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492

  而他的愤怒,却令郭淡也露出标志性得微笑,“胡说八道的意思是指那些毫无根据的言论,比如说圣人是神仙转世,如果老子和孔子都是神仙转世,老子怎么可能允许独尊儒术,法家就更不可能,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没有证据的理论,我可是不会轻易开口的,这会影响到我的信誉。”
  说着,他朝着台下点了下头。
  只见锦衣卫抬着一卷卷布上来,他们将一卷卷布展开来,然后挂在郭淡后面的木架上。
  徐姑姑见到这一幕,不禁笑道:“我就说还少了点什么,原来他是要卖个关子啊。”
  图表简直就是郭淡的标配啊!
  这一卷卷布在木架上组合成一幅巨大的——嗯,是的,还是数据图。
  郭淡还就会整这个。
  正当大家伸长脖颈盯着那数据图看时,郭淡手中已经多出一根长长的竹棍,他来到图表前,用长棍指着图表中间那一条显眼夺目的铁锈色区域道:“各位请看,这一条铁锈色区域就是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而下面是两周,上面是秦汉。”
  说着,他突然望着后面的学子们,问道:“你们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要用铁锈色来代表春秋战国时代?”
  “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大量的铁器吗?”
  一个年轻人下意识回答道。
  正是站在台下左边得徐光启。
  郭淡笑着点点头,道:“徐秀才说得非常正确!就是春秋战国时代铁器开始普及,那么随之而来的是耕地和灌溉面积扩大,农耕技术提高,手工业的兴盛,金属铸币大量发行。我可不是在胡说八道,这我都有参考史书。”
  说着,他手指向边上的文字,“这上面都是关于春秋战国时代前后的耕地和亩产,如果你们还是有些不理解,那就看看这条隐藏在铁锈区的红线,这条红线标志着生产力的变化,那么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正在发生飞跃式增长。”
  沈伯文突然打断了郭淡的话,“就算是的又如何,我们坐在这里可不要听你说这些的,这话又说回来,你一个童生都看过得史书,我们能没有看过吗。”
  崔有礼也附和道:“关键这跟圣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是防止郭淡将话题越扯越远,上几回都是如此,先将大家给绕晕了再说。
  “是有关系得,只不过你们没有发现而已。”
  郭淡微微一笑,道:“接下来我就会说,这生产力到底跟圣人到底有何联系,还请各位都稍安勿躁。”
  确实有些大学士对此是昏昏欲睡,这讲得都是一些什么跟什么,但是大多数年轻学子都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都是翘首以待,渴望答案得揭晓。
  崔有礼他们也只能再忍忍啊!
  郭淡又向大家道:“相信大家对于我这数据应该没有质疑吧,这上面可都有写明出处,你们若是不清楚的话,自己可以去查。那么接下来,我将说明这与圣人有何关系。”
  说着,他又将长棍指向图表上下两部分,“你们看,这上面都写着两周与秦汉的制度,肉眼可见,基本上这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制度,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做去更多的赘述,因为你们可能比我还要明白一些。
  可是你们要注意一点,从周朝到秦汉才多少年,而秦汉到我大明又过了多少年,显而易见的是,我大明跟秦汉得制度是一脉相承,社会结构也都非常像似,可不像秦汉与两周一样,是两种非常不同得制度和社会。
  但这是因为周朝没有法家,没有儒家和没有道家吗?当然不是,这个是果,而不是因,而原因就是我之前说得生产力变化,自从春秋战国之后,到如今我大明,虽然生产力一直都在增长,但却是非常平缓,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代那种飞跃式增长。”
  徐光启听得极其入迷,不禁问道:“郭顾问的意思是,这种飞跃式增长导致出现了诸子百家?”
  “正是如此。”
  郭淡点点头道。
  “院长,不知这二者到底有何关系?”李贽不免也好奇道。
  他们听得是越发入迷啊!
  仿佛这是在破案。
  郭淡笑道:“关系就在于生产力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改变,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回青铜与铁器,相比起铁器而言,青铜可是非常少的,王与贵族能够很好的控制住青铜器,这导致当时人们是非常依附当时王与贵族。
  然而铁远比青铜要多,并且分布非常广,王与贵族将无法再控制铁器,这也让百姓与他们的关系渐渐变得疏远,这直接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贵族的没落,地主的闪亮登场,这人与人与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再看看儒家、道家、墨家他们讲得都是什么,本质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可是以前就没有这些关系吗?
  都是有的,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切关系都要开始重新定义,故此圣人们都开始重新考虑人与人之间该是怎样的关系,才能够让一切归于平静,出现一个和谐社会,而不是相互厮杀,换而言之,就是需要有新得思想来适应这种新得关系,故而就诞生了诸子百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时势造英雄。”
  徐姑姑美目一睁,不禁又望向那张图表,仿佛模糊得一切渐渐变得清晰来,又将目光转向郭淡,渐渐变得炙热。
  徐光启他们亦是如此,他们渐渐理解这张图表说得是什么。
  之前对郭淡有些轻视的高攀龙,此时也不自觉中仰视着郭淡。
  且不说这是不是对的,光凭他能够将两者联系上,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得见解。
  苏煦突然言道:“卫辉府。”
  一旁的谈修好奇道:“什么卫辉府?”
  苏煦眉头紧锁道:“在卫辉府,生产力也在飞跃式增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渐渐发生了改变,如果他说得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也就预示着诸子百家的时代可能再度降临中原大地。”
  谈修猛地一惊,张着嘴半天都合不上,颤声道:“诸子……诸子百家时代再……再度降临?”
第0896章
天选之子——肥宅
  “一派胡言!”
  崔有礼再度起身,指着郭淡怒斥道:“你这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妖言惑众,其心可诛也。什么生产力,如这种牵强附会的理由,老夫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出几百个来,若光凭这一点,就能够证明圣人诞生的原因,那真是可笑至极啊!天下人岂会信得你这荒谬之论。”
  郭淡笑着点点头道:“我丝毫不怀疑崔老先生可以找出几百个理由来,但是我也敢保证,老先生无法绘制出这么一张写有真实数据的图表来证明那几百个理由是对的。”
  崔有礼怒斥道:“那只是因为老夫尚有自知之明,不像你一样厚颜无耻,圣人因何而生,又岂是你我可窥探的,你真是大言不惭。”
  “老先生的自知之明,可并非是反驳我观点的理由。”
  郭淡微微一笑,又向大家朗声道:“为何春秋战国时代会诞生诸子百家,这里面当然有着许多复杂的因素,我也无法一一道尽,但是生产力的飞跃式增长,绝对是其中一个的主要原因。
  我再举一个很简单例子,同样也是动荡时代,比如说三国时期,又比如晋末唐末,那时也是天下大乱,王侯之间相互征伐,其战争规模可不亚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与那时候的情况有着诸多像似,可是那时候为什么没有诞生诸子百家,就连十家都没有,因为那只是动乱,生产力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人与人得关系,也没有发生改变,并不需求新得思想。
  归根结底,诸子百家诞生,就是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你们也可以自己去想想,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许多事,在以后的王朝中也都发生过,唯独一点没有发生过,就是生产力出现飞跃式增长,但巧合时,诸子百家就只诞生在春秋战国时代。”
  只见不少年轻学子纷纷点头。
  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
  顾宪成突然开口道:“你此言差矣。我以为之所以在三国、晋末、唐末时期没有出现诸子百家,那只是因为圣人已经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到,而并非是生产力的原因。”
  郭淡笑道:“那不知顾先生如何解释卫辉府现象?”
  顾宪成稍稍一愣:“卫辉府现象?”
  郭淡点点头,道:“自在下承包卫辉府以来,卫辉府一直遭受到大家的口诛笔伐,且到如今都从未间断过,在坐不少人也都批判过卫辉府。
  我必须承认得是,若从儒家思想来说,他们说得都是非常对的,卫辉府就是充满着铜臭味,一切都以利益为先,这违背了圣人之言,那么结果应该是卫辉府必然走向失败,可是结果却刚好相反,卫辉府在欣欣向荣的发展中。
  以至于不少大学士都深感迷茫,因为卫辉府的许多情况,都已经不是儒家思想能够解释的,而原因就是刚刚提到的生产力变化,卫辉府的生产力已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一点相信去过卫辉府的都深有感触。
  可见圣人未有为我们考虑的非常周到,他们的考虑是有一个局限的,就是基于生产力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而一旦生产力发生变化,圣人之言将会显得有心无力,换而言之,就是这个时代将需要新得圣人,基于供需关系,诸子百家将应运而生,再度降临在我们中原大地。”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诸子百家再度降临?
  大家顿时无暇去思考郭淡说得究竟是对是错,光听着就觉得热血沸腾啊!
  就连顾宪成都被郭淡的这一句话,给吓得目瞪口呆。
  上千年来,也未有人敢如此妄言。
  郭淡又是铿锵有力道:“这就是我方才为什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最美好的时代,因为这将是一个圣人的时代。”
  说到后面,他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憧憬,这也感染不少人。
  有时候是非对错,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过瘾就行,听着确实非常过瘾啊!
  “呵呵呵……!”
  一阵笑声不合时宜的响起。
  郭淡往台下看去,笑道:“不知苏老有何话要说?”
  苏煦笑意一敛,咳得两声,道:“老朽先来理一理郭顾问的思路,按照郭顾问的思路,这生产力得变化,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故而这就需要新得思想来定义君臣、父子、夫妻,等等得关系,所以当时周朝就走向灭亡,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诸子百家,不知老朽说的可对?”
  徐姑姑凤目一睁,心道,这老头可真是歹毒啊!
  郭淡点点头道:“是的。”
  苏煦道:“而如今卫辉府的生产力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需要重新定义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那是不是可以论证,我大明将步周朝后尘,走向灭亡,天下大乱,在大乱之中,诸子百家再度降临。”
  你这都要重新定义君臣关系,这大明能不亡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