,转瞬便到了两只野鸡的身上。
  两箭皆中,两只野鸡被具大的力道带出去老远,扑腾着翅膀想要挣扎,可箭矢入肉,已然泯灭了它们绝大部分的生机。
  “好家伙,这一只看起来起码的有四五斤吧!这大冬天的,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长成这样的。”
  卫允捏着下巴,看着丁健把两只野鸡绑到腰间,若有所思的道:“姐夫,野鸡一般都有领地意识,咱们在附近找找,看能不能找出他们的窝,说不定还会有野鸡蛋或者小鸡呢!”
  丁健眼睛一亮,一口就应允了下来,两人分开以方圆二十米的范围内进行搜寻。
  果不其然,半刻多种后,丁健的额欢呼声响了起来:“允哥儿,我找到了,你快来看!”
  “找到了?有什么?”卫允也只是推测,没想到竟然真的找到了。
  丁健蹲在地上,扒拉着草丛,憨笑道:“有七个野鸡蛋呢!”
  卫允眼睛一亮,竟然有七个!大丰收啊!
  可惜两人都没有带背篓,鸡蛋这东西又易碎,不好随身携带。
  “这样,姐夫,咱们先把鸡蛋藏好,做好记号,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再过来,把鸡蛋带走!”
  “好,听你的!”
  现在丁健对于卫允这个小舅子是越发的佩服。
  两人在林子里又逛了大半个时辰,可惜什么都没发现,绕回去取了那窝野鸡蛋之后,便回了家。

006章
考入书院,贩卖豆芽
  两人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申时末,也就是下午五点多左右的样子,冬日白昼较短,基本上申时三刻左右天就开始黑了。
  看着两人平安归来,小卫氏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看着两人的目光却依旧带着埋怨和责怪。
  “二姐快看,我们今儿打到两只野鸡呢,一只用来红烧,一只用来炖汤,再加点干蘑菇,最是滋补了,待会儿二姐多喝点,好快点给我生个大胖侄子!”
  卫允拉着小卫氏的手臂,献宝似的说。
  “你这臭小子,就知道打趣我!”伸出手指,在卫允的额头上按了一下,小卫氏秀丽的脸上,还是爬上了几缕红霞。
  丁健揉了揉后脑勺,憨笑着道:“我先去把这两只山鸡给收拾了!”
  说着直接进了灶房,准备杀机取血腿毛了。
  小卫氏忙跟上去:“我来烧水!”
  卫家灶房很大,灶台上面有两个大锅一个小锅。
  夫妇两人分工明确,配合十分默契,根本不用卫允帮忙。
  没多久一顿香喷喷,热气腾腾的晚饭就上了桌。
  原本卫允制作弓箭目的,是为了看看能够为家里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但没想到自家姐夫烧了半个多月的碳,直接就拿回来四两银子。
  自家二姐也是个厉害的,年前的两个月里头,跑了三趟扬州城,把她积累下来的不少绣活都卖给了秀坊,也带回来五两银子。
  再加上年前大卫氏留下的那五两银子,出去买年货花了三两五钱,如今卫家总共有十两五钱银子的存款。
  还没算上库房里头的那两千多斤稻谷,以及后院那五分菜地里头种的一地的菘菜(白菜)和萝卜。
  卫允也就歇了打猎挣钱的心思,危险性高不说,收入还不稳定,万一要是遇到个大的猎物,说不准就把自己的搭进去了。
  所以卫允现在纯粹就是把打猎当做一项锻炼的活动,平日里和丁健也只在村子附近五六里的范围内转悠,从不深入。
  只是这样子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人的收获很少。
  接下来的几天,卫允基本上每天都会拉着丁健跑去青牛山边缘转一转,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点收获,有时是一只野鸡,有时是一两只野兔,也时常空手而归,稍大的野味从没有看到过。
  正月十六,元宵刚过,卯时初刻,出过早饭之后,卫允和丁健便在小卫氏的催促下,坐上了自家的牛车,朝着扬州城去了。
  就是养在后院的那头小母牛再加上一辆木板车,没有棚子。
  虽然牛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但依旧很颠簸,卫允坐在板车上,屁股蛋子有些酸痛,卫允索性直接跳了下去,步行走在牛车的一侧。
  驾车的自然是姐夫丁健,一路上,也有不少人也是奔着扬州城去的。
  卫家的牛车坐了卫允和小卫氏之后,还有不少空间,便搭了几个同去扬州城的村民。
  一个人收两文钱的车费,三十多里的路,也并不算高。
  想要念书,自然要给先生送上束脩,腊肉这些家里头都有,可一些干果家里头却没有多少,还得去扬州城里采买。
  辰时三刻,牛车到了城郊的青檀书院,元宵一过,书院便复课了。
  隔着院墙,也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郎朗读书声。
  门房禀了先生,便带着三人,提着束脩,进了书院。
  迎接几人的是一位三十多岁,蓄着一缕山羊须的中年人,身材不高,有些瘦弱,长得倒是不错,身上还有这一股子浓浓的书卷味。
  “这位是便是书院的小秦夫子!”门房介绍道,“夫子,他们是来送孩子进学的!”
  卫允对着秦先生拱手一揖,朗声道:“稻香村卫允,见过先生!”
  秦先生诧异的看着卫允,道:“稻香村?姓卫?莫非你们是卫秀才的家眷?”
  卫允道:“回先生,您口中的卫秀才,正是先父!”
  秦先生点了点头,目光在卫允的身上打转,道:“我与令尊曾有过几面之缘,他的才学我是知道的,中举于他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哎!可惜了!”
  提及卫父,小卫氏夫妻二人的脸上皆露出一抹悲意,卫秀才的文采其实很不错的,已然足够去考举人了,可惜后来家里头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
  先是妻子徐氏过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和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卫允,为了操办妻子的后事和照顾年幼的子女,卫秀才错过了当年的秋闱。
  然而好不容易等到了三年之后的秋闱,卫秀才自己却倒下了,这一病又是三年,终究还是没有熬过去。
  小卫氏道:“先生,先父生前就想把允哥送入书院学习,可惜三年来先父一直卧床不起,也只能将此事押后,先父在世时一直将此事引以为憾。
  临终之前,将此事托付于小妇人,小妇人便想着将允哥儿送入书院之中,以慰先父在天之灵,还望先生成全。”
  秦先生捋着胡须,看着朴素的夫妻二人,还有略有些瘦小的卫允,叹道:“你倒是有心了!”
  又对卫允道:“我虽与你父亲有旧,但却并不会因此徇私,你若是想要入书院的话,只能靠你自己!”
  卫允不卑不亢的躬身拱手,道:“学生明白,请先生赐教!”
  “这性子倒是沉稳,不错!”秦先生点了点头,道:“尔今岁几何?”
  卫允:“回先生,学生今年十岁!”按照古人的算法,翻了年,卫允便算是十周岁,虚岁十一。
  秦先生:“读过哪些书?”家里有一个秀才的老爹,还想要送来书院,自然是启蒙过了的。
  卫允道:“读过论语,大学,中庸,还有部分左传的内容!”
  这一下倒是轮到秦先生惊讶了:“哦?可是令尊所授?”略有些诧异的看着卫允。
  卫允摇了摇头:“父亲只教过学生几篇论语便病倒了,后面的都是学生在闲暇之余自己读的,只读了个囫囵,不知其中真意!”
  卫允的回道,秦先生倒是颇为满意,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心态还算不错。
  接下来,秦先生便从这几本书中挑了几篇文章让卫允背诵,卫允一一倒背如流。
  又从论语之中抽出一条,让卫允当场作文,半个时辰之后,这位小秦夫子看着卫允的文章,端正的字迹,整洁的试卷,点了点头,欣然收下了这个学生。
  送上束脩,除了那些个腊肉干果之外,还有每年五两银子的费用,笔墨纸砚这些基本的东西还要卫允自备。
  那可是五两银子,有些穷苦人家一年到头都挣不到五两银子,可见在这个时代,读书之贵,便将无数寒门子弟,拦在了门外。
  不过这五两银子也包括了卫允在学院之中的吃住,书院之中有宿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