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1492

  没毛病!
  是你们先弹劾的,朕再给出反应,这难道不合乎情理吗?
  提起这事,大臣们不禁是恨得牙痒痒,如今大家都反应过来,这多半就是皇帝搞的鬼,不然的话,你哪有军制改革的机会,关键你这反应也忒快了一点。
  这刚出现问题,你马上就军制改革,而且此番改革明显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张鹤鸣立刻站出来道:“陛下,据臣所知,兵部尚书他们过去,可不是调查私养家兵一事,而是改革军制,如今朝中官员没有谁知道目前我朝到底行得是哪一套军制,这军饷、粮饷该怎么发放,朝中亦是无一人知晓,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可都未出现过。”
  “朕也不想啊!”
  万历叹了口气,道:“有道是,事急从权,当时边镇的情况已经是非常危险,你们看,这没过多久,那大同、太原就发生了兵变么,倘若朕当时不及时做出改变,九镇一块发生兵变,我大明江山危矣啊!”
  不少大臣听到这话,差点没有爆粗口。
  你可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明明就是你在辽东瞎搞,才弄得太原、大同发生兵变。
  邹德泳道:“依陛下的意思,兵部尚书在边镇所为,不过是权宜之计?”
  这些大臣们可也不好惹的。
  他们也不跟皇帝纠结顺序问题,到底已经发生了,他要这么赖,你也拿他没有办法。
  但如果是权宜之计,最终决定权就还是在朝中,大家还得商量该怎么办。
  万历当然不会上这当,道:“非权宜之计,在兵部尚书的调查下,结果可真是触目惊心,令朕深感不安,故此朕又特地委派大明财政顾问前去配合方尚书进行军制改革。”
  王家屏着实忍不住了,站出来道:“陛下,如此大事,怎能不经朝廷决议?”
  “这自然是有原因得。”
  万历道:“而关于这一点,还是让大明财政顾问来向你们解释吧。”
  说着,他朝着一旁得李贵点点头。
  李贵一声高喊:“宣大明财政顾问入殿。”
  大臣们纷纷看向殿外。
  这主角可算是上场了。
  但是他们盼来的却是一扇巨大的屏风,虽被一块红布笼罩着,但大家都知道,这里面肯定又是什么图表。
  只见郭淡从屏风后面行出,“卑职郭淡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万历微微伸手示意,道:“郭顾问,你来跟朕的爱卿们解释一下,朕为何突然决定军制改革,并且不经朝廷商议。”
  “卑职遵命。”
  郭淡抱拳一礼,又向屏风边上得侍卫点点头,那侍卫立刻扯下红布。
  果不其然!
  又是一幅财务报表,中间一个大圆形,周边写满着各种数据。
  大臣们是直翻白眼。
  又是这一招,你也真不嫌腻啊!
  郭淡看在眼里,心里暗笑,问题是你们的水平就这么高,我就这一招,你们就无可奈何,我至于放大招么?他接过一个宦官递来细棍,指着图表道:“诸位大人请看,这就是我大明每年的军饷财务报表。”
  唯独李三才、申时行、许国、王家屏、沈一贯他们侧目看去,其余大臣无动于衷。
  倒要看看你又能说出什么来。
  郭淡在图表上点了点,道:“折合粮饷、饷银、等等军备物资,平均下来,我大明每年在边军九镇支付的军饷约为八百万两。”
  说着,他向李三才道:“李大人,我没有说错吧?”
  李三才道:“倒是没错,你是想说户部多支出了军饷?”
  “非也!”
  郭淡道:“我要说的是这个军饷一点问题都没有。”
  万历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这美好得一天,从一百万两落袋开始。
  因为根据郭淡的计算,以现在军制,大概七百万两就够了。
  但是他们帝商组合要承包军饷,自然不会傻到说出真相。
  邹永德问道:“既然没有错,那你还说什么。”
  “别急。”
  郭淡笑道:“根据九镇边军的需求,这八百万两得数目的确没有错,是非常合理得,如果这一笔军饷都落在士兵头上,我们大明的士兵应该过得是非常幸福,可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我们在边镇的调查,八百万两的支出,但只有三百万两是落在士兵头上,正如图上所示。”
  他用细棍点了点中间的圆形。
  不少大臣们为之一惊,有些年纪大了,不禁还上前几步,同时还有一些大臣得神情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王家屏惊讶道:“这……这怎么可能?”
  郭淡笑道:“相信大人也知道,关于军饷中存在着贪污腐败,只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我甚至敢说,在场得大臣们都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甚至认为我是在说谎。”
  大臣们稍显诧异地看了眼郭淡。
  这你都知道。
  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并且他们中不少人还就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李三才是满脸大汗,他知道很黑,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黑。
  “我在数据上从不说谎。”
  郭淡笑道:“各位大人不知道会有这么多,那是因为大部分粮饷都没有进国库,是直接从地方上运送去边镇的,而根据我的调查,这粮饷从地方上到边镇的途中就少了三成,而从边镇到达士兵手中,又少了两成,等于只有一半得粮饷是到了士兵手中。如图所示,这里面占据整个军饷三成左右,也就是两百四十万两。”
  张鹤鸣惊讶道:“只有一半的粮饷到达士兵手中,那士兵如何吃得饱。”
  郭淡呵呵一笑,道:“这里面可就非常有趣了,不错,到士兵手中只有一半的军饷,可问题是边镇也没有那么多士兵,哪怕在服役的士兵也从来没有领足过军饷,而大量的兵户一直都在自谋生路,自力更生,不惜沦为他人的仆从,他们并没有领取任何军饷。
  而关于吃空饷这个问题,各位大人应该并不陌生,从边镇到士兵手中这期间少了得那两成军饷,几乎就都是空饷,这其中都不包括朝廷每年拖欠的军饷,这就是为什么军饷很难发足,因为朝廷若发八百万两的军饷,兵户册上面可能就会有领取九百万两军饷的兵户。”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这钱落在什么人的口袋里面。
  这路途上少了的四成,首先,发出来的数肯定就没有这么多,你少发一点,我也少发一点,这沿途官员,以及漕运官员也都得从中捞一笔。
  而中间少了的那两成,自然就是被总督、将官这些人给贪了。
  这令不少人心中大为不爽,直娘贼得,老子才捞这么一点,你们捞那么多,可真是岂有此理。
  “而在这八百万两军饷中,其中大概有两百万两是饷银,但真正发到士兵手中的饷银,大概就只有五十万两,这里就有一百五十万两不翼而飞,剩余的一百万两,就是在于军备采购,盐、茶等物资上面,有趣得现象也出现在军备采购上面,采购军备数量永远不够数,量也永远不足,巧了的是,领取军备士兵更加不多,可真是默契十足啊!
  而这默契恰恰就是陛下不没有经过朝廷决议,就直接推行军制改革的原因,有这种默契在,任何改制都是徒劳的。”
第0929章
是个狠人
  你个臭小子!
  你既然知道这是默契,那你还说出来。
  都说得这么明显,还有个屁得默契。
  你这是成心要我们死啊!
  殿中不少大臣心中不禁暗自恼怒。
  就连张诚他们这些大太监,也有些小紧张。
  他们当然也有份参与。
  这做贼哪能不心虚啊!
  好在郭淡目前还没有表露出清算旧账的意思,他主要是解释,为什么皇帝不经廷议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军制改革,其关键原因,就是内部过于腐败,让你们去改,不都改到自己的钱包里面去了。
  那还不如不改。
  朝中不少清廉、贤能之士,默默点了下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