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67

  方才卫允说的那些,一字一句,没有半点夸张,英国公带着国公世子,也就是他的大哥,常年驻守边疆,对于边军的情况,没有人比他们张家更了解了。
  可正是因为了解,才会觉得更加的无奈。
  明明有此等如此有效的强兵之法,却无法将之推广,只能将其束之高阁,如何不令人惋惜。
  最后,对美好未来所有的憧憬,所有的梦幻,都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哎!大人说的是,是下官思虑不周!”张千钧冲着卫允拱拱手,有些低落的道,脑袋也低着,眼睛看着身前的桌案,愣愣出神。
  这时,袁文绍走了进来。
  “卑职见过指挥使大人,见过副指挥使大人!”袁文绍恭恭敬敬的朝二人行礼。
  卫允抬手道:“无须多礼,坐吧!”
  “多谢大人!”袁文绍径直走到卫允的右手边坐下。
  卫允道:“既然人已经来齐了,那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话音一顿,目光扫过两人,愣神的张千均也回过神来,看着卫允。
  只听卫允道:“方才千钧已经和我说训练的进度,你们做的不错,我很满意!”
  二人齐齐谦虚道:“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卫允抬手又道:“我这次来,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咱们北镇抚司的规模,也是时候该扩大了,这事儿我已经禀告过官家,官家也同意了,如今宁远侯刚刚去了蜀地,咱们北镇抚司在这大营里头训练了这么久,也该是时候出出力,让官家,让满朝文武,都看看我们北镇抚司的实力!
  如今是十月中旬,距离过年也只剩下两个多月,我的要求不高,新年之前,咱们北镇抚司,至少要有两个千户所的编制,并且训练不能落下!能不能办到!”
  卫允的声音并不高,但却好像带着一股振奋人心的奇异力量一样。
  张千钧和袁文绍对视一眼,一齐高声应道:“能!”明亮的眸子之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卫允幽幽道:“咱们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一同成立,可如今南镇抚司已然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世人只知咱们锦衣卫的南镇抚司,却不知在这大营之中还有一个北镇抚司。
  我已与官家说定了,若是新年之前,宁远侯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那便让咱们北镇抚司去一趟蜀边,帮助宁远侯查清此次边境动乱的原因!”
  张千均眼睛骤然一亮,惊喜的道:“大人,当真让我们去蜀边?”
  卫允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你就别想了,你是必须要留在汴京了,到时候南镇抚司的事情,还有新人们的训练,都得你这个副指挥使亲自把控!”
  张千钧的脸立马就耸拉下去,一脸的生无可恋,精气神像是都泄掉了一样。
  将目光看向一脸正色的袁文绍,道:“文绍,此事还得你来领头,不过我也不是那种霸道的人,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去还是不去,你自己决定!”
  袁文绍抬眼迎着卫允的目光,“属下······”
  却被卫允抬手制止了:“你无须现在就回答我,如今距离新年尚早,你还有时间考虑!若去蜀边,个中危险,没人可以预知,说不定便会有性命之忧,此事,你还需仔细斟酌一番!”
  袁文绍嘴巴动了动,感激的道:“多谢大人体谅!”眸光忽明忽暗。
  一旁的张千均仍旧是面色颓然,他本以为入了锦衣卫,自己就可以随着北镇抚司一道离开汴京了,不成想还是一样,只能窝在汴京。
  卫允看着张千均,没有去劝导,也不知该如何劝导,少年热血,向往边疆,向往着建功立业,再正常不过了。
  只听卫允继续道:“接下来说第二件,自今日起,文绍升为千户,负责这一次北镇抚司扩张,招收人员的事宜!文绍,此事说起来容易,可真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袁文绍先是一喜,随即脸色变得十分严肃认真,对着卫允拱手道:“请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尽所能,定不让大人失望!”
  卫允满意的笑了笑,抬手示意他无须多礼。
  至于张千均,额!还是颓丧着一张脸,一脸的生无可恋,幽怨的看着卫允,好似卫允把他如何如何了一样。

094章
相约樊楼
  “还有第三件事儿!”
  张千均和袁文绍立马竖起了耳朵。
  卫允见两人一副正经八百的模样,不禁失笑道:“你俩不用紧张,不是公事,是私事,今日寅时三刻,我在樊楼设宴,宴请一位………”说到这儿,卫允话音忽然一顿,然后才道:“一位朋友,想叫你们二人一起,热闹热闹!”
  卫允笑着问张千钧:“对了千钧,你今晚可有空闲?”
  私事?设宴?而且还是在樊楼。
  张千均和袁文绍皆先一楞,然后才反应过来,张千均道:“有空,既然是大人的朋友,便是千钧的朋友,今晚下官一定准时到!”
  只是脸色还是有几分低落,看来不能出京于他而言,打击还不小。
  卫允笑道:“千钧有空便好,我还真担心你有事去不了呢!”
  张千钧笑的有些勉强,道:“下官整日都呆在大营之中,与诸位同僚同吃同睡,除了训练之外,哪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这是在变相和自己抱怨吗?
  另一边,袁文绍眨了眨眼,看着卫允,眼神似乎在说:大人你怎么不问问我有没有空啊!
  然而,卫允却恍若无闻,直接大手一挥,道:“好,既如此,那此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已经让白杨去樊楼定席位了!待晚上咱们一道去!”
  一旁的袁文绍,眼底的幽怨却更甚了。
  趁着两人说话的空档,忙出声道:“大人,卑职………”
  卫允却不给他说的机会:“怎么?文绍你也没事,那正好,今日寅时,和我们一道去樊楼吧!”
  袁文绍:“我………”
  卫允却根本不给袁文绍说话的机会,又紧接着道:“哦!营里还有事儿要处理,行,那你赶紧先下去处理吧,不过记得别弄到太晚了哟,我和张大人还等着你一起去樊楼呢!”
  袁文绍嘴巴动了动,看着卫允脸上挂着的淡淡微笑,脑中不由得浮现出这位指挥使大人往日的“丰功伟绩”了,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原本都到了嗓子眼的话,随着口水又重新咽了回去,挺直了身子,冲着卫允恭恭敬敬的拱手说道:“能得大人看中,是卑职的荣幸,正好今日卑职也有空闲!”
  其实袁文绍前几日就收到了父亲的消息,说是他的未来岳父,如今的扬州通判盛紘不日即将抵京,让他和上官说说,请几日的假,和他父亲忠勤伯一道去见一见他这位未来的岳父,以表他们袁家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同时,也是为了让他这位未来的岳父,亲自见一见他!
  本来他今日就想跟卫允和张千钧提的,可卫允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清清楚楚了,今日晚上这顿宴请,他不论如何也是要去的。
  袁文绍又不蠢,而且不过是一顿晚宴罢了,待吃完之后,再向卫允提一提自己的事儿也无妨。
  只是他的心里却有些奇怪,为何卫允一定要让自己去,在袁文绍看来,卫允虽然对自己有提拔之恩,但跟自己的关系貌似没有那么熟悉吧,心中不禁猜测:指挥使莫不是想拉拢自己?
  可转念一想,如今锦衣卫可谓是卫允的一言堂,就连副指挥使张千钧都对卫允言听计从,卫允拉拢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白户,不,小小的千户做什么?
  脑海之中流过的信息,瞬息千变,外界不过过去几个瞬间罢了,卫允见袁文绍很识趣的应了下来,不禁点了点头,送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袁文绍这家伙,眼力见还是有的,不用刻意的去敲打,是个有前途的小伙,看来日后可以好好提拔提拔,最好是带在身边,这样的话,不论是盛紘还是他的大娘子王氏,说什么也得投鼠忌器一下。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酉时,卫允和张千均还有袁文绍,直接从京郊的锦衣卫大营出发,直奔樊楼而去。
  白天的时候,盛紘亲自带着礼物,去拜访了盛老太爷昔日的几个旧交,礼物自然不会太重,免得有贿赂上官之嫌,但也不会太轻。
  这种事情,盛紘为官十余载,便做了十余载,尺度把握的尤其好,自然不会出什么差错,在与盛老太爷的这些旧交言谈之际,谈及如今汴京局势,总会时不时得提及锦衣卫三个字。
  不过如今锦衣卫的南镇抚司和他们这些做官的关系倒是不大,主要的职责便是和开封府以及五城兵马司一道,维持秩序,稳定汴京的治安。
  但自从锦衣卫的南镇抚司成立之后,效果确是显而易见,以前那些一个个仗着家族、父辈势力,在汴京城中横行无忌,行事荒唐,不知收敛的纨绔子弟们,一个个都跟变了个人似的,只要一出门,那就规矩的不能再规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在汴京城的大街上,基本每隔个三五日,都会出现什么世家公子策马奔驰,撞伤百姓的事故,然则自从锦衣卫建立之后,这样的事件,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削减,一直到现在的彻底消失。
  盛紘听了之后,也不禁为之惊奇。
  作为扬州通判的他,有过十余年外放为官,做过县令,同知的他,自然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治理地方的经验。
  他深知其中的厉害,世家子弟,甚至要比那些穷山恶水之中的刁民更加难以处理,因为他们身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处置的,说不定拔出一个萝卜,带出的不是一个小坑,而是一大片纠缠不清的世家豪族。
  不过一个新成立不足半年的衙门,竟然能够有此魄力,而卫允那个年纪不过十五的黄毛小子,竟然还是锦衣卫的指挥使,领着正五品的官衔!
  还有自己那个未来的大女婿,数月前还只是听说他在为差事而奔走,最后不知怎的,竟然也阴差阳错的入了锦衣卫,那岂不是说他现在就在卫允的手底下当差。
  想起那个自己颇为看中的未来大女婿袁文绍,脑中又闪过卫允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和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与稳重,以及让人揣摩不透的心思城府,以及现在卫允风生水起的仕途,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复杂情绪。
  盛紘不禁有些感慨,自己和卫允之间的纠葛是越来越深了。
  酉时二刻,盛紘便带着贴身小厮,出现在了樊楼之外。
  “哟,客官来了,里边请!里边请!”见到一身锦袍华服的,器宇轩昂,气度不凡盛紘,小二十分热情的迎了上去,“不知客官是自己定了席位还是过来赴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