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1492

  陈方圆惊讶道:“贤侄,这是什么买卖?”
  郭淡道:“超级大买卖。”
  ……
  东阁。
  “从内廷传来的消息来看,陛下似乎下定决心要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连吉日都已经选好了。”
  一位年过花甲之年的老者,面色凝重的抚须言道。
  这老者名叫余有丁,乃是内阁大臣之一。
  而他身边坐着一位五十来岁,身材高瘦的老者,此人同是内阁大臣,王家屏,他开口道:“如今皇长子已经年满五岁,而其母王恭妃尚未受封,然而,那郑贵妃诞下三子不过数日,若先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居于恭妃之上,这伦理不顺,人心难安啊!我们身为内阁大臣,决不能任由陛下做出如此有悖伦理的决定。”
  言罢,他便看向坐在正上方的申时行。
  申时行沉默少许,叹道:“二位的忧虑,我自明白,但是……但是你们也莫要忘记,最近那些言官御史一直都在弹劾我们内阁专恣自断,若非我们几人向来行事光明磊落,无事不可对人言,只怕今日就无法坐在这里,而这事陛下只是册封皇贵妃,并未提及任何有关立储之事,倘若我们过于激进,只怕又会遭他们弹劾。”
  王家屏摇头道:“这应该不可能,那些言官御史也都准备誓死请求陛下收回成命,虽然最近我们内阁与他们多有摩擦,但此举关乎国本,我想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对彼此的成见。”
  他对面一人笑道:“忠伯,我想你是误会了申兄的意思,申兄并非是说对此事不闻不问,忠伯应该没有忘记,前些年可正是申兄率先上奏请求陛下早日册封皇长子为太子,虽未能成功,但也可见申兄乃是一片赤子之心啊!申兄只是希望我们莫要过于激进,这我也是认同的,那些言官御史是肯定会上奏反对此事的,我们何不先看看再说,倘若不成,再做打算。”
  此人名叫许国,也是内阁大臣之一。
  坐在他边上的那位内阁大臣名叫王锡爵,他也点头道:“我也赞成先静观其变。”
  王家屏与余有丁相觑一眼,然后稍稍点头,但神情略显有些无奈。
  这申时行、许国、王锡爵三人算是老乡,关系是极为亲密,故而如今的内阁,基本上是被申时行控制住的。
  而他如今对那些言官御史是恨之入骨,绝不会与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
  原来在此之前,以申时行为首的内阁,已经与言官御史们展开了正面斗争,而原因就是因为已故张居正。
  张居正死后,立刻就遭受到清算,而那些言官御史就是支持清算张居正的中坚力量,因为张居正在世的时候,那是大权在握,言官御史们被压迫的很惨,谁要敢提出异议,立刻滚蛋,若非如此,张居正那一场变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既然生前斗不过你,那只有等你死后,再来报复的家人和你尸体,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而申时行出任首辅之后,最初是希望能够与这些言官讲和的,不想闹得那么僵,他也没有张居正那手段,压不住他们的,他就答应了言官御史们的要求,广开言路,你们尽情的说吧。
  哪里知道这些言官御史是翻脸不认人,在广开言路之后,首先就对申时行发难,因为申时行以前就是张居正那边人,自然也要清算他,这可是要致申时行于死地,好在申时行也非善类,好几次都反败为胜,但这也令他彻底放弃与言官御史讲和,双方现在在朝中斗得是死去活来。
  在这种情况下,申时行怎么可能会支持这些言官,若非这事实在是比较敏感,他也不太敢冒天下大不韪,否则的话,他绝逼会去支持万历的。
  由此可见,万历选择这时候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绝非是被爱情冲昏头脑。
  这就是一个最佳时机。
第0097章
无圣旨,不契约
  对于郭淡而言,他如今能做的也就是收集信息,因为万历还只是口头特许他参与此事,但具体事宜,并未有任何交代。
  好在万历也并未让他等太久,因为这个时机,对于万历而言,也是非常难得,必须得赶紧将这事办了,以免迟则生变。
  今日张诚便亲自来到寇家。
  若非寇守信事先已经知道此事,非得给吓晕过去,通常来说,太监上门,可是没什么好事的,而如今来得可是太监中的扛把子,这得遭多大的罪。
  不过张诚都没有正眼瞧寇守信,毕竟二人地位相差太远了,他只是来找郭淡的,故此寇守信也只是作为家主问候了几句,然后便非常识趣的回屋去了。
  “草民何德何能,让内相屈尊来此,今后内相若有事吩咐,派人前来告知一声便可。”郭淡拱手一礼道。
  “这些话你就莫要说了,陛下可是非常看重此次册封仪式,绝不能有丝毫的错漏,否则的话,你我人头不保啊!”
  张诚此言,可非是危言耸听。
  其实关于此事,他一直都是心怀疑虑的,首先,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他也根本不懂得如何操作;
  其次,很多方面也是有违传统礼制的,古人可是非常看重传统的;
  最后,朝中很多人都是反对此事的,倘若让他们抓到把柄,就算无性命之忧,也得惹上一身骚。
  他必须要慎重对待。
  “是是是,内相的谆谆教诲,草民定当铭记于心。”
  郭淡连连点头,不过他对此倒是信心满满,因为这种操作,被后世那群资本家都已经快要玩出花来了。
  张诚满意的点点头,又道:“首先我要与你说明的是,这册封仪式是不能变的,毕竟宫中也有宫中的制度,可不能轻易改变的。”
  郭淡忙道:“这当然是以内相你为主,草民只不过是在旁辅助内相,不瞒内相,其实草民也从未想过要改变仪式,因为草民也不太懂这些,只不过……陛下不是希望与民同乐么?这恐怕得空出一些位子来给‘百姓’。”
  张诚沉默少许,道:“这可得慎重安排呀,倘若安排不当,可能会节外生枝的。”
  他当然知道郭淡肯定是邀请一些大富商,但问题在于到时满朝文武都会参与这册封仪式的,你弄一群富商站在后面,这定会得罪满朝文武的,这也是他的一大疑虑。
  郭淡道:“我是这么打算的,这‘民’分士农工商,那我们就按照这个等级去安排。”
  “士农工商?”张诚愣了愣,问道:“你觉得这妥当吗?”
  当初郭淡与万历谈的话,他可是也在场,他知道这“与民同乐”,只不过是一个口号,实则是卖门票,若非是大富商,那还有必要邀请吗?
  郭淡自然知晓张诚之意,笑呵呵道:“我大明有着万万百姓,总不能全部邀请,自然得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士,当然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官员做代表,这不需要再另外邀请。而‘农’的话,我觉得那些大地主最具有代表性。至于这‘工’么,我大明最庞大的两个工匠群体,就是绸缎与瓷器,我们可以邀请一些绸缎庄、瓷器坊的东主去参加,其实他们很多本也是工匠出身。商的话,自然是谁有钱,谁就具有代表性。”
  “原来如此。”张诚是恍然大悟,过得半响,他突然呵呵笑了起来,“妙哉!妙哉!你这主意可真是妙极了。”
  弄了半天,等于还是邀请一群大富大贵的人去参与,只不过是强行冠以“士农工商”的名号罢了,但妙就妙在此处,如果只是单纯将一群富商弄进去,这也太露骨了,大臣们也肯定会感到非常不满,他们平时都羞于与商人为伍,这么隆重的册封仪式,身后竟然站着一群商人,这不是用来恶心人的么,但若以等级制来安排的话,纵使他们不满,他也不能说出来。
  谁要不满,郭淡非得问他一句,您是对这等级制不满么?
  那敢情好,咱们就平等呗。
  他们不愿意与商人为伍,不就是捍卫这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么。
  当然,他们更加不敢反对皇帝要求与民同乐。
  这真是太绝了。
  张诚饶有兴趣问道:“那你又有何要求?”
  郭淡稍一沉吟,道:“内相,草民希望陛下能够冠以我牙行承办商之名。”
  张诚皱眉道:“承办商之名?这是什么意思?”
  郭淡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说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牙行是奉皇命来负责承办此次册封仪式的部分事宜。”
  张诚问道:“为何要这样?”
  郭淡讪讪道:“内相,此事可非是小事,也是从未有过的,若不这样的话,这名不正则言不顺,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相信草民的,那草民什么都干不了。”
  别弄到后面,自己被当成骗子给逮捕了。
  张诚稍稍点头,又略显疑虑道:“可这册封仪式可是非常隆重、庄严的,若给予你承办商之名,只怕这会让人笑话。”
  你妹的,老子长得很丢人么?况且老子还是五肢俱全。郭淡暗自不屑,嘴上却是讪讪道:“关于这一点,草民倒是与内相有着不同的看法。”
  张诚忙问道:“你倒是说说你的看法?”
  郭淡道:“草民以为陛下为了体恤国家财政,甘愿放下身段,启用如草民这等卑微的商人,试问自古以来的那些明君,谁又能做到如陛下这样,而且这也能告诉其他人,陛下是求贤若渴,真是一举两得。”
  这样也行?张诚愣得片刻,才反应过来,当即指着郭淡笑道:“你小子还真是机灵呀!”
  “内相过奖了。”郭淡拱手道。
  张诚又道:“不过此事,咱家还得问过陛下,才能够给你答复。”
  “当然,当然。”郭淡点头道。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张诚便离开了。
  这承办商之名,一天不下来,郭淡自然难以有所作为,自然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谈的。
  刚刚送走张诚,回到院中的郭淡,发现寇守信正在站前院往门外东张西望,见得他回来了,赶忙问道:“内相走了。”
  郭淡点点头道:“刚刚走的。”
  寇守信又急急问道:“那你们谈得怎么样?”
  郭淡摇摇头道:“还未谈妥。”
  寇守信面色一紧,道:“为……为什么?是出了什么意外吗?”
  “倒不是的。”郭淡摇摇头道:“只是小婿认为,这空口无凭,咱们商人讲究的是契约,故此小婿希望陛下能够下道圣旨给小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