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1130

  农业大臣鲍尔沙克义正言辞的拒绝道:“国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足有五六千万之多,让这么多人一起削减产能,根本就不可能。
  扩大市场更是一个笑话,难道国内的粮食需求市场没有扩大么?
  然而,伴随着市场扩充的同时,我们的粮食产能也在同步增长,甚至增长的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这还是建立在国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前提下,如果采用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国内的粮食产能还能够提升三分之一。
  要不是考虑到粮食产能增加后,找不到销路,农业部早就推广新技术了。”
  尽管话不怎么好听,但是亚历山大三世清楚,这说得是事实,削减产能和扩大市场都不现实。
  “法国人的计划一旦完成,奥地利也会损失惨重,维也纳政府准备怎么做?”亚历山大三世期待的问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自己搞不定,就学习别人的好了,最糟糕的是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办。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鲍尔沙克回答道:“陛下,奥地利的情况和我们不一样。
  同样是粮食出口大国,但是奥地利出口的主要是成品粮和副产品,抗风险能力比我们更强。
  早在1884年,奥地利出口的农副产品、粮食工业类产品贸易额,就占据了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7.9%,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中。
  粮食价格暴跌,对罐头、饼干、零食、工业化工类产品冲击并不大,甚至因为生产成本降低,利润还会进一步增长。
  直接受影响的主要是成品粮销售,比如:面粉、土豆粉……
  粮价下跌后,波及到零售市场,还有一段时间,加工企业可以压低粮食收购价格,转嫁自身的风险……”
  看着沙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鲍尔沙克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干脆闭嘴。
  亚历山大三世不高兴是正常的,本来以为有人陪着一起倒霉,没有想到人家早就准备好了退路。
  一旦奥地利企业压低粮食收购价格,那么大部分的损失都落到了俄罗斯帝国头上,他们还不能拒绝。
  毕竟在农业危机期间,能够卖得出去都算是幸运,要是运气不好,那就只能堆在仓库里等着发霉。
  见气氛紧张了起来,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故意岔开话题:“再怎么转嫁损失,奥地利农业都会受到冲击,无非是大小的问题。
  以奥地利的农业体量来看,就算是下跌一个百分点,都足以令维也纳政府肉疼。
  一旦农业危机爆发,就算是他们的产业链再完善,也会损失惨重,维也纳政府不可能没有行动。
  现在没有动静,估计是他们也被法国人的突然行动打懵了,一时半会儿不知道如何应对。”
  听了这个解释,亚历山大三世的神色略微有些缓和。有人陪着就好,单独一个倒霉实在是太惨了。
  “外交部密切关注奥地利的动向,有异动随时向我汇报。”
  ……
  没有让亚历山大三世等多久。
  1885年6月11日,奥地利向俄罗斯、丹麦、阿根廷、美利坚联盟国、巴西等农产品出口国发出邀请,准备明年三月在维也纳召开第三次农业峰会。
  这个结果,令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有动静就好,最怕的就是什么反应都没有。
  法国人的大农场战略,目前还仅仅只是一个计划,确切的说是一个意向,连具体规划都没有。
  想要具体实施,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别的不说,光选址就不是一两个月能够折腾出来的。
  等农业专家们选定了位置,完成了初步设计规划,估计连平整土地来不及,今年也就过去了。
  时间还很充分,根本就不用着急。距离成为威胁,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第六十六章、收钱了
  受法国大农场计划的影响,英国的专家学者们也跟着鼓吹“粮食自足战略”,建议政府在海外殖民地开辟属于不列颠的粮仓。
  不同于法国人,英国人的选择就太多了。凭借皇家海军的优势,实质上不列颠并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无论是北美的联盟国,还是南美的阿根廷、巴西,都是不列颠的粮仓。
  就连刚刚开发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同样也有成为帝国粮仓的潜力。
  实在是不行,从印度挤挤也就够了。
  反正英伦三岛的人口就那么点儿,本土就能自给其中70%的粮食,剩下区区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是难不倒约翰牛的。
  不列颠的粮食安全性再高,也不妨碍专家学者吹牛逼。只要钱到位了,就没有什么搞不定的。
  看在英镑的份儿上,专家们很快就列举了一大堆的理由,甚至连羞于见人的爱尔兰大饥荒,都被人拿出来说事。
  政府还没做出反应,民间先恐慌了起来。不知道是哪些无良资本家在散播谣言,声称俄奥两国遭受旱灾,下半年的秋粮绝收了。
  这么荒诞的谣言,偏偏就有人信了,还不是一个两个,因为粮食价格真的上涨了。
  作为一名律师,比尔的见识要比普通人强得多,没有受谣言的影响,跑去抢购粮食。
  “先生,最近一段时间疯狂在传东欧地区遭受旱灾,俄奥两国今年的秋粮绝收,伦敦的粮食价格已经出现了小幅度上涨。
  为了减少开销,建议你先囤积一批粮食。如果资金充足的话,还可以多储备一些,等粮价大涨过后再抛售。”
  管家的提醒,没有动摇比尔的判断。什么样的旱灾,能够让俄奥两国粮食全部绝收?
  要知道这才六月份,粮食种下去才没多久,距离秋粮收割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就算是前半年一滴雨未下,只要后面雨水充足,还是能够保住大部分的庄稼。
  真要是俄奥同盟两国粮食绝收,现在国际粮价早就上天了。
  小幅度上涨?
  不涨个三五倍,都对不起资本家的良心。
  比尔笑了笑说道:“这些都是谣言,只有无知的蠢货才会相信。真要是俄奥两国粮食绝收,他们早就停止对外出口粮食了。
  没有俄奥的粮食,国际粮食市场都要瘫痪。最敏感的期货市场都没有做出反应,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是事实,期货市场确实是最敏感的。反倒是出现一点儿粮食产能下跌的迹象,庄家们都不会放弃炒作。
  “是的,先生。我也认为俄奥的粮食绝收不可能,不过遭受旱灾可能是真的。
  就在昨天,伦敦日报还转载了一份奥地利农业部的抗旱计划。如果没有遭遇旱灾,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计划。
  以伦敦日报的公信力,他们应该不会在这样消息上撒谎。期货市场没有反应过来,很可能是庄家隐瞒了消息。”
  听了管家的解释,比尔一下子信了三分。毕竟期货市场受庄家操纵太严重,很多时候涨跌,还真不是市场决定的。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比尔做出了决定:“那就先去收购一批粮食,不过不用去粮店买,我会直接联系批发商。”
  ……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做出类似决定的人还不少。
  反正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就算是后期价格不涨,那也是留着慢慢吃。
  总好过没有准备,等到粮食价格暴涨来临后,再跑去抢购粮食。
  受抢购风潮的影响,伦敦的粮食价格是一路看涨,受此价格上涨影响,加入抢粮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
  唐宁街首相官邸中,愈演愈烈的抢粮风潮,令格莱斯顿首相坐立难安。
  民以食为天,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仅仅只是一个谣言,就能让英国粮价上涨,足以证明不列颠的粮食安全并不是那么稳固。
  格莱斯顿:“对最近一段时间,民间鼓吹粮食自足,和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你们怎么看?”
  怎么看,坐着看。
  在场的众人,都清楚无非看法国人搞大农场计划,一帮想要从中牟利的家伙,在幕后操纵舆论,人为的制造恐慌。
  农业大臣迪埃斯·巴雷鲁斯:“政府已经安排辟谣了,只不过暂时收效甚微,等过段时间秋粮上市,国内的粮食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从这次波动中,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受外来影响太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稳固。
  幸好这次只是一个谣言,如果俄奥两国真的遭遇大旱灾,后果就严重了。
  从安全上来说,法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效仿的。”
  能不能赚钱姑且不论,一旦农业自足计划启动,农业部在政府中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迪埃斯·巴雷鲁斯就不可能反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