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30

  如果不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普鲁士放弃了华沙地区换取了莱茵兰地区和普属萨克森地区,日耳曼化运动也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要知道普俄奥三国瓜分波兰地区后,1000万波兰人中450万人在普鲁士、150万人在奥地利、400万留在了俄罗斯帝国。
  可以说第一次维也纳体系,拯救了普鲁士王国,让他们摆脱了波兰人占多数的尴尬境地。
  现在继续跳波兰这个巨坑,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现实由不得威廉一世选择,容克贵族不能够容忍普鲁士变成二流国家。
  当然,普鲁士王国有过同化波兰人的经验。威廉一世也没有准备吞并波兰核心地区,他们的目标是立陶宛地区,如果可能的话一举拿下波罗地海三国。
  既然是目标肯定是比较大了,能不能实现?理想总是要有的,不尝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这也是英国人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既:波兰独立、普鲁士占领波罗地海大部地区,削弱俄国人的实力。
  ……
  政治是需要军事配合的,在柏林政府采取外交行动的同时,普鲁士军队也开始了反击。
  毛奇一改之前不动如山,耗死沙皇政府的战略,转为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和俄国人决战。
  这种转变令俄国人非常的不适应,猝不及防之下,进入东普鲁士地区的俄军损失惨重,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搭进去了3万人。
  对整个战局来说,双方总兵力加起来都过百万,看起来3万军队似乎不起眼,实际上带来的影响确实巨大的。
  在野战中,后膛步枪的威力令人大吃一惊,双方在战场上的交换比出现了惊人的1:2.7。
  这可不是守城,野战中出现这么悬殊的交换比,无疑是在告诉世界两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在一个档次。
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
  威尼斯城外十几公里外,一座古老的城堡中,奥拉比子爵正在举行隆重的欢迎宴会,宴请的主人公正是刚刚返回不久的菲克尼男爵。
  这不是菲克尼第一次来到这里了,只不过和上一次前来不一样,欢迎宴会的规格高了很多。
  看得出来,这次奥拉比子爵很热情,不同于上次,仅仅只是礼节性的宴请。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菲克尼男爵深深的体会了一把。十年前他举债前往殖民地发展,可没少被人嘲讽;时至今日,昔日的嘲讽已经变成了赞美。
  即便是他远在非洲大陆,对消息灵通的贵族们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
  今时不同往日,十年前的非洲大陆在大家眼中就是:毒虫猛兽出没、疾病瘟疫横行;现在的非洲大陆已经变成了:希望的田野。
  成功者是不受指责的,菲克尼男爵充风的享受到了一次成功者的待遇,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在非洲大陆发展的奥地利贵族不少,可是分布在了辽阔非洲后,那就碰不到几个了。
  况且,大家都忙着发财,又有几个有闲情逸致,天天举办宴会呢?
  菲克尼参加宴会也不是没有目的,要推动殖民地本土化,就离不开本土贵族们的支持。
  现在支持殖民地本土化的,除了在非洲大陆发展的人外,本土的资本家也是一股主要的力量,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奥地利不是英法,资本家们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很低。就算是菲克尼男爵这些在非洲发展的贵族,在政治上发言权也比资本家要高。
  这次推动殖民地本土化的主力,就是他们这些贵族。
  通过五个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扯上关系,或许是太过夸张了;不过通过五个贵族把奥地利所有的贵族串联起来,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
  菲克尼男爵笑呵呵的说:“奥拉比,一晃十年不见,没有想到哈灵顿、加德纳和德温顿都这么大了,看得出来他们都会成为优秀的军人。”
  奥拉比子爵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是的,我为他们几个感到骄傲。”
  从军是奥地利贵族的传统,贵族子弟从小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是很多贵族子弟的追求。
  谦虚,在欧洲可不是什么美德,这只会让人认为是虚伪的表现。
  奥比拉子爵认为他的儿子会成为优秀的军人,就会光明正大的承认,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菲克尼男爵关心的问道:“你准备送他们去陆军服役,还是去海军服役?”
  最近几年,奥地利海军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几乎可以和陆军并驾齐驱了。
  很多一开始选择进入海军的贵族子弟,抓住了这个海军大扩的机遇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现在贵族子弟服役,就多了一个选择——海军。
  奥拉比自豪的说:“哈灵顿和德温顿去陆军服役、加德纳去海军服役,他们都考上了军校。
  哈灵顿在维也纳炮兵指挥学院读书,已经毕业了再过一个多星期就入伍了,加德纳和德温顿这次回来就是送他入伍的。
  德温顿在慕尼黑步兵指挥学院读书,才上三年级;加德纳就在家门口的奥地利海军学院读书,才刚上一年级。
  菲克尼,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如果再晚点儿的话,就见不到他们了。”
  这是典型的两头下注,随着海外殖民地的不断开辟,消息灵通的贵族们,已经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
  在不确定国家未来战略重心的情况下,很多贵族都在两头下注。反正奥地利的陆海军冲突不大,这么干也无妨。
  三个儿子都考入了军校,奥拉比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尽管贵族天生起点更高,可奥地利的军校同样不是那么容易上的。全国陆海军军校共有9所,每年的录取人数也不过3500多人,而报考人数就没有低于过十万。
  这是义务教育带来的冲击。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急剧增加,成绩好的学生考上了中学,可以申请到助学贷款继续学业,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奥地利军校招生和大学招生是分开的,考生两边都可以报考,反正中间错开了三个月时间,不会互相影响录取结果。
  毫无疑问,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无论是大学,还是军校,学生们都是先报了再说。
  能够一路冲出来的草根学生,不是学霸也差不了多少了,至少在文化课上是如此。
  即便是受资源限制,他们接受的教育无法和贵族子弟比,可是总有天才和幸运儿冒头。
  如果只是和草根学生竞争,那么也不算啥。问题是贵族子弟内部竞争也很激烈,这个年代奥地利可不流行独生子女,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三五个起步。
  还有人数众多的贵族旁支子弟,这些人虽然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可是并不等于他们的子女教育就差了。
  现在奥地利的中产阶级,基本上都是这些人。医生、教师、律师、中小商人,大部分祖上都是贵族。
  真正纯粹的草根,能够崛起的太少了。没有知识底蕴,没有社会人脉,能够成长起来的幸运儿,都是天命之子。
  目前奥地利大学中,贵族学生比例只有31.1%,普通家庭学生更是只有1.2%,剩下的都是这个中产阶级群体。
  军校中还是贵族子弟占据了主导地位,约占总学生人数的64.8%,中产阶级占据了总学生人数的34.3%,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可以忽略不计,还没留学生多。
  没办法,这就是公平竞争的结果。现实就这么残酷,从公立义务教育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小学阶段普通家庭学生占多数,到了中学阶段普通家庭学生反而成为了少数。表面上来看,奥地利小学升中学的几率在8%左右。
  然而义务教育结束了,有钱人子女几乎是百分之百可以升学,这个比例就这么被拉了上去。
  普通家庭出身的草根学子不是学霸,基本上没有多少机会。他们必须要在升学考试中,进入最前面的百分之一才拿得到助学金。
  这本来就是给天才准备的,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年代,奥地利采取的就是精英化教育。
  军校最为明显,从小接受严格军事训练的学生自然占据了优势,然而这需要大量的投入,不是普通家庭能够负担起的。
  普通人文化成绩再高,把各项专业考试成绩一加,还是只有淘汰的命运。可以说考的科目越多,普通学生就越没有机会。
  提高公立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加这些专业课教学。很遗憾,这看上去美好的设想,想想就可以了。
  增加一门课,意味着增加一笔教育支出。按照贵族子弟的标准搞义务教育,足够维也纳政府破产十次。
  除非社会上对普通人才需求量增加,否则大学扩招是不可能的,这个年代的高等教育太贵了。
  现在即便是贵族子弟,能够接受大学教育,或者是军校教育的,也不会超过35%。
  当然次一等的技术院校,或者是野鸡大学,那就没有限制了,有钱都可以读。
  菲克尼男爵淡定的说:“是么,看来我真的很幸运!”
  奥拉比子爵肯定的回答道:“当然!”
  菲克尼男爵喝了一小口葡萄酒,继续问道:“哈灵顿在什么部队服役,有没有准备到非洲大陆地区发展,那边立下战功的机会要大得多?”
  这是菲克尼男爵在开条件了。没有办法,要获得本土贵族们支持殖民地一体化,自然要用利益说话。
  大多数贵族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后辈子弟很多,可是爵位却只有一个。
  长子继承了爵位,那么后面的次子又怎么安排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