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67

  刘嬷嬷忙道:“主君放心,老婆子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是在大宅院里头做过许多年的,眼睛亮堂着呢!定然将大姑奶奶照顾的妥妥当当的!”
  “有嬷嬷在,我自然是放心的!”卫允满意的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对了,大姐姐身边的那个小蝶,嬷嬷觉得怎么样?”
  刘嬷嬷道:“小蝶姑娘是个忠厚老实的,也没什么其他的心思,对大姑奶奶也足够忠心!主君是想··········”
  卫允点头道:“既如此,那就劳烦嬷嬷多提点提点她,再挑出几个忠心能用的,一道调教了,嬷嬷毕竟不是盛家之人,日后还是要回咱们卫家的,到时候大姐姐身边也需要几个忠心得用的人!此事便劳烦嬷嬷了!”
  刘嬷嬷福身一礼,沉声道:“老奴记下了!主君放心便是!”
  卫允道:“那就先这样吧,嬷嬷先去忙!若有什么事情,着人去回家通报一声便是!”
  “是!老奴告退!”告退自然不是退下,而是回到大卫氏的身边,照看大卫氏去了。
  说实在的,当初卫家能够买到刘嬷嬷,当真是捡到宝了,原本就是在官宦人家的当家主母身边做管事嬷嬷的,能写会算不说,见识也不低。
  对于后宅那些个妻妾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得争宠,使绊子,下套,栽赃嫁祸什么也算是见惯了的。
  把她放到大卫氏的身边,也算是对大卫氏安全的一重保障。
  一盏茶之后,小明兰那边也收拾停当了,一家人便出了盛府,坐上了卫家的马车,回稻香村的卫家老宅去了。
  自三月十二的殿试之后,等到十五放榜,再到觐见元祐帝,受封官职,打马游街,琼林宴等零零总总的一共花了卫允不少的时间,一直拖到三月下旬,卫允才坐上商船赶回扬州。
  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路上,再加上前面连续几天的忙碌,直到如今四月中旬才登上盛府的门。
  卫允共有三个月的假期,那就是六月中旬便要去翰林院报道,但肯定得提前一些时日动身,不能把时间卡的太紧,如今已然是四月底,所以卫允必须在五月中下旬左右就得动身北上了。
  在扬州约莫还能待个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不知道能否赶得上大卫氏临盆。
  毕竟古代不似现代,没有那么多先进的设备,无法准确地预估妇人的产期,最多也就是估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时间。
  当然,或许也有那种能够靠把脉就推算出准确时间的神医,不过卫允从来没有见到过罢了。
  小明兰被卫允接去卫家,可不是享受去的,而是卫允决定,要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头,传授给小明兰一些基本的保命手段。
  第二天辰时一刻,卫允就拉着小明兰和她的贴身丫鬟小桃开始基本的锻炼,卫允也不强制要求她们非要运动到什么程度,就只是带着两个小丫头满院子的乱窜,直到把两个小家伙都累的气喘嘘嘘,大汗淋漓。
  然后就手把手的教她们打起了军体拳,刚开始小明兰还有几分兴趣,但练久了,难免有些懈怠,毕竟怎么也是官家的小姐,虽是个不受宠的庶女,但平时也算是锦衣玉食,吃穿不愁,不需要自己动手的。
  最后还是卫允提出,若是她们学的让他满意的话,下午就带他们出去抓泥鳅!
  一提起抓泥鳅,小明兰那两只大眼睛便如同璀璨的星辰一样,瞬间就亮了起来,当即便喜滋滋的吵着要和卫允学拳。
  别看两个小丫头年纪小,但学起东西来可半点都不含糊,军体拳虽说简单,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
  两个小丫头里,明兰的身体有些柔弱,并不如农家出身的小桃健壮,但她的脑子却很灵活,继承了大卫氏的聪慧,记性也好,学起来上手极快。
  小桃虽然看着愚笨,但骨子里头却有一股子韧性,毅力要远胜娇生惯养的明兰,而且态度极好,学习起来十分专注,虽不如明兰聪慧,但卫允却认为小桃要比明兰更加适合学武。
  而且明兰的体格有些较小,身体不如小桃健壮,小桃出身农家,自小便是干活长大的,被卖入卫府之后也一直没有停下来过,力气自然也要比明兰这个大小姐大上许多。
  总之二人各有各的优点,而且在学武上面,都比较有天分。
  卫允觉得小桃的性子和郭靖有些类似,但却有不似郭靖那般圣母和迂腐,只是自己没有主意,缺少主见,习惯了依靠明兰。
  到了午时左右,两个小家伙已经将一套军体拳学个了三分之一,当然,只是记住了招式,能够模仿出来,距离真正的学会,还差着好几个春秋呢!
  吃过午饭,待午时过去,小明兰从午睡之中醒来,卫允便按着上午得约定,带着两人去了田里,如今正值四月中旬,秧苗还在秧田里头茁壮的生长,许多农田都是刚刚耕过,有些已经从水渠里头引水进去浇灌了。
  但还是有些尚未耕过,还处于干涸的状态,而且小河边上还有好几处小池塘,池塘边也堆积着淤泥,还有水渠的一部分地段,都可以挖到泥鳅。
  卫允和小白杨将柚子大小的小竹娄绑在小明兰和小小桃的腰上,带着换上粗衣的主仆二人,兴高采烈的出了卫家。

057章
突然发作,大姐产子
  一出了卫宅的大门,小丫头就跟脱了缰的野马死似的,撒着欢的跑了起来,似乎忘记了上午得疲累,可怜傻傻愣愣的小桃,只能迈着与明兰差不多的小短腿,边追边喊:“姑娘,姑娘,你跑慢点,等等小桃!”
  卫允也不说她,而是带着白杨紧跟在两个小丫头身后。
  自此,每日上午,卫允和小白杨带着两个丫头在家里头习武,下午的时候,就带他们满稻香村的乱跑,上山打猎,下水抓鱼,爬树掏鸟蛋,田里挖泥鳅,反正就是尽情的释放她们的汗水,用来作为她们上午练武的奖励。
  到了晚上,卫允将两个小丫头带进了书房,也不教那些经史子集,而是说起了故事,什么哪吒闹海,西游记,封神演义。
  不过却有几个条件,两个小丫头必须要和卫允学一个时辰的数学,从九九乘法表,到基本的加减乘除,可惜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不然卫允就把高中以内的数学全都教了。
  第六日的时候,天气越来越暖,卫允估摸着时间,下午时分,和小白杨带着两个小丫头来到小河的上游,一个水深最多只到他腋下位置的区域。
  而且因为水湾的缘故,稻香村附近稍微深一些的地方,水流都不湍急。
  卫允抱着小丫头,小白杨抱着小小桃,来到了小河中间的位置,各自教起了两个小丫头游泳。
  不得不说,好动就是小孩子的天性,而且似小明兰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害怕两个字该怎么写。
  被卫允扶着腰,放到水里就使劲儿的扑腾,弄得水花四溅,飞到卫允的脸上,身上,头发上,若不是卫允呵斥的话,只怕小丫头都要和小小桃打起了水仗。
  卫允先教了小丫头一些基本的动作,然后便扶着她的腰,让她自己在水里狗刨起来。
  不得不说,狗刨式学起来真的简单,陆陆续续学了不到一个时辰,小丫头和小小桃竟然就都学会了,虽然还十分生疏,时不时还会呛一两口水,但基本上能够不需要人扶着,就能在水里移动,而不至于一个劲儿的在那扑腾。
  四人从水里头出来的时候,手脚都泡的有些发白了。
  接下来几天,卫允又陆续教了小丫头一些其他的游泳技巧,并且开始有意识的训练主仆两的憋气功夫。
  水下憋气和水上捂着嘴憋气可完全是两码事儿,两个小丫头对于游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甚至不需要卫允和白杨督促,就卯足了劲儿在那儿学。
  五月初,到了插秧的季节,如今卫家在稻香村的那三十六亩田自己种,没有佃出去,并不是和许家的关系坏了。
  而是许家紧跟着卫家的步伐,也慢慢富了起来,建起了新房,置了田产,已然不需要再靠佃别人家的地种,来维持生计了。
  而且如今卫家的下人也多,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打理那田地,不需要小卫氏和丁健亲自动手了。
  许家的老三许毅,脑子活络,知道卫家的肥皂作坊里头每段时间都会堆积出大量的边角料,虽都是些碎料,但却不是不能用。
  许毅找上了卫允,想要买下那些边角料,拿去周围的村子里头去卖,卫允也不吝啬,他既然有这个眼光,自然不会介意推他一把,便便宜卖给了他。
  卫允见他机灵,勤奋努力又好学,便聘请他到卫家来做了个管事,帮着处理肥皂的对外事宜,许家出了个许毅,日子自然过得越来越好。
  时间过得飞快,小丫头转眼便在卫家呆了将近一个月,不论是军体拳还是卫允的辛酉刀法,亦或者是游泳,都学得似模似样的。
  五月初九上午,一匹快马,马上坐着一个家丁打扮的年轻男子,自府城的方向而来,一路疾驰,进了稻香村,停在了卫家老宅的门前。
  “我是城里通判盛家的,过来报信的,今日辰时三刻之际,卫小娘忽然发作了,大娘子命我来通报一声,让探花郎和卫娘子赶紧带六姑娘回去看看!”
  门房自然知道自家的大姑奶奶在通判大人府上做妾,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忙招呼那小厮进去暂坐,吃茶休息,自己则赶忙进府通知家里的主子。
  此时,卫允正在自己院子里头带着小明兰和小小桃练习辛酉刀法,两个小丫头手里头拿着的都是卫允亲自削成的小木刀。
  忽然,门房小厮急急忙忙的跑进来,大声喊道:“主君,主君!盛家来人说,大姑奶奶今儿一早发作了,让您赶紧带着表小姐回盛府看看!”
  “什么!”卫允收刀而立,道:“白杨,你去通知二姐,立秋,立冬,你们俩赶紧带着明兰去换衣服,有财去通知于伯和金喜,让他们准备好车马!”
  卫允虽然心中同样焦急,但表现得却依旧十分镇定,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就算他着急忙慌的赶去盛府,也帮不到大卫氏什么。
  众人纷纷领命退去,小明兰虽然不知道发作是什么意思,但看到卫允脸上的严肃之后,便自发变得十分乖巧,很是自觉地拉上小小桃,跟着立冬和立秋两个丫鬟回去换衣服。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平静的卫家,因为大卫氏发作的消息传来,立马就变得忙碌起来,丁健因为今日去几个田庄里头巡查去了,小卫氏只能让人去通知他,将双胞胎交给了奶娘照料,自己则带着大丫鬟丁香,提着裙摆,一路小跑着坐上了马车。
  卫允和小白杨骑在马上,把小明兰和小小桃塞进了马车里头,和小卫氏作伴:“二姐,我和白杨骑马先行一步。”
  又对着赶车的金喜叮嘱道:“金喜,你赶车不要着急,不要求快,不要管我二姐怎么催促,你都不要理会,一定要稳住,保证他们的安全,记住了吗!”
  “主君放心,小的记住了!”
  高速行驶,不论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卫允知道小卫氏的性子,知道大卫氏已然发作,临盆在即,定然会忍不住催促金喜加快速度。
  所以卫允才会特意如此叮嘱金喜,卫府之中,虽然平时都是小卫氏在执掌中馈,但家里从上到下,从官家到小厮,都知道卫允才是卫家的主君,卫家所有得荣华富贵,都是卫允带来的。
  所以一旦卫允和小卫氏在某些事情上出现了分歧,他们自然都是听卫允的。
  府城江都,城门之外,两个骑士自远处官道之上纵马疾驰而来,当先的那人,一身青色长袍,看年龄不过十五六岁,后面还跟着一个书童打扮的小子,年龄也差不多。
  守门的兵士蹙起了眉头,心道猜测这又是哪家的纨绔公子,为何以前没有见过,周遭进城的百姓也纷纷避让,生怕惹祸上身,平白遭受无妄之灾。
  没办法,这就是常态,等级森严的社会常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论是在哪一个朝代,都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
  好在江都城内的官道十分宽敞,行人行走一般也都是靠在两边,下意识的避过大道中间,免得冲撞了那些出行的贵人。
  大卫氏临盆在即,卫允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只想着快些,快些,在快一些!
  其实卫允的心里明明知道就算是他去了也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就是迫切想要去守着大卫氏,想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大卫氏和腹中的孩儿平安顺遂。
  三十里多的路,快马加鞭,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卫允和白杨便勒马停在了盛府的角门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