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9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1130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的政策落地,上市的最佳时间已经来了。伴随着腓特烈在文件签上大名,轰轰烈烈的石油公司上市计划正式启动。
  四家石油公司齐上市,要在维也纳和法兰克福两地募集2亿神盾资金,用以石油化工配套产业链建设。
  收到这个消息,欧洲的财经版新闻媒体直接炸锅了。
  “2亿神盾”,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即便是一分为四,平均下来那也是5000万神盾。
  这个数字,仍然超过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家财政收入。目前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奥地利电力集团市值也不过8.5亿神盾。
  要知道奥地利电力集团,可是控制了欧洲近六成的电力供应,妥妥的世界第一巨无霸企业。
  如果按照资本市场对这四家石油公司的估值,最高的一家已经达到了5.7亿神盾。上市之后,很有可能打破奥地利电力集团的市值龙头地位。
  当然,估值高也有高的理由。在这个石油化工被当做高科技产物的年代,石油公司上市完全是按照高科技企业在讲故事。
  不同于其它科技企业的春秋大梦,石油公司的画饼起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看看资产和利润就知道了。抛开硬核的机械设备、厂房和技术不提。每家石油公司名下的油田,都有数十亿吨的原油储量,每年都能够上千万神盾的利润。
  加上每年两位数的利润增长速度承诺,以及市场对未来石油化工产业的预估,高估值是必然的。
  事实上,要不是分成了四家,这个估值还能够继续往上窜。任何产业只要挂上了“垄断”二字,资本市场都会给出超高溢价。
  以奥地利电力集团为例,巅峰时期市值一度冲破二十五亿神盾大关。现在跌落下来,除了股灾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业绩不及预期。
  没有办法,谁让欧洲民众穷呢?虽然很多城市都普及了电网,但是奈何人数最多的底层民众消费不起。
  预想中工业用电增长,出了神罗之后,才发现不是每个国家都热衷于推广新技术,电动机根本就没有普及。
  加上部分国家煤炭需要进口,发电成本高昂,以至于在海外多个城市铺设的电网出现了短期亏损。
  前景虽然广阔,但是短时间内业绩增长放缓,也是不争的事实,资本市场自然要做出反应了。
  相比之下,石油公司就要好得多。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内燃机的推广速度远比电动机要快,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也要快得多。
  ……
  “殿下,上市前的股权激励,以及预先认购工作均已全部完成,预计在12月21日就可以挂牌进行交易。”
  不管媒体的争议有多激烈,神圣罗马帝国金融市场上最大的IPO,还是启动了。
  无人问津?
  那完全是想多了。如果不是为了掩人耳目,皇室财团根本就不准备让石油公司上市。
  无论是上市前的融资,还是预先认购,都是皇室财团一手包办的,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估值怎么可能不高?
  没人买更好,大不了开小号全部吃尽。按照目前市场得需求,石油化工产业妥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按照财团内部的估计,石油化工产业链一旦完善,这几家公司每年的利润,都能够超越现在估值。
  在货币没有大贬值的年代,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快。浅水里养不出蛟龙,受限于市场大环境,能够保持每年两位数利润增长速度的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这种高增长企业通常都不会上市。除非是真遇到了资金困难,或者是快要碰触到了企业发展瓶颈。
  因为担心树大招风,为了便于隐藏财富,必须要把自家的优质企业上市,估摸着也就皇室财团了。
  “知道了,一切都按照原计划进行。”
  不知道为什么,当一切完成之后,腓特烈整个人都感觉空荡荡的。
第五十九章、皇子总督
  长子要锻炼,次子也不能闲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海外殖民地的总督管理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看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就知道了,现在已经是狼烟四起。虽然有外来势力参与的缘故,但是本身统治方式跟不上时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神罗的殖民地尚且稳定,主要是弗朗茨分封了一批贵族出去。有一帮为自己打工的家伙,在镇压各种不服。
  毫无疑问,这种封建统治更加落后。唯一的优点是能够激发手下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开发个人潜力。
  凭借封臣体系和利益的双重束缚,一代两代人肯定没有问题,三代四代凭借神罗的强势,也不会出大问题。
  再往后就说不准了。人的忠诚度是经不起时间消磨的,越到后期利益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现在海外殖民地经济落后,不得不依赖本土支持,自然是亲如一家人。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就说不准了。当有一天殖民地经济发展起来,不愿意继续充当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时,双方的矛盾就产生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中央政府再怎么公正,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所倾向。一次两次问题不大,十次八次就要离心离德了。
  与其等局势恶化到分道扬镳,还不如趁现在关系亲密的时候做出处理,给予殖民地更大的自主权。
  显然,总督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原时空英国人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了,最后因为凝聚力不够,被美苏有机可乘。
  既然总督管理制不能满足需求,那就继续分封制好了,按照神罗的传统建立邦国。纵使后面玩儿崩了,那也是肉烂在自家锅里。
  事实上,殖民运动兴起过后,在海外搞分封制也并非是弗朗茨的首创。
  无论是两牙,还是英法,都曾经在海外分封过贵族。只不过国内的抵制力量太大,把实封玩儿成了虚封。
  除了个别小贵族,真的拿到封地外,大部分贵族都只有一个名义上的爵位,封地治理权被政府拿走了。
  既然要玩儿虚的,自然不能指望人家舍弃本土的美好生活,跑去穷乡僻壤的殖民地奋斗。
  神罗崛起之后,见识到了封地贵族的战斗力后,各国也不是没有想过效仿。
  只可惜这个时候大局已定,又有资产阶级、官僚集团拼命阻拦,国王封个把贵族还行,想要大肆分封根本就不可能。
  反对的理由非常高大上,殖民地是国家的,属于全体国民所有,不能让个人给篡夺了。
  一句话把殖民地开辟者的功绩全部抹掉了,好像殖民地就是天上掉下来的。
  稍微有点儿见识的人都知道,在殖民地开辟过程中政府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真正的主力还是移民。
  “殖民地是国家的,属于全体国民”,表面上确实在维护国民利益,实际上这后面还要补上一句——“殖民地的利益属于官僚和资本”。
  反对的本质,还是出在利益分配上。
  按照神罗的分封模式,中央政府只是控制主要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剩下的土地大都拿出去分封给了有功之臣,没人要的地区通通归皇帝。
  受益群体主要是士兵和移民,运气好的成为封地贵族,运气一般的也能够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官僚和资本家虽然也有收获,但是和一朝崛起幸运儿相比,明显要小得多。
  嫉妒使人疯狂,本着我得不到,也不能让其他人得到的心里,反对是必然的。
  只不过德意志地区特殊,长年的诸侯混战,让贵族主导的军方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再加上一个舍得分赃的皇帝,能够压制住国内的官僚和资本。
  其他国家就不一样了。以不列颠为例,高层的位置都被文官把持着,军方被压制死死的,又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分封自然推行不下去。
  军方都只能跟在后面喝汤,普通移民更是受剥削的对象。长时间被掠夺财富,搁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原时空殖民帝国崩溃,除了美苏在搞事情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本和官僚拿得太多了。
  尤其是到了后期,民族主义觉醒殖民成本上升,官僚和资本又拿走了太多的利益,殖民地直接出现亏损。
  伴随着经济紧张,殖民政府不得不压缩开销,直接损害了军方和移民的利益。连汤都喝不上了,大家自然不愿意为殖民帝国卖命。
  卖命的人没了,殖民地变得越发混乱,维护成本继续攀升。普通民众一看殖民地不仅不赚钱,反而要倒亏钱,那就干脆不要了。
  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官僚和资本,意识到危险的时候,独立浪潮已经兴起,殖民帝国无力回天。
  有前车之鉴在,弗朗茨不能不得不未雨绸缪。反正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已经很多了,也不在乎再增加几个。
  废除海外殖民地建立邦国,这种事情只能由弗朗茨来做,其他人根本就扛不起这么大的雷。
  ……
  维也纳宫
  弗朗茨拿着一份文件,语重心长的说道:“这是中美洲总督的任命书。最后再问你一次,彼得,你真的做好准备了么?”
  邦国也不是一跃而就的,国内的麻烦弗朗茨可以帮忙兜底。分封诸侯也不是新鲜,其他人都可以封,轮到皇帝儿子自然也可以。
  无非是封地大了那么“亿点点”,自主权大了那么“亿点点”,至于爵位等级还是不变的。
  皇子获得大公爵位,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常规操作。根据神罗的宪法,只要获得皇帝的批准,大公是可以建立邦国的。
  分封皇子建立邦国,仍然是神罗的一份子,算不上分裂国家,更谈不上卖国。历史上的先例多得去了,民众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反对最强烈的,应该是利益受损的资本家、官僚,不过这帮人最多也就骂上几句。真要他们做什么,还是没有胆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