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1/1492

  徐姑姑摇摇头道:“若将旧得给辽东军也是不行的,这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他们是边军中最支持军备由大峡谷生产。”
  郭淡点点头,道:“咱们还是按商业原则来做吧。先向朝廷宣传这种新式火器,让朝廷多下点订单,至于旧得么,等到财政上富足之后,再慢慢更换,况且南边战事很快就会打响,这一时半会也生产不了这么多。”
  赵士祯可真不敢苟同。
  有好的不用,且是在最需要这新式鸟铳的战场上,你这可真是……!
  徐姑姑眼波流转,突然道:“郭淡……!”
  郭淡似乎没有听见,又走上前去,拿起那新式火器仔细把玩起来,“这鸟铳真是不错,成本多少?”
  赵士祯一怔,忙上前道:“这我并不清楚,得问顾账房。”
  郭淡点点头道:“是呀!赵主事你不管账得。”
  徐姑姑稍稍皱眉,犹豫半响过后,才开口道:“夫君。”
  “什么事?”
  郭淡赶忙回过头来。
  徐姑姑握了握粉拳,深呼吸一口气,道:“夫君,你恁地聪明,若能想办法将旧得鸟铳卖出去,我军不就可以全部换新得了。”
  “这倒是可以。”郭淡眼中突然闪烁起贪婪之色,“说不定还能卖个高价呀!”
  奸商!徐姑姑心里骂得一句,又道:“夫君已经想到卖给谁呢?”
  “日本!”
  郭淡道:“目前可能日本最需要火器,因为他们不是来打我大明吗,他们一定需要大量的鸟铳装备军队。”
  赵士祯有些懵逼道:“郭顾问,你说日本要来打我们?”
  郭淡忙道:“赵主事,这可是高度机密,千万不能乱说,就连宁远伯都不能说。”
  赵士祯忙道:“这我自然省得,可我不理解的是,这日本来打我们,郭顾问还卖火器给他们,这可不行,我不能当做不知道!”
  郭淡笑道:“赵主事你不能这么想。”
  赵士祯问道:“那我该如何想?”
  儒家的思想就是忠君报国,你要这么干,那是通敌,我肯定要检举你。
  金主也不顶用。
  郭淡道:“你应该认为,这日本人出钱给我军生产更优良的火器。”
  “……!”
  这样也行?
  赵士祯摇头道:“这不对呀!如果我们实在是没钱,那倒也罢了,可问题是,我们还是能够生产的。”
  郭淡道:“那行,赵主事你去跟朝廷说呗,朝廷愿意出钱,大峡谷就立刻生产,我没有任何意见。”
  “我……!”
  赵士祯不禁想起当年在朝廷穷得借钱吃饭的岁月。
  徐姑姑稍一沉吟,道:“不一定要卖给日本。”
  郭淡道:“你有更好的对象吗?”
  “朝鲜。”
  徐姑姑道:“你不是说日本是打算从朝鲜入侵中原吗?朝鲜理应比日本更需要火器。”
  郭淡道:“但是朝鲜比较穷,这几十万两白银他们拿得出来么?”
  徐姑姑道:“拿不出也可以先借给他们,你之前不是说放贷给朝廷是最为划算的么,朝鲜也有税收得。”
  “夫人此计可真是深得我心。”
  郭淡嘿嘿一笑,突然道:“朝鲜估计也用不了这么多火器,要不这样,我们还是卖一部分给日本,只要他们打得焦灼,那样我们就能够持续贩卖弹药给他们。嗯,这一笔买卖还真是有搞头。”
  赵士祯听得是目瞪口呆。
  我这是在于恶魔为伍吗?
第0888章
仁义无双肥宅帝
  恶魔?
  倘若赵士祯真将这话说出来,定会被郭淡喷一脸。
  什么玩意?
  当明军将士大量使用那土不拉几的近战武器三眼铳时,你咋又不说恶魔?
  真将我当凯子削啊!
  不遵守经济规律得爆兵,那都是穷兵黩武,是不可取得。
  最终郭淡只是让他们生产三百条新式鸟铳,运去播州更换,同时他又传信段长生,让他尝试着接触朝鲜,去朝鲜宣传大明的新式火器。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得仔细商量。
  话说回来,此时要大规模更换,可能也有些来不及,因为那李如松在得到万历的旨意后,立刻是马不停蹄得奔赴攀枝花,接管与洞乌的战场。
  杨应龙帮了李如松一个大忙,他之前囤积大量的粮食,足够守卫海龙囤三年,他原本是打算凭借海龙囤的防御工事,活活耗死明军,但是在明军的火炮阵下,他觉得投降要更为明知。
  哪知又中了叶梦熊的奸计。
  这些粮食全部落在明军手里,就不需要再等郭淡调派粮食过来,马上可以开展与洞乌的战事,他们甚至还拿出部分粮食救济当地的百姓,可见这粮食之多,而杨应龙的金库,自然也就成为明军的赏金。
  当然,其中那些珍贵得珠宝、金子,就全都打包送给肥宅。
  因为肥宅非常喜欢这些闪亮亮得玩意。
  播州战役也并未让李如松过瘾,因为这场战役直到杨应龙被刺死,双方都还没有正式宣战,导致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酣畅淋漓一说。
  不是入侵,也不是平叛。
  到底是为何而打?
  双方士兵们都太不知道,但无所谓,有奖金,有功劳便可。
  这也是唯一一场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个武将一战成名。
  可凡事都有利弊,这场诡异的战争也并没有制造太多仇恨,反而不少人仇恨杨应龙,因为明军在战场上杀得人,可都还没有杨应龙为了维稳杀的多,明军真是以正义之师入驻播州。
  那么仇恨也随着杨家的覆灭而烟消云散。
  此时播州的百姓仿佛觉得战争已经是非常遥远得事,但事实也只过去大半年而已。
  可播州境内已经是炊烟袅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说是桃花源,亦不为过。
  但这一片和谐、宁静之下,是上百万两得资本打下的基础。
  仅仅是风驰集团就在播州投入整整三十万两,因为播州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河道尤其发达,那么只要控制这里得交通,就等于控制云川贵三地的资源,郭淡是砸以重金。
  如今播州境内的所有港口都属风驰集团。
  不仅如此,一诺教育和周王府共同投资十万两,建设一诺医学院,教学的同时,也垄断这里的药材,以及生产一些笔墨纸砚。
  小伯爷学院也在当地建设学院。
  秦家纺织作坊也在此投资十万两,种植桑林。
  一诺牙行更是投资二十万两垄断这里的茶叶。
  周丰、曹达也纷纷投资数万两,在当地建设酒作坊。
  播州的农田非常集中,粮食产量非常高,但是要将粮食运送出去,那成本就非常高,郭淡就打算将这里粮食酿成酒,再运送出去,那就非常划算。
  郭淡在播州的战略,就是靠山吃山,他不打算给播州带去太多的制造业,九成的产业都是以农业为主,其中以茶、丝、药、酒、交通,为播州的五大支柱行业。
  原因很简单,这些便于保存,又方便运输。
  其实之前也有这些行业,但之前那都是小农经济下的生产,根本发挥不出播州的优势,而如今全都是大集团入驻,而当地的土司已经全部转为大农场主,与商人紧密合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1/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