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492

  大家都必须从头学起。
  至于入学资格么。
  有三条途径,自己来报名,通过入学考试,小伯爷学院的毕业生,以及慈善教育的优秀生。
  这看着是给予徐继荣极大的支持。
  但其实不是,只是因为小伯爷学院完全就是抄袭他的,从课本到教育方式,甚至老师都是挖他的人,既然如此,郭淡当然会给予认可,只要在小伯爷学院毕业,可以直接来一诺学府就读。
  这就形成一整套得教育体系。
  在安排这些事后,最后郭淡又去视察了开封府的工商业。
  可见工商业在卫辉府的地位是最末的,农业第一,学院第二,工商业排到第三。
  除农业之外,开封府最大的产业就是报刊,如今开封府每年的印刷总量,如果不算小说的话,那比全国各地的公文、报刊、文章等等印刷总量还要多得多。
  京城的生活日报、马报在开封府那就是属于不入流的,也不是一个量级得,除非是皇帝的谕旨,否则的话,他们都不太看京城的报刊。
  内容完全没得比。
  在江南,这九成九的报刊也都是来自开封府。
  那么纸张、墨水与印刷有关的商品,也是开封府最大的生产业。
  同时也是开封府第一进口商品。
  如播州那兴建的造纸坊,全部都是送往开封府的,别得地方都不送。
  在处理完这些事,郭淡便打道回府。
  微微摇晃得马车中,郭淡与徐姑姑人手一张报纸看得是津津有味。
  “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
  郭淡突然向徐姑姑道:“夫人,这是一个什么字?”
  徐姑姑看都没有看,便道:“那个字念yu!”
  “哦,而志在穿窬!”
  郭淡又挠挠头问道:“百泉居士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徐姑姑瞧了眼郭淡一眼,道:“这是讽刺世上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你连这都看不懂吗?”
  郭淡理直气壮道:“我一个童生,怎么可能看得懂,关键这错也不在我,都是百泉居士的错,这报刊应该是大众商品,他却写得连我这个童生都看不懂,可想这受众面是极其有限的,我待会还得让人告知他一声,尽量要写得通俗易懂,不然的话,这会影响我们报刊的销量。”
  徐姑姑甚觉无语,就这文化水平,竟然也能够让天下聪明人都为之起舞,可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
  与此同时,山东地区也在开始改革中。
  临清。
  “陈侍郎来了,坐坐坐,我跟你讲一件趣事。”
  王锡爵见到陈有年入得屋来,乐呵呵地招手道。
  陈有年坐下之后,满心好奇道:“什么趣事?”
  王锡爵拿起一份资料,抖了抖,呵呵道:“这是柳家刚刚统计出来的土地亩数,信行算了算,如果不算朝廷给予那些免税人士的补贴,哪怕就是免除一半的农税,可结果却跟以前的税入相差无几,你说这可不可笑啊!”
  “是挺可笑的,但是更加让人感觉毛骨悚然!”陈有年只觉不寒而栗,免一半的农税,结果这土地一算,收上来的税,跟不免差不多,小小一个临清,到底藏着多少免税土地,道:“而且这对于新政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王锡爵叹道:“是呀!真是没有想到这里面原来藏着一个这么大的漏洞,如此情况,国库能不空虚吗。但也可想而知,若想全国推行新政的话,那可真是要难于上青天啊!这回要不是陛下乾坤独断,我想这道政令肯定是连紫禁城都走不出啊!”
  陈有年道:“近年来各地都以天灾为由,要求朝廷减免税入,可如今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啊。”
  说着,他又是担忧道:“这情况是如此严峻,参政院那边能不能将这税收上来。”
  王锡爵沉吟道:“我认为山东应该是没有问题,毕竟这一次陛下是集中所有力量在山东推行新政,再加上这边上还有潞王府、风驰集团,钞关总部,一诺牙行在此保驾护航,他们是抵挡不住的,但是之后可就不好说了,毕竟这山东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
  当初郭淡选择山东,原因就是商人在临清的实力是异常强大,风驰集团和钞关总部可都在临清,这里面也牵扯到许多利益,他们肯定是支持皇帝的,有他们保驾护航,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但问题是山东之外呢?
  郭淡压根就没有想过,他走这一步只是为了伸张皇权,皇帝要干什么,是一定能够干成,故此他在山东是要务求必成。
第0903章
洗白白
  既然是务求必须,郭淡怎么可能对于山东不闻不问,他一直都让人盯着的,有任何情况,立刻传信给他。
  卫辉府!
  “郭大哥,这是临清钱庄传来的数据。”
  郭淡与徐姑姑刚刚回到卫辉府,曹小东便将一份资料递给他。
  郭淡接过来,一边看,一边问道:“那边情况怎么样?”
  曹小东道:“根据我们所得知的消息,新政在临清方面推行的非常顺利,当地百姓都准备今年上我们钱庄交税,当地的士绅也难以阻挡。”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下,又道:“不过这倒是便宜了那柳家。”
  郭淡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讲?”
  曹小东道:“其实在推行一诺保险的时候,柳家就已经帮我们丈量过一回土地,只是因为我们有保密协议,那些土地资料他们是不能公开的,柳家又拿着同样的资料再卖给朝廷一回。”
  郭淡点头笑道:“这钱该他们赚的,他们多赚一点,将来我们一诺学府的毕业生也就不缺就业岗位。”
  等到曹小东下去之后,徐姑姑稍稍松得一口气:“想不到会如此顺利。”
  “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顺利。”郭淡笑道。
  徐姑姑诧异道:“此话怎讲?”
  郭淡道:“在这个月内,我们临清的钱庄存银比往常多了整整三十万两,并且已经收上来十万两的税。”
  徐姑姑愣了下,道:“这能说明什么?”
  郭淡笑道:“说明这里面暗藏着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
  “洗白白!”
  “……?”
  徐姑姑一脸疑惑地看着郭淡。
  郭淡道:“在没有任何经济政策刺激下,银两存储突然增多,那么有可能这些钱都是来路不正的。”
  徐姑姑微微一怔,道:“你的意思是,这都是那些官员的脏钱?”
  郭淡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的,这一笔存入的时间,与王锡爵、陈有年去到临清的时间相差无几,他们终于意识到了,我们一诺钱庄其实是一个很好洗钱的地方,看来我得跟陛下商量一下,搞一场什么反腐活动。”
  徐姑姑抿唇一笑,道:“真是无奸不商,马上就察觉到这其中的商机,但这也不是一场交易。”
  郭淡道:“我指得交易是这后面价值十万两税入,现在还不是缴税的时候,这些税肯定也不是百姓缴得,肯定也是贪官污吏缴得,而缴税可是要拿地契去缴的。”
  徐姑姑恍然大悟,道:“如此便可让那些非法所占的土地见得光。”
  郭淡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我朝一直都在阻止土地兼并,导致勋贵、官员手中许多土地都是见不得光。我若没有猜错的话,曹恪应该学习他的偶像,跟他们完成一笔交易,只要他们缴税,他们的土地就能够合法化。”
  “偶像?”
  徐姑姑微微一愣。
  “就是你的夫君啦!”
  郭淡笑道:“当初我承包卫辉府的时候,薛舫手中七成的土地,可都是他那女婿在卫辉府当知府时弄来的,他的女婿被赶走之后,我没有动薛舫一寸土地,而且全部给他合法了。”
  徐姑姑问道:“你认为这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
  郭淡笑道:“你想想看,朝廷不给他们合法化,那些土地就永远不可能缴税,但是又没有办法将土地拿回来,归还给百姓,何必跟钱较劲,让他们合法化,换取税入。”
  他猜得一点都没有错。
  这新政在山东推行得算是比较顺利,一方面,免一半农税,顺应民心,百姓肯定支持。
  而针对地方豪绅、权贵、官员,曹恪采取的策略就是既往不咎,装傻充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