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492

  如何令百姓愿意服役,保卫边疆,办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朱元璋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土地,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土地,必然会拿起武器跟入侵者决战。
  这也是为什么卫所制的崩溃,就是在于士兵的田地被霸占,士兵们就没有理由拿起武器作战。
  入侵就入侵。
  干我屁事。
  给谁当奴隶不是当。
  由此可见,那些权贵们的目光短浅。
  而郭淡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大兴土木。
  不过在这里,郭淡倒是不需要操什么心。
  因为在辽东的话,资源都还是在当地的将官、豪绅手中,要跟他们谈判,这个利益怎么分配,这需要花很多时间。
  而在山西,简单多了。
  就是大搞矿业。
  如今多半煤铁矿都被郭淡控制着,他不需要去跟谁去谈,直接招人建仓库、修建码头、修建熔炼作坊、锻造作坊。
  这个套路,秦大龙他们太清楚了,他们个个可都是管理方面的精英,根本不需要郭淡去操心。
  三天时间,郭淡就将工作安排下去,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得进行中。
  剩余的时间,郭淡都是忙着制定与北边部落的贸易。
  他并没有急于邀请对方来详谈。
  因为暂时这里在进行改革,内部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但是他找来一个晋商,作为他的使者前往北边,去告诉那些部落首领,为了答谢他们将那些将官送回来,将许诺赠送他们一千口铁锅,五万斤茶叶,以及一些绸缎。
  同时还表示将会投资他们的部族,在当地建设一诺保险,避免他们的族民被天灾蹂躏。
  届时会邀请他们过来详谈如何贸易。
  爷!
  这真的是财神爷!
  出手就不一般,比明朝廷还有魄力一些。
  那些部落首领听得是欣喜若狂,这回可算是赌对了。
  其实郭淡是有意在他们面前,竖立自己财神爷的形象,因为到了他这种境界,低调完全就是反作用,一定要高调,去追求牌面,当然,这个牌面可不是指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那只能骗小孩子。
  聪明的人都是看你的实际行动,你能够调动多少资金,你能够调动多少资源。
  给不给我,只是其次,重要得是你得有,只要你有,必然就会有人来巴结你。
  这其实也是资本家惯用得伎俩,不管内部再怎么虚,但牌面一定要足,一定要让大家觉得自己是非常可靠的,如此大家才会愿意在你身上投资。
  而那些部落首领毫无抵抗力的跌入到郭淡的牌面陷阱。
  其实在土木堡之后,他们心里已经渐渐看不起大明,当初太祖、成祖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你们皇帝都被我们抓了,有什么可神气的,他们当时就直接将那些将军给抓了起来,压根就不怕他们报复。
  但他们是将郭淡与大明分开来看的,因为之前他们就已经听过郭淡的无数得故事,但凡跟郭淡沾上边的,必然富裕。
  谁不爱钱。
  他们是非常渴望能够巴结郭淡。
  如今郭淡派使者来了,并且是重金答谢,跟预想中可真是一模一样,他们仿佛看到自己部落即将要强大起来。
  这导致他们不但没有想过趁虚而入,还主动帮郭淡看起家门来,都不用明军出门,自己就派军队巡逻,决不允许任何人去袭扰大同,给郭淡制造任何麻烦,以免惹怒郭淡,撤回许诺。
  得亏他们还不知道郭淡可以无限入赘,不然的话,这定会引起骚乱的。
  这令方逢时、吴惟忠,以及山西的一众将官非常无语。
  他们之前还非常担忧,怕对方趁虚而入,是一直盯着的。这边不比辽东,辽东那边有亲李家得建州在,李如梅能够控制住外部。
  但是这边可没控制住。
  没有想到这些部族首领这么没有节操。
  不趁虚而入也就罢了,你们还主动帮我大同防卫起来。
  这真是……!
  有钱就是了不起啊。
  这外部得安定,也令军制改革更加顺利。
  与此同时,榆林、固原两个小军镇也都主动派人去朝廷,坚决拥护皇帝的军制改革,甚至还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新军制的到来。
  辽东、太原都认了,他们哪里还敢跳,而且他们见辽东将军过得比以前更好,而太原、大同的将官则是这么凄惨,于是他们不顾文官集团的阻止,坚决得选择站在皇帝这一边。
第0926章
小赚五百万两
  在拿下太原、大同之后,这军制改革可谓是大势已定。
  那么关于固原、榆林这些小军镇,原本就没有驻扎多少军队,那么郭淡自然也就不会亲自前往,他直接就回京去了。
  方逢时虽然没啥事,但他并没有跟着郭淡一块回去,他其实更喜欢边镇的生活,他早就厌烦朝中得斗争,再加上他好不容易遇到旧部下吴惟忠,自然得好好促膝长谈。
  临清。
  “王大学士,听闻陛下刚刚下达了一道谕旨?”
  陈有年急急入得屋内,向王锡爵问道。
  王锡爵只是点点头,然后便将手中的圣旨递给陈有年。
  陈有年见王锡爵面露郁闷之色,不禁疑惑,接过圣旨来,这打开一看,不禁惊呼道:“什么?九镇已经完成了军制改革?”
  原来这道圣旨是讲,让王锡爵主持完山东事宜之后,再配合参政院前往辽东、蓟州、宣府推行新政,让陈有年配合参政院前往山西推行新政。
  “真是令吾等惭愧啊!”
  王锡爵感慨一声,又道:“我们在山东这么久,新政尚未取得最后得成功,可郭淡去九镇转了一圈,就已经完全九镇的军制改革,我们这几十年可真是白活了。”
  陈有年听得亦是五味杂陈,道:“这……这真是不可思议,这军制改革可远比在山东推行新政要大得多,为何郭淡能够如此轻易得完成任务。”
  王锡爵眯了下眼,道:“我想是因为郭淡比他们更狠,更加精明。”
  陈有年诧异地看向王锡爵。
  王锡爵道:“我们推行新政,总是希望能够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解释,为何朝廷要推行新政,可话说回来,就这些简单粗浅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吗?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意罢了,而郭淡却从不跟他们说这些,他在开封府的演讲中,不就说到过么,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的强势反而令那些人感到畏惧。”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抹恨意。
  之前张居正乾坤独断,他对此是非常不满,认为张居正过于蛮横,不讲道理,但是他现在明白,对付那些人还就得这么干,如他们这届内阁,总是渴望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可越是如此,反对他们的声音就越大。
  反倒是郭淡,扛着大棒出门,从不讲道理,只讲利益,你们阻止我,无非也就是为了利益,不是为了国家、百姓,那大家就敞开了说,该你们的,都给你们,但你们也必须得支持我,否则的话,那我们就两败俱伤,看谁更绝。
  结果效果奇佳。
  陈有年摇摇头道:“可此非正道。”
  王锡爵却道:“何谓正道,人心即为正道,而郭淡是深得人心。”
  陈有年哑然无语。
  王锡爵又道:“是他们畏强欺弱,不信你就等着看好了,待我们前去推行新政时,你就会看到虽然当地是一片繁荣,但是我们听到得永远都是抱怨,那些地方官员一定会向我们,向参政院施压,他们拿郭淡没有办法,就只能将怒火撒在我们头上。”
  陈有年眉头紧锁。
  他知道王锡爵绝非是在危言耸听,因为此番郭淡前去边镇推行新政,就没有跟官府打过交道,直接接受军队,反正你们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官府其实是非常愤怒,也非常着急,嗓子都吼哑了,但就没有人搭理他。
  以前是以文驭武,将官都忌惮他们三分,可如今军饷、军备直接是通过一诺粮行和一诺钱庄,文官对武将得牵制已经是非常薄弱。
  还是那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但是当他们前去推行新政,就肯定要跟这些官府交道,对方肯定会有无尽的抱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