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1130


  弗朗茨最近很忙,经济危机要来了,他必须要把手中大部分产业都进行套现,能上市圈钱的企业,都要上去走上一遭。
  股票、债券之内的投资,更是要全部清空。没有足够的钱,怎么能够抄底呢?
  凡是涉及到巨额资金的,弗朗茨都亲自过问了。都是自己的钱,完全不过问全部交给手下人打理,谁能够放心啊?
  尤其是经济危机爆发前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都是天文数字。
  不光是个人资产要处理,哈布斯堡家族的产业同样需要进行处理,这么多产业交织在一起,搞的弗朗茨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在主导哈布斯堡王朝的这几年,家族产业也在急剧扩张,在不少领域都有投资。
  平常时期这是一件好事,遇上经济危机就不一定了,一旦决策失误,这几年幸苦努力的结果,都会烟消云散。
  蝴蝶效应的作用力是强大的,历史上这次经济危机是1857年下半年从美国开始的,现在增加了一个快速工业化的奥地利,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前段时间维也纳政府,不断的启动市政工程项目,吸引资本家们投资,本质上这也是延缓经济危机爆发的一种手段。
  这些基础工程项目启动,自然要消耗掉一部分工业产能,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危机。
  利用这个机会,维也纳政府也出手了很多利润微薄的产业。黑暗一点儿的说法,弗朗茨这也是在给自己撤退争取时间,只不过这也是对国家有利的。
  这个撤退还必须要慢慢进行,寻找到足够多的接盘侠,不然一下子从市场上抽调了这么多资金离开,还不马上崩盘啊?
  不确定经济危机什么时候爆发,弗朗茨从1856年初,就开始缓缓的将手中产业变现,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约翰-斯特瓦汇报道:“陛下,最后一批铁路股票已经全部抛出去了,共计套现一百八十万神盾;这个月出售了五家水泥厂,共计套现了七十八万神盾……
  预计在未来两个月内,我们手中准备抛售的产业将全部清空,大约能够筹集到6680万神盾。”
  弗朗茨点了点头,对约翰-斯特瓦的工作他还是满意的,从1856年初开始,平均下来每个月,他都要从市场上套现四五百万神盾。
  没有引起市场动荡,约翰-斯特瓦是居功甚伟的。这些钱当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是弗朗茨的个人财产,剩下的都是家族产业。
  足以看出来,这个年代欧洲皇室还是非常富裕的,几百年的积累不是开玩笑的。
  而这些资金只是皇室资产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不动产。包括维也纳都是皇室直属领当中的一部分,哈布斯堡家族怎么可能穷呢?
  在弗朗茨掌权前,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靠土地和不动产收益过日子,流动资金自然不多了。
  自从维也纳政府实施土地赎买政策过后,作为皇室自然要带头了,弗朗茨一口气放出了七十万公顷偏远地区的土地,换取了大笔的现金。
  这些钱大都投资到了房地产和制造业中,目前套现的部分就是制造业,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中,制造业已经变成了不良资产。
  相比之下,房地产就稳定的多了。在自家的土地上盖房子,拿地成本都省下来了。像维也纳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只租不卖。
  反正没有房产税,囤积不动产没有任何压力。什么时候价格到了极限,又找到了接盘侠,房产税就差不多该出炉了。
  貌似这关系不大,皇室直属领的税收属于皇室,不然弗朗茨怎么养的起私军?
  包括维也纳的城防军,都先属于皇室私军,其次才是奥地利军队。不然弗朗茨当初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拿下军权,没有引起反弹。
  改革归改革,对自己统治有利的方面,弗朗茨可是不会碰的。要是把这些权利都给了政府,谁知道下面的官僚会不会有一天把他给架空了?
  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斗得过整个官僚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把他们的权利给限制住。
  “从现在开始收缩银根,对贷款客户进行严格的评估,不再接受股票和债券抵押。”
  弗朗茨可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家银行,已经是奥地利数一数二的大银行了,一旦经济危机爆发不知道要出现多少烂账。
  他筹集资金是为了抄底,可不是为了给皇家银行填窟窿。现在没减少一笔贷款,就降低了一分风险。
  约翰-斯特瓦解释道:“陛下,这么做很容易引起市场动荡,还有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目前,我们的贷款审核标准,一直都是同行中最严的,出现烂账的几率不会太大。
  从两年前开始,我们重点开发了殖民地贷款业务,贷款给那帮幸运儿。截止到目前为止,皇家银行已经陆续发放了八百万神盾贷款。
  这些贷款业务,大部分客户都是用黄金还款的,加上从殖民地收购的黄金,目前皇家银行的黄金储备已经高达五十八吨,足以应对任何危机。”
  听了约翰-斯特瓦的解释,弗朗茨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财团们不在经济危机前收缩银根,减少损失了。
  这些损失都是必要的,要是提前收缩银根,不是告诉了大家危机要爆发了——快跑。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聪明人,一旦消息提前泄露,想要撤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穿越小说中,主角在股市崩盘前提前预警,美其名曰减少民众们的损失。弗朗茨想想就笑了,都跑了谁来接盘?
  没有人接盘,那么就要一跌到底,最终蒸发的财富只会更多,而不是减少。
  为了混淆视听,几乎每天都有专家在预言股市崩盘,听的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真假谁能分清?
  弗朗茨想了想说:“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按照你们的计划进行。尽快把殖民地的黄金运回国,经济危机一旦爆发,这个世界又要不太平了。”
  “是,陛下!”约翰-斯特瓦回答道
第二十八章、债券
  财政大臣卡尔欣喜的说:“陛下,我们在伦敦发行的5000万英镑债券,已经销售一空了。”
  实在是太顺利了,或者说是英国人的剩余资本太多了。独霸大半个国际贸易市场,英国人积累了太多的资本。
  国内市场无法消化,自然就只能面向海外了。不过海外市场也是有门槛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玩儿,实力不足的就只能投资股票、债券了。
  维也纳政府发行的建设债券,怎么看都是优质资产,自然受到了小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的热捧。
  五千万英镑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这个速度完全就是在抢购,要知道这次债券的年息也只有6.5%,并不算太高。
  当然这不是发行债券最终成本,还要支付债券的手续费、宣传费、印刷费,钱到手了还要支付汇兑费用。
  弗朗茨关心的问:“巴黎和国内呢?”
  既然是发行债券,自然不可能只针对伦敦金融市场了,巴黎、维也纳和法兰克福同样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弗朗茨怎么可能忽视呢?
  财政大臣卡尔回答道:“巴黎那边已经销售出去了6.5亿法郎,剩下的预计在一个月内可以售空;国内已经销售了9480万神盾,预计两个月内就可以售空。”
  (1英镑≈2神盾≈25法郎≈7.32克黄金)
  弗朗茨诧异的问:“维也纳的金融市场承载力有这么强?”
  做戏做全套,既然要忽悠资本家们跳坑,维也纳政府手中也必须要有真金白银。资本家们不是傻子,一个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为此维也纳政府就向外界发行建设债券3.5亿神盾,并且保证这笔钱专款专用,只用在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其中向伦敦发行了1亿神盾债券,向巴黎发行了8000万神盾,剩下的1.7亿神盾,分别在法兰克福和维也纳发行。
  按照弗朗茨的估计,以国内金融市场的承载力,建设债券还没有消化掉,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民间的资金购买了债券,那么流入股市的资金就减少了,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同样会减少。
  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家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跳楼的人应该会减少很多,尽可能的保存元气。
  卡尔解释道:“陛下,法兰克福在中欧影响力很大,吸引了来自德意志联邦帝国、瑞士、比利时和普鲁士王国的投资者加入,债券销售量还超过了维也纳。”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突然明白了过来。正常情况下,法兰克福是不可能和维也纳比肩的,就算是吸引了周边的资本也不行。
  可是法兰克福的资本财团却有这份儿实力,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先把债券买下来,再慢慢对外销售。
  他们这么干除了向政府示好外,也有向维也纳政府展示实力的意思,以此来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意思弗朗茨读懂了,自然知道投桃报李了。坦率的说如果维也纳不是首都,拥有太多的资源,还汇聚了一大帮有钱人,否则根本就竞争不过法兰克福。
  近代以来,法兰克福一直都是德意志地区的金融中心。在另一个时空,到了21世纪,德国最大的金融中心都是法兰克福。
  值得庆幸的是法兰克福是一个自由市,空有一身经济实力,却没有做大的可能,不然弗朗茨就要头疼了。
  弗朗茨想了想说:“海军新的造舰计划中,再增加一艘法兰克福号。”
  “是,陛下!”海军大臣菲尔科斯欣喜的回答道
  弗朗茨亲自开口,增加的自然不可能是风帆战舰,现在值得大家关注的也只有铁甲舰。
  作为一个陆权国家,海军的军费预算自然是有限的。那怕是在这次海军技术革命中占据了优势,维也纳政府也没有大肆扩建海军的计划。
  海军部再三争取,最后也就拿到了两艘铁甲舰的预算,这还不是一年的,而是三年的造舰预算。
  一艘帝国号,或者说是“新神圣罗马帝国号”,另一艘是维也纳号。
  没有毛病,全部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个时候,增加一艘法兰克福号,无疑是体现了法兰克福在帝国的重要性。
  这就是弗朗茨对法兰克福资本家们善意的肯定,如果别的邦国政府肯向中央政府卖好的话,他不介意再增加几艘铁甲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